●郭亞男
延續(xù)性護理模式對老年COPD患者生活質量及肺功能的影響
●郭亞男
目的:觀察延續(xù)性護理模式在老年慢阻肺(COPD)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收集我院83例老年COPD患者,將其隨機分2組,對照組42例接受內(nèi)科常規(guī)護理,而研究組41例則進行延續(xù)性護理,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結果:6個月后,研究組患者的FEV1(1.71±0.18)L、FEV1/FVC(59.56±4.89)%,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CAT總分為(12.07±1.21)分,顯著低于對照組(17.10±2.02)分。結論:延續(xù)性護理能夠顯有效提高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其生活質量。
延續(xù)性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焕夏昊颊?/p>
COPD是一種好發(fā)于中老年人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其臨床表現(xiàn)以咳嗽、咯痰、氣短或呼吸困難為主,甚至可出現(xiàn)肺心病、呼吸衰竭等。目前,臨床主要使用藥物保守治療,但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機能逐漸降低,其臨床效果欠佳,使患者生活質量也隨之大大下降?,F(xiàn)為進一步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肺功能,對41例患者予以延續(xù)性護理模式,具體研究過程報道如下。
收集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83例老年COPD患者,其男女占比50:33,年齡在60~84歲之間,平均為(78.36±8.27)歲,病程介于2~17年之間,平均(10.44±4.10)年.所有患者均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標準相吻合,病情處于恢復期階段,無嚴重器質性疾病、精神類疾病或語言溝通障礙。將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41例、對照組42例,兩組基本情況經(jīng)對比未見明顯差異(p>0.05)。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內(nèi)科護理,主要包括病情觀察、呼吸道護理、藥物指導及出院指導等。研究組患者除了實施上述護理措施,還進行延續(xù)性護理干預,(1)建立健康檔案:護理人員認真記錄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的病情變化狀況、家族史、相關實驗室及影像檢查結果、飲食及運動習慣等信息,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2)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發(fā)放COPD健康知識宣傳小冊子,并按照患者文化程度不同有針對性地給予疾病健康指導,如文化較低者,用通俗易懂的語句向其介紹有關COPD的基礎知識、自我護理方法等;對文化程度相對較高者,除了告知上述知識外,還需普及COPD的病因病機、藥物治療作用等專業(yè)知識,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使其積極配合臨床工作,并提高患者的對疾病治療的信心。(3)家庭氧療及呼吸肌訓練:利用視頻、多媒體以及示范教導的方式,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家庭氧療護理、腹式呼吸、縮唇呼吸、呼吸操的指導,告知操作步驟、要點及相關注意事項,并讓患者或家屬現(xiàn)場反復進行練習,針對性給予指導。(4)電話隨訪:在患者出院后第1周進行首次電話回訪,之后每周1次,持續(xù)2個月,再改為1個月1次,每次回訪時間約在10min~15min之間,護理人員重點了解患者疾病恢復、用藥、氧療或其飲食運動情況,予以相應的指導或建議,并適當給予患者鼓勵和表揚。(5)家庭訪視:出院后,安排責任護士每2~3個月進行1次家庭訪視,主要了解患者居家護理的實際狀況,并評估其家庭環(huán)境是否適合患者康復,避免疾病復發(fā)隱患。
(1)6個月后,分析兩組患者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的變化狀況;(2)選用CAT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其主要對患者咯痰、咳嗽、上下樓梯、睡眠、情緒等8個維度進行觀察,滿分40分,其得分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好壞呈負相關的關系[1]。
選用SPSS23.0軟件,計數(shù)數(shù)據(jù)經(jīng)χ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以(±s)表示,經(jīng)t檢驗。P<0.05代表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研究組FEV1(1.08±0.08)L、FEV1/FVC(43.40±4.59)%;對照組分別為(1.09±0.10)L、(43.37±6.02)%。兩兩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護理后,研究組FEV1(1.71±0.18)L、FEV1/FVC(59.56±4.89)%,均顯著高于對照組(1.27±0.13)L、(50.05±6.02)%,差異均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護理前,研究組CAT總分(23.85±3.60)分,而對照組為(22.89±4.24)分,組間比較,t=1.110,p=0.270,無顯著差異。
護理后,研究組CAT總分(12.07±1.21)分,顯著低于對照組(17.10±2.02)分,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t=13.737,p=0.000)。
COPD是以氣道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的異常炎癥反應,具有反復不愈,病程較長的特征,尤其是老年患者,其體質較弱,免疫功能較低,加上部分患者在出院后遵醫(yī)性、自律性較差,未能堅持合理用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導致其病情反復,預后不良[2]。因此,加強老年COPD患者院內(nèi)、院外護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往,臨床常規(guī)護理模式只是遵醫(yī)囑給予護理操作,且其服務時限也僅是患者在院期間,因此,無法完全滿足患者院內(nèi)院外的護理需求。而延續(xù)性護理是一種新型有效的院外護理服務模式,其應用于COPD護理中,通過健康檔案的建立、健康教育、以及電話、家庭隨訪等護理措施,有助于護理人員動態(tài)掌握患者疾病恢復情況,保證患者在院外仍可得到專業(yè)的護理支持和心理指導,同時,還可以引起患者對疾病護理的重視,主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利于疾病康復。結果也表明,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質量均得到明顯的改善,與黃麗君[3]的研究報道相一致,進一步證實了延續(xù)性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改善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
(作者單位:安徽省銅陵市人民醫(yī)院)
[1]沈艷芬,錢紅英.CAT評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3):2172-2173.
[2]弓玉松,肖巧玲,周明芬.延續(xù)性護理在COPD穩(wěn)定期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5):83-84.
[3]黃麗君,黃勍棟.延續(xù)護理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5,14(3):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