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秀蘭
心理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研究
謝秀蘭
目的研究在肝硬化患者護理中實行心理護理給患者心理健康情況帶來的影響。方法依據不同護理方式,將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患者分為參照組(n=28)與實驗組(n=28),參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采用心理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心理健康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患者經護理后抑郁評分(44.35±5.24)分、焦慮評分(46.35±5.32)分、總有效率為96.42%,均優(yōu)于參照組患者經護理后抑郁評分(69.65±6.32)分、焦慮評分(71.35±6.35)分、總有效率71.42%,組間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心理護理應用在肝硬化患者中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焦慮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緒,提升臨床護理滿意度。
心理護理;肝硬化;心理健康狀況;影響
肝硬化是因多種肝臟因素誘發(fā)的進行性慢性病變,存在多種發(fā)病原因,如寄生蟲、病毒性肝炎、酗酒等引發(fā)肝臟硬化、萎縮[1],該疾病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治療就可能引發(fā)肝腎綜合征、肝性腦病[2]?;颊甙l(fā)病后往往需要長期治療,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恐懼、自責、抑郁、絕望等情緒,因此給予及時的心理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3]。現對我院收治的56例患者臨床護理效果進行以下過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肝硬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護理模式,將其分為參照組(n=28)與實驗組(n=28),參照組中女13例,男15例,年齡40~60歲,平均年齡為(50.23±3.65)歲;實驗組中女15例,男13例,年齡41~62歲,平均年齡為(52.36±3.9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護理,包括用藥護理、飲食指導以及環(huán)境干預等。
實驗組患者在參照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面對陌生環(huán)境,以及對病情的不了解,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護士要做到熱情、細致、周到,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權利,注意觀察他們的行為和情緒反應,根據具體情況對患者進行安慰、解釋,解除其心理障礙。加強與患者的心靈溝通,以關懷、真誠的態(tài)度講解肝硬化的相關知識,用安慰鼓勵性的語言改變患者的心境。指導患者家屬尤其是配偶,要多關心、理解患者。鼓勵患者向他人傾訴自己內心的痛苦、煩惱,減輕精神上苦悶的情緒,有助有患者的心理調節(jié)。鼓勵患者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但避免過度勞累。護理人員為患者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增加臥床休息的時間,保障睡眠的充足,根據患者病情給予飲食指導,禁止進食刺激辛辣性食物,戒除煙酒。采取順時針腹部按摩方式護理患者。護理人員需要給予患者以及家屬正確的健康教育,為患者詳細講解手術注意事項、治療方式、預防并發(fā)癥等內容。
1.3 觀察指標
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標準[4]:焦慮情緒評價采用焦慮評分量表(SAS)進行分析,抑郁情緒評價采用抑郁評分量表(SDS)進行分析,得分越低顯示患者心理狀態(tài)越好。利用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來統計分析患者出院時滿意度。采取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來統計護理滿意度,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兩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兩組患者焦慮評分、抑郁評分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護理后,實驗組中,1例不滿意,9例一般滿意,18例非常滿意,總滿意例數27例,總滿意度96.42%;參照組中,8例不滿意,9例一般滿意,11例非常滿意,總滿意例數20例,總滿意度71.42%,組間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487 0,P<0.05)。
2.2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
實驗組患者經護理后抑郁評分(44.35±5.24)分、焦慮評分(46.35±5.32)分,參照組患者經護理后抑郁評分(69.65±6.32)分、焦慮評分(71.35±6.35)分,組間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分別為16.306 8、15.969 0,P<0.05)。
肝硬化是常見的一種臨床慢性進行性肝病,是因多種或者一種致病因素反復發(fā)作或者長期作用影響下引發(fā)生彌漫性肝損傷[5]。從病理組織角度進行分析包括殘存肝細胞結節(jié)性再生、肝細胞壞死、纖維隔形成、結締組織增生引發(fā)的假小葉肝臟變形、肝小葉結構破壞進而形成的肝硬化[6]?,F今不少患者因為不能充分了解肝硬化的相關知識,在患病后經常出現自卑情緒以及焦慮恐懼心理,并且也會因為影響正常人際關系導致情緒低落從而形成心理失落感[7]?;颊呔褚钟簟⑾麡O絕望、情緒不佳等不良情緒可能會加速病變的發(fā)展情況,穩(wěn)定的情緒可以促進患者治療肝硬化得到情況,對于治療有著極大的作用以及意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所以,臨床研究中采取心理護理進行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8]。
筆者研究后發(fā)現,實驗組各項指標(抑郁評分、焦慮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均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臨床護理肝硬化患者的時候不僅需要予以環(huán)境、用藥以及飲食等常規(guī)護理[9],也需要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不但可以顯著緩解不良情緒,如抑郁、焦慮等,也能夠有效緩解心理健康情況,為患者保持良好狀態(tài)提供依據,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升護理質量[10-11]。
[1] 宋巧英. 心理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 醫(yī)藥前沿,2015,5(17):281-282.
[2] 李春蘭,王國華. 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給予心理護理的方法和效果[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5):64-65,66.
[3] 林英. 肝硬化患者心理護理臨床體會[J]. 心理醫(yī)生(下半月版),2012(5):222.
[4] 李芳,閆躍武,柴海云,等. 心理護理對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心理健康生存質量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影響[J]. 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16,30(3):222-225.
[5] 龐紅華,袁天喜,向圓花,等. 綜合性心理護理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心理健康狀況、遵醫(yī)行為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4,52(6):111-113.
[6] 梁月連,黃焰,謝麗珍. 心理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3,34(12):2350.
[7] 馬運玲. 心理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10):143-144.
[8] 陳靜雯. 強化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0):248.
[9] 郭鳳秋. 心理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3):250-251.
[10] 沈朝芝. 肝硬化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及護理對策[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9):2075-2076,1913.
[11] 宋曉英. 對肝硬化臨床護理問題的觀察與研究[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8):113-114.
電子文獻的著錄格式
著錄格式為:
[序號] 主要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XIE Xiulan Department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Chifeng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Chifeng Inner Mongolia 0240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Methods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5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divided into reference group (n=28) and experimental group (n=28).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health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Results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nursing depression score (44.35 ± 5.24) points, anxiety score (46.35 ± 5.32) poin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42%. All patients were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69.65 ± 6.32) points, anxiety score (71.35 ± 6.35) points, total effective rate 71.42%,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other negative emotions, improve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psychological care; cirrhosis of the liver; mental health; impact
R473
A
1674-9308(2017)03-024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3.140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赤峰臨床醫(yī)學院器官移植科,內蒙古 赤峰 0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