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長江大學藝術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各行各業(yè)都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在學校教育中也漸漸開創(chuàng)了符合當前時代發(fā)展潮流的課程形式。慕課的開展,在高校公共音樂鑒賞課上也得到了應用。慕課作為一種新事物,既有其優(yōu)勢也存在一定的劣勢。優(yōu)勢會給高校音樂鑒賞課帶來機遇,劣勢也給高校音樂鑒賞帶來了挑戰(zhàn)。這就需要我們在應用慕課的時候能夠揚長避短,促進其發(fā)展。
慕課,是在近些年才在我國得到應用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主要是利用網絡這個大條件,但是又不同于傳統(tǒng)的網絡課程。慕課是一種能夠同時讓數以萬計的,各行各業(yè)的人接受高質量教育的一種教學方式,是一種真正打破大學教育的圍墻,讓更多的人都能接受良好教育的方式。主要特點就是網絡化﹑質量高﹑具有開放性。
慕課,作為當下各大高校在教育教學中比較青睞的一種教學方式,具有和傳統(tǒng)網絡課程,甚至是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這些優(yōu)越性能夠給高校的公共音樂鑒賞課帶來發(fā)展的機遇,更好地促進該課程的發(fā)展。首先,利用慕課這一形式,學生面對的是音樂發(fā)展史上有突出貢獻的音樂大師,學生就能更加廣泛﹑全面地吸收音樂大師對音樂的理解,從而有利于加深學生的認識。并且,也能盡可能擴大學生接受教育的范圍,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其次,對于慕課所采取的形式來說,慕課是在利用網絡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這樣就能使得學生可以在任何一個有網絡的環(huán)境進行音樂鑒賞。最后,音樂鑒賞本來就是一個具有多樣性特征的課程。慕課的開展就能盡可能全面具體的教學,并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慕課是以網絡為前提的一種教學方式,高校音樂鑒賞課在采用這一教學方式的時候,勢必也會給自身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不止是對于學生的學﹑對教師的教也存在一定的挑戰(zhàn)。首先,是對學生的挑戰(zhàn)。慕課這一基于網絡的教學模式,學生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到更多新鮮的知識,但是也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出了挑戰(zhàn)。學生只有在具有一定主動性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學習公共音樂鑒賞課,只有在此基礎上的學習才是有效地學習。其次,對于教師的挑戰(zhàn)。教師在這個教學模式下,就要盡可能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只有在提升綜合素質的基礎上,掌握更加全面﹑更加專業(yè)的音樂知識,才能給學生提供更加高質量的教學,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最后,由于慕課不是面對面的教學方式,所以,在公共音樂鑒賞課中,對于諸如舞蹈或者其它樂器的學習,可能得不到具體的﹑有效地指導。
高校教師在公共音樂鑒賞課中使用慕課這一教學方式的時候,應該首先注意選編教學資料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在慕課的進行中,可能存在部分教學內容和當堂課的教學無關,但是繼續(xù)學下去就會導致學生時間的浪費。所以教師應該把慕課中比較高質量的﹑符合當堂課教學目標的截取出來,供學生學習。比如在學習《中國民族器樂》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教師就應該在相關慕課中截取中國民族器樂的片段,促進學生的學習。
由于慕課主要是音樂大師的主講,可能對于部分基礎沒那么好的學生來講,并不能真的理解。特別是由于音樂鑒賞這一科目包含的內容比較廣,關于各類藝術來說,它們的形式多樣﹑代表作品等對于學生的知識面和理解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所以,這就需要在高校音樂鑒賞課中,教師應該在慕課開始前,對于本節(jié)課的內容做一個課前導入。這樣就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掌握所教學的具體要點知識。
對于高校公共音樂鑒賞課這一課程的學習,不但要求教師要做好本職工作,學生更要在此過程中有一個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做好自學工作。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音樂鑒賞的時候,能夠在課前找到相關藝術家﹑藝術作品,增加對其的了解。并且,這個自學能力還包括,學生應該在教師沒有明確安排的情況下,也能自主的進行學習。例如,對于課上沒有聽懂的知識點,諸如交響樂的概念和主要代表作品,學生就應該利用課余時間自己找到相關慕課進行學習。
教師在采用慕課教學生音樂鑒賞的時候,應該注意對學生的分組,在分組的情況下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能促進小組和教師的交流。比如在學習《現代舞劇》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分組提問題,通過這種師生互動,教師對于學生的掌握情況有了了解,學生也通過回答問題,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有一個基本了解。
當前,科技的發(fā)展進步也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慕課這一教學方式就是在此前提下應運而生。慕課這種基于網絡的教學模式,尤其是在高校音樂鑒賞課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作為新興事物,這種教學方式也對高校公共音樂鑒賞課程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所以需要在利用其優(yōu)勢的前提下,改善其存在的不足,促進慕課在音樂鑒賞課中的應用。
[1]李麗萍.“慕課”背景下高校教學模式改革新視角研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11):252-253.
[2]李秀麗.我國高校慕課建設及課程利用情況調查分析——以中國大學MOOC等四大平臺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7(10):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