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瑜
福建省福州市西園中心小學,福建 福州 350013
?
“五指”作文
——低年級寫話教學的嘗試
陳美瑜**
福建省福州市西園中心小學,福建 福州 350013
《小學語文新課標》對一、二年級寫話的要求:“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钡湍昙墝懺捠侵懈吣昙壸魑牡幕A,我們可以把寫話理解為是低年級的作文。低年級寫話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干什么)、標點符號,這五個要素。筆者這幾年一直擔任低年級語文教學,為了解決下筆無話的難題,把寫話五要素分別命名在五個手指上指導學生,我把它叫作“五指作文”并運用于實踐中,能較輕松地解決低年級學生寫話的難題。
心理學家皮亞杰在《兒童心理學》中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币虼耍ぐl(fā)學生的興趣是點燃渴望知識的導火索,激發(fā)興趣也是提高學生寫話興趣的秘方。
在一年級孩子學完拼音后就可以指導學生寫一句完整的話。寫話前讓孩子們伸出左手張開五指,老師說:“今天我們來變魔術,用你們的五個手指變出一句話來。大家想不想學呀?”老師接著說:“讓我們先給每個手指取個名字吧!大拇指叫時間(即:早上、今天、一天、周末等),食指叫地點(學校、教室、超市、操場、河邊等),中指表示人物(人:爸爸、媽媽、叔叔、老師、阿姨…物:小青蛙、蜜蜂、大象等)。無名指代表這些人或者物在干什么(看書、做作業(yè)、上學、唱歌等),小拇指代表標點符號(,。???)。說完讓他們再張開左手五指用右手點著左手每個手指說:時間、地點、人物、干什么、標點符號。特別提醒這五個手指缺一不可,那么你的一句話就寫得非常完整了。例句:早上小明在家里看書。(時間)(人物)(地點)(干什么)(標點符號)學生會照例寫出完整句子,能輕松自如地說出、寫出一句完整的話,學得興趣盎然。
“欲飛翔,先豐翼”。要想為低年級寫簡短的作文打下基礎,先要把簡短完整句變成內容豐富的長句。有之前完整簡句的訓練,只要稍作指導長句就很容易成型。
教學中:老師讓學生伸出左手五指風趣地說:“讓我們變變魔術,把手指變大變長好不好?”學生很好奇,老師接著說:“你們看看這句話里大拇指時間是‘早晨’,你們再認真看看圖中的天氣,可以說是一個什么樣的早晨?”學生會用已有的知識說:“陽光明媚的早晨、陽光燦爛的早晨、美好的早晨。”“那么他們又在什么樣的教室里怎樣讀書呢?”學生回答:“明亮的教室里,寬敞的教室里……認真讀書,專心地讀書?!崩蠋熣f:“好,讓我們把變大變長的五指連起來就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同學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認真地讀書。學生模仿能力強,出示其他圖片時學生能說出很完整的長句。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讓詞深入兒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詞在兒童的頭腦和心靈里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薄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在閱讀中積累詞語。低年級的語文課本圖文并茂,其中不乏有許多好詞,可以讓學生積累。但是再好的積累,再精彩的詞匯不知如何加以運用那也是:茶壺里的餃子——倒不出來。偉人毛澤東說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為此,筆者發(fā)揮“五指”作用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習做實踐打下基礎。
比如,學習了《日月潭》、《葡萄溝》、《北京亮起來了》這幾篇課文后,學生積累了許多詞語:群山環(huán)繞、樹木茂盛、蒙蒙細雨、絢麗多彩、五光十色、熱情好客、仙境、輕紗、猶如等。我就鼓勵學生用這些詞語寫幾句話,特別注意別漏掉小拇指——標點符號。還用了加分獎勵機制:誰的詞語用得多用得恰當就加分。同學們個個表達欲望很強,有的學生能用好幾個詞連成一段話。一個學生這樣寫:一個春天的清晨,我推開窗戶往外望去,外面下著蒙蒙細雨。遠處群山環(huán)繞、樹木茂盛。云霧繚繞著群山仿佛披上了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猶如童話中的仙境。
長期這樣積累運用詞語,小朋友學會了具體生動地措詞和表達,以后寫起作文就不會干巴巴了。
看圖作文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內容,他對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起著基石作用??磮D作文是將各種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的畫面轉變?yōu)樗悸吠〞?,詞語豐富、生動感人的書面語言,用文字將畫面上的人及事、景物再現(xiàn)出來,特別是二年級下學期出現(xiàn)了多幅圖讓學生寫話。如果教學方法陳舊,學生就會無話可寫,著名教育家贊柯夫指出:“教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需要,這種教法就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蔽业摹拔逯浮弊魑囊呀?jīng)激發(fā)起學生濃厚的興趣了。每次指導學生看圖寫話,他們就會先張開五指把五要素念一遍。然后再觀察圖畫,根據(jù)圖意思說:這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有哪些人或物,他們在干什么,還會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標點符號。說完就叫他們安靜下來思考,對圖中的畫面進行合理想象。這樣,一篇篇生動有趣、語句通順的看圖作文就出爐了。連班上學習能力最薄弱的也能依葫蘆畫瓢寫出幾句比較通順的完整句子來。
總之,無論是寫完整句子的訓練,還是長句的練習;無論是積累詞語后的運用,還是看圖作文的指導都離不開學生的“五指”。這樣在低年級作文教學中循序漸進,學生易學且樂于表達。
[1]《小學語文新課標》,2011.
[2]皮亞杰在《教育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與英海爾德合著)1966.
[3]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
G
A
1006-0049-(2017)03-0164-01
**作者簡介:陳美瑜(1972-),女,漢族,福建福州人,2004年12月畢業(yè)福建省教育學院,小教專科,福建省福州市西園中心小學,小學語文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