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妮 張 杰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 637002
?
提高大學生自我效能感途徑探析
謝春妮*張 杰*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 637002
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主要力量,應具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如何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已經(jīng)成為大學教育的主要部分,本文從大學生自身及教師的角度出發(fā),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
大學生;自我效能感;途徑
(一)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念。學生是受教育者,教師的學生觀念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重要影響。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所具有的潛力,相信每個學生身上所具有的能力,鼓勵學生在活動中表現(xiàn)其特長,并多給予贊美,從而樹立其自信心。正如羅森塔爾的實驗給我們的啟示,贊美、信任與期待可以給人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改變?nèi)说男袨?,獲得社會支持,增加自信與自尊,從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因此,老師應因材施教,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所具有的優(yōu)點,及時給予肯定與支持。
(二)教師應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師不應以分數(shù)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應認識到,“條條大路通羅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社會活動是多彩的,在社會上不僅需要科學家、教授、醫(yī)生,也需要司機、銷售員等。因此,教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所具有的潛能,鼓勵學生不斷努力,使學生相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痹谧约哼m合的領(lǐng)域,通過自己的努力,也會獲得成功。
(三)教師應樹立建立個體化、合作化的獎勵機制。個體化的獎勵機制是指將學生自己過去的成績與現(xiàn)在的成績進行比較,而不是與他人的成績進行比較,如果有進步就及時進行獎勵。這對學生而言,能夠較為容易的做到,從而增加學生的成功體驗,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合作化的獎勵機制是指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互助學習,為每一個小組設置一個共同的學習目標,在達到目標后可得到相應的獎勵。在這個小組中,小組同學為了共同的目標,會不斷的相互幫助,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幫助學習差的同學,這樣可以使學習好的同學更有成就感,使學習差的同學也在不斷地增加成功經(jīng)驗的同時,提高自我效能感。
(四)使學生對學習的掌握目標進行確立。教師可以協(xié)助學生確立具體的學習目標,目標越具體越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同時,更應該注重樹立起掌握目標,戴偉科把人們的成就目標分為兩類,一類是操作性目標,是指向外部世界,他人對自身的評價,人們的目標就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良好評價;另一類是掌握目標,指向任務本身,人們的活動目的是發(fā)展自身能力和掌握知識。研究表明,掌握目標有利于保持對某項事物活動的持久性,使人們不斷的克服困難,表現(xiàn)出堅強毅力的行為,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大學生應該樹立良好的掌握目標,提高學習能力,減少挫敗體驗,使學習的內(nèi)在興趣提高,進而,不斷增加自我效能感。
(一)引導大學生樹立恰當?shù)哪繕?,目標的設立可以加強人們的活動持久性,激勵人們?nèi)タ朔щy,努力實現(xiàn)目標,獲得成功。大學生對自身的認識往往不全面,存在片面的現(xiàn)象,確立目標過高或過低。根據(jù)佛洛姆的期望理論可知,個人的態(tài)度,取決于期望值的大小及通過努力達到這一期望值的概率。如果設置目標過高,則沒有信心去達到目標。如果設置目標過低,則會認為不需要努力。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自身進行全面分析,樹立合理的目標,這樣才能對學生有激勵作用,增加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對大學生積極地言語與勸說班杜拉認為,人們掌握了某些知識和技能,顯示出自己已有的能力,外部強化的運用有利于自我效能感的建立。人們在做完某項活動后,希望得到他人的評價,中專生一般在初中階段學習成績較差,很少受到老師的關(guān)心與鼓勵,然而,他們正處于青春期,是自我效能感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這時正需要教師對其積極地行為表現(xiàn)予以肯定與贊賞,還應注重反饋的及時性,在雙向交流中,使學生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自身學習的優(yōu)勢與劣勢,在不斷地改進中進步,使其轉(zhuǎn)變原有的自卑消極的心態(tài),增加其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三)為大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班杜拉認為通過觀察模仿他人也是人學習的一種方式,這是通過他人的替代性經(jīng)驗來進行學習。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模仿能力較強,在同伴群體中,會通過觀察榜樣的行為和行為的滿意結(jié)果,形成自我行為結(jié)果的期待。希望在相同的情境中,通過自己努力,也會取得相同的結(jié)果。與榜樣的相似性越強,通過模仿取得成功的結(jié)果越大,教師應引導其找到適合的榜樣,并為大學生在不同層次,不同水平樹立不同的榜樣。
(四)引導大學生進行積極地自我歸因研究表明,對成功與失敗的不同歸因方式,則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緒情感,進而會影響以后的成就行為。大學生不同的歸因方式對其自我效能感有著直接影響。而大學生對如何正確的歸因缺乏正確的認識,在面對失敗時,往往歸因為內(nèi)部穩(wěn)定因素,即能力,使自我效能感降低,在面對失敗時,容易把原因歸因為外部的因素,即運氣,使其不會繼續(xù)努力。教師應引導其積極地正確歸因,如將成功歸因為內(nèi)部可控因素,及努力,增加其自豪感,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將失敗歸因為內(nèi)部可控因素,鼓勵其下次繼續(xù)努力,提高自我效能感。
(五)讓大學生在學習行為中獲得成功體驗。研究表明,成功的體驗對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影響,成功的體驗會提高自我效能感,不斷的成功體驗會使自我效能感更加穩(wěn)定。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是大學生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關(guān)鍵,讓他們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收獲的,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微笑、一個眼神、甚至是一個點頭的舉動,都是對學生的信任與鼓勵。大學生已有較多的自我體驗,自我體驗是一種情感體驗,而自我效能感又是情感體驗的一方面。因此,教師應給大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更多展示自己的舞臺,使大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體驗到快樂,更加信任自己,充滿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總之,大學生在中專階段對其自我效能感的發(fā)展與轉(zhuǎn)變的關(guān)鍵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家長與教師應了解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采取正確的方式方法,著重去加以培養(yǎng),使大學生也能充滿自信的步入社會,走向未來。大學生自身也應形成正確的歸因方式,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看待事物,從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1]李艷麗.小學生行為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與培養(yǎng)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9,6:45-48.
[2]周文霞,郭桂平.自我效能感:感念,理論和應用[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8,02:91-97.
[3]閆海林.試論中學生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1120.
[4]要跪雪.課堂師生言語交互對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D].浙江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5-20.
[5]楊雪.學習困難學生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3-05-21.
[6]黃卓瑤.初中學習困難學生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1-04-56.
[7]付桂芳.提高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徑探討[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4,3:6-8.
謝春妮,女,西華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團總支書記,講師;張杰,男,西華師范大學學生工作部,科員,助教。
G
A
1006-0049-(2017)11-02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