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這張中國名片,到底有多牛
高鐵、移動支付、共享經濟,這三大“神器”儼然成為當下中國最亮眼的名片。隨著高鐵開出國門、移動支付走向世界、共享單車火遍全球,“中國新發(fā)明”著實又火了一把。
從9月21日開始,“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實現350公里時速運營,比日本有名的新干線列車(運行時速達300公里)以及法國TGV高鐵(運行時速達320公里)還快。高鐵這張中國名片到底有多牛?讓我們盤點一下中國高鐵“之最”:
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高鐵線網,高鐵總里程數幾乎占到了世界高鐵里程的三分之二;
2017年,33個?。ㄗ灾螀^(qū)/直轄市)中已經有29個通達高鐵,總里程超過2萬公里,并有望在2030年達到4.5萬公里;
同時,全長2298公里的京廣高鐵是世界上投入運行最長的高鐵線路。
2016年,我國高鐵的總體運量達到14.4億人次,日均運輸旅客量超過390萬人次,中國高鐵也成為了世界上最繁忙、服務需求最大的高鐵系統(tǒng)。
已經投入運營的上海磁懸浮列車的運行尖峰時速達到430公里/小時,平均時速也超過250公里,無疑是世界上已投入運營的高鐵線路中最快的。
2012年,中國擁有高鐵列車1580列,這一數字在2016年底攀升至2959列,這一數字占世界在運營高鐵列車總數的六成。
全長1776公里的蘭新高鐵鏈接甘肅、青海、新疆三地,在穿越祁連山脈時的最高海拔超過4300米,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速鐵路;目前,我國還正在修建世界上最深的高鐵站——八達嶺站,深達底下102米的高鐵站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最深、亞洲第一大底下高鐵站。 (中新網2017.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