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
青海師范大學,青海 西寧 810008
冬日里的民俗文化
王 浩*
青海師范大學,青海 西寧 810008
冬季是最寒冷的季節(jié),北風呼嘯萬里雪飄,萬物蕭瑟,人們的生活卻充滿著熱鬧的氣氛。家家戶戶秋收后,進行一系列的活動,來充實閑暇的時間。冬日里的活動既有莊重的祭祀儀式,也有歡娛的節(jié)日慶典,這是中華民族千百年的傳承,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節(jié)日的舉行,來凝聚人心,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冬日;民俗文化;祭祀
在中國,從農(nóng)歷的十月開始就進入了寒冷的冬季,從節(jié)氣上來說,是從立冬到立春歷時三個月。古人以農(nóng)歷十月為孟冬,十一月為仲冬,十二月為季冬,并將三個月份合稱“三冬”,用來指代冬季。冬天是四季中的第四季?!对铝睢吩唬骸疤鞖馍向v,地氣下降?!倍敬蟮貧鉁叵陆担蟛糠稚镩_始減少外出活動,準備過冬。對于人類來說,則開始了新的生活方式。
立冬:一般是農(nóng)歷十月初七或初八,《禮記·月令》曰:“孟冬之月,是月也,以立冬先三日,太史謁於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齊。立冬之日,親率公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绷⒍@一天,古代帝王要率領百官到北郊迎接冬天的到來,并且撫恤孤寡老人。另外,巫師還要進行占卜,獲知吉兇禍福。《周書·時訓》曰:“立冬十月節(jié),水始冰;水若不冰,即陰之有負,國用匱乏。地始凍;地若不凍,即災咎之征。野雞化蜃;若不為蜃,即時多淫婦?!?/p>
小雪:《三禮義宗》曰:“小雪為中者,氣敘轉(zhuǎn)寒,雨變成雪,故以小雪為中?!毙⊙┻@天,是天氣轉(zhuǎn)寒的標志,部分地方由下雨變成了飄雪?!抖Y月令》曰:“小雪之中,虹藏不見,后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后五日閉塞而成冬,謹關梁,塞蹊徑?!庇捎诓辉儆杏?,彩虹便不會出現(xiàn)了,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zhuǎn)入嚴寒的冬天。
冬至:《尚書》曰:“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是我國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冬至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我們經(jīng)常說的數(shù)九寒天就是從這天算起的,每九天為一個單位。民間傳唱的《九九歌》就是講述這一節(jié)氣的。民間冬至要吃餃子,有這么一句諺語:“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p>
臘八節(jié):許慎《說文》曰:“臘,冬至后壬戌,臘祭百神也?!倍梁蟮谌齻€戌日是臘日。從先秦時期,臘八節(jié)就是民眾進行祭祀和祈求來年豐收、吉祥的節(jié)日?!讹L俗通》曰:“臘,接也,新故交接,故有臘大祭以報功也。”在臘八這一天人們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向上天稟告功德。另外,臘八節(jié)除了祭祖敬神,還要進行除疫?!抖Y儀志》記載:“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惫湃苏埼讕熥龇ǎ?qū)除病魔,保佑子民。
祭灶:祭灶是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相傳,灶王爺爺是玉帝派到人間負責管理各家灶火的神仙,在臘月二十三這天晚上,灶王爺爺要上天向玉帝匯報下界情況,百姓為了不讓灶王爺爺上天胡說,就用麻糖糊住他的嘴。還有在灶臺上擺上貢品,讓灶王爺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除夕:除夕這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中的“除”的意思是“去”,除夕就是除舊的,來迎接新的歲月。在這期間,所有的活動都以辭舊迎新、祈福禳災為中心。
中國各地都有貼門神的習俗。古代一般是把桃木刻成人形,掛在人旁。后來張貼畫成人形的門神畫?!独ǖ貓D》曰:“桃都山有大桃樹,盤屋三千里,上有金雞,日照此則鳴。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壘,并執(zhí)葦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則殺之?!眰髡f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
貼完門神,緊接著就是貼春聯(lián)。春聯(lián)俗稱“對聯(lián)”,因在春節(jié)貼,故名。春聯(lián)的源頭是掛桃符,用于驅(qū)邪,后來簡化,將門神刻于桃符或在桃木上寫門神之名。過去人們認為桃木可以驅(qū)邪,并且寫上猛將的名字,就可以鎮(zhèn)惡驅(qū)邪,所以叫桃符。到了宋代,人們開始在桃符上寫對聯(lián)。
到了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開始準備吃年夜飯。吃年夜飯是最熱鬧的時候,家人圍坐在一起,闔家團圓,桌子上擺滿了各種美食。飯菜豐富,有雞鴨魚肉、涼菜、炒菜、當?shù)匦〕缘?。其中最不可缺少的是魚,“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在吃飯前還要放炮仗,預示著一家新的一年的開始和對舊的一年的告別。餐桌上還要給長輩敬酒說祝福語,寓意來年平平安安。最后一道是主食即餃子,在包餃子時,每家都會包入一些鋼镚,如果誰吃到了,預示著來年會順順利利,心想事成。
每年過年都要守歲,就是一晚上不睡覺,吃吃喝喝到天亮。守歲既有期望,又有惜別的意思。盼望新的一年的到來,對過去一年的依依不舍。
元日:《書》曰:“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痹诠糯鲁跻坏弁跻e行祭祀大典,向祖先告知這一年的情況,并祈求來年的風調(diào)雨順。在民間則去宗祠祭祀祖先,而后挨家挨戶進行拜年。晚輩要給長輩磕頭,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壓歲錢寓意辟邪驅(qū)鬼,保佑平安。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qū)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冬日里的民俗節(jié)日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是我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節(jié)日的寓意大多是祭祀神靈和祖先、祈求風調(diào)雨順、對安祥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大團圓。節(jié)日隨著時間的更替而進行,人們的生活也有條不紊的繼續(xù)著。如今的社會,過多的追求時尚,忽略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應該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優(yōu)秀的文化內(nèi)涵,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用新時代的發(fā)展眼光去對待優(yōu)秀的文化節(jié)日,將其發(fā)揚光大。
[1]徐堅等著.初學記[M].北京:中華書局書版社,1980.
[2]歐陽詢著.藝文類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李昉等著.太平御覽[M].北京:中華書局書版社,1985.
[4]春節(jié)民俗日歷[J].中國農(nóng)村科技,2007(2).
[5]古愛英編.冬天里的節(jié)日民俗[M].鄭州:海燕出版社,2008.04.
王浩(1993-),男,漢族,山西忻州人,青海師范大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民俗文化學。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