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倡 武昌理工學院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流行音樂風靡的影響,高校在對學生進行聲樂方面的教學時,對于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融入缺乏足夠的重視。但是傳統(tǒng)音樂作為我國先人智慧的結晶,如果將傳統(tǒng)音樂融入當前的聲樂教學過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對于學生音樂學習水平和境界的提升也有極大的幫助,促進我國高校聲樂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音樂作為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我國民族宗教、歷史、文化、地理等內容的傳承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在音樂文化的影響下,我們可以對這個國家的歷史發(fā)展脈絡擁有更為清晰的了解和認識,并且有利于幫助人們提高對這個民族傳統(tǒng)文化、地理風情、民風民俗等內容的認識,使我國民族文化得到弘揚[1]。因此,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續(xù)開展,高校聲樂教師要想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期間提升教學質量,促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揚,就需要將傳統(tǒng)音樂文化運用到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
我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大國,在音樂文化方面也有著顯著的發(fā)展成果。因此,傳統(tǒng)音樂文化作為我國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高校在對學生進行聲樂教學期間將傳統(tǒng)文化融入聲樂教學,不僅有利于促進民族文化的弘揚和傳統(tǒng)音樂的傳承,對高校聲樂發(fā)展也具有推動作用,同時有利于使高校聲樂教學資源變得更加多元化和豐富化,有利于高校聲樂教學質量的持續(xù)提升和高校聲樂教學工作的持續(xù)開展。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續(xù)開展和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高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逐漸將新型的教學設備運用到相應的課程教學過程中。這其中,多媒體設備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設備,被運用到聲樂教學過程中,不僅有利于提升教師教學質量,同時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也有極大的幫助。因此,教師在將傳統(tǒng)音樂文化融入聲樂教學過程時,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就需要使用多媒體設備開展這方面的教學工作。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山路十八彎》這首歌曲的教學時,為了提升聲樂教學質量,就可借助多媒體播放設備為學生呈現(xiàn)山路的圖片,并且將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音頻應用到教學過程中,由此體現(xiàn)山路的美和該地區(qū)人民的美好心境。而學生在學習這首歌曲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促進自身聲樂發(fā)音技巧的提升,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其中的傳統(tǒng)文化擁有更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2]。
音樂作為人類進行情感宣泄的一種方式,它的發(fā)展也承載著人類的情感。因此,情感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成為音樂文化中最精髓的組成部分,有利于幫助人們進行感情的傳遞。因此,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中要想促使學生對相關歌曲擁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就需要指導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體驗。在教授一個作品之前,教師應當帶領學生了解該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指導學生對作品中的情感變化進行深入了解。學生只有了解了該作品的情感歷程,才會對該作品產(chǎn)生興趣,進而在情感的引領下接觸歌曲、走進歌曲、體會歌曲,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利于在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引領下,幫助教師做好高校學生聲樂方面的教學工作,有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續(xù)推進,高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聲樂方面的教學時,為了提升高校聲樂教學質量,需要將傳統(tǒng)音樂文化融入教學過程。并且,在進行這方面的教學時,為了促使傳統(tǒng)音樂文化充分融入其中,教師不僅可以將新型的教學設備運用到聲樂教學中,同時還可以指導學生通過情感體驗的方式進行聲樂教學,促使高校聲樂教學的持續(xù)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