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呼吸機替代高壓氧治療臨床研究
李星
目的研究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呼吸機替代高壓氧治療臨床療效。方法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4例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為對照組(高壓氧治療)及觀察組(呼吸機治療),各27例,對兩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結(jié)果觀察組后遺癥發(fā)生率14.8%,對照組后遺癥發(fā)生率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計量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早期呼吸機替代高壓氧治療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效果更佳。
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呼吸機;高壓氧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因碳物質(zhì)不完全燃燒后有毒物質(zhì)進入機體并與血紅蛋白相結(jié)合后引發(fā)的中毒情形,多發(fā)于北方寒冷的冬春季節(jié)且通風不良的環(huán)境中[1]。高壓氧是目前治療一氧化碳中毒的首選治療手段,但是在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治療中取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成為困擾臨床的棘手問題[2]。鑒于此,本次研究圍繞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呼吸機替代高壓氧治療臨床效果展開研究,現(xiàn)內(nèi)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4例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為兩組,各27例。對照組中男11例、女16例;年齡20~62歲,平均年齡(38.46±1.34)歲;癥狀表現(xiàn):流感樣14例、昏迷13例。觀察組中男10例、女17例;年齡22~62歲,平均年齡(38.45±1.35)歲;癥狀表現(xiàn):流感樣12例、昏迷15例。納入標準:(1)均為一氧化碳中毒且病情危重者;(2)既往無呼吸機治療或高壓氧治療禁忌者。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全身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者;(2)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內(nèi)容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實施分組比對。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高壓氧治療,依據(jù)患者病情實際情況針對性選用高壓氧艙艙型,結(jié)合其面部形態(tài)選取適宜的面罩,一般情況下首次加壓2~3個大氣壓,最高控制在3.5個大氣壓,初始1~3 d高壓氧治療頻率設(shè)定為1~3次/d,隨后更改為1次/d,壓力調(diào)整至2.5個大氣壓[3]。
觀察組接受呼吸機替代治療,儀器設(shè)備為瑞思邁(北京)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VPAPauto25 雙水平正壓呼吸機,正壓通氣模式,具體參數(shù)設(shè)定如下:肺動脈壓15~25 cmH2O、正氣道壓力水平分別為10~18 cmH2O和5~8 cmH2O、潮氣量5~10 ml/kg、呼吸頻率15~20次/min、限制氣道平臺壓力≤38 cmH2O、吸氧濃度在急救開始時設(shè)定為100%,待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缺氧狀態(tài)明顯好轉(zhuǎn)后逐次下降并最終至50%,促使其血氧飽和度始終在97%以上[4]。脫機指征:血壓、呼吸、脈搏、心率指標恢復正常水平,無癲癇發(fā)生。
1.3 觀察指標
選取后遺癥發(fā)生率、計量指標作為觀察指標,其中后遺癥包括癱瘓、周圍神經(jīng)炎、震顫麻痹、發(fā)作性頭痛;計量指標包括意識恢復時間、住院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后遺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后遺癥發(fā)生率14.8%,其中癱瘓、周圍神經(jīng)炎、震顫麻痹、發(fā)作性頭痛各1例。對照組后遺癥發(fā)生率33.3%,其中癱瘓1例、周圍神經(jīng)炎2例、震顫麻痹2例、發(fā)作性頭痛各3例,二者后遺癥發(fā)生率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計量指標比較
觀察組意識恢復時間(19.85±1.15)h、住院時間(6.95±0.55)d,對照組意識恢復時間(34.25±1.20)h、住院時間(12.50±0.50)d,二者相比較,觀察組數(shù)值更低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過量一氧化碳被吸入后將會降低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使得多個臟器處于缺血缺氧狀態(tài)而持續(xù)受到損傷[5]。由于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相較于氧合血紅蛋白親和力高達300倍以上,而其解離能力則慢3 600倍以上,所以一旦發(fā)生一氧化碳中毒,無論是致殘率還是致死率均會隨著病情的不斷惡化而提升[6-7]。本次研究證實,采取呼吸機替代治療的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后遺癥發(fā)生率14.8%,低于高壓氧治療的對照組33.3%。而在意識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比較上,觀察組所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結(jié)果提示,臨床在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療工作中采取呼吸機替代治療可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縮短其住院時間、改善預后并降低醫(yī)療費用支出。原因在于呼吸機治療通過正壓通氣能夠?qū)崿F(xiàn)大幅強化氧氣在肺內(nèi)彌散距離,加快血液中一氧化碳的物理溶解效率,在氧強大的穿透力作用下改善各個功能器官的缺血缺氧狀態(tài)[8]。隨著持續(xù)而穩(wěn)定的氧氣吸入,機體血氧飽和度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避免了組織再灌注損傷發(fā)生率,對正常心肌組織細胞凋亡形成抑制。所以,對于存在高壓氧治療禁忌的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實施早期呼吸機替代治療無疑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療效,給臨床治療工作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方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呼吸機替代治療參數(shù)并非固定,而是需要結(jié)合患者實際情況動態(tài)調(diào)整,以最大程度上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早期呼吸機替代高壓氧治療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效果更佳。
[1]王飛.早期呼吸機替代高壓氧治療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16):55.
[2]淡利軍.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呼吸機替代高壓氧治療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5,7(9):64-66.
[3]肖世輝.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呼吸機替代高壓氧治療的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7,24(9):40-42.
[4]李水莉,劉云龍,李穎,等.正壓通氣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壓氧治療前應(yīng)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7):171.
[5]董旭,黃博豪,劉侃,等.超早期高壓氧干預治療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預防遲發(fā)性腦病的效果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6):29-31.
[6]董保國.分析早期呼吸機替代高壓氧治療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9):144-145.
[7]邱立娟.探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診治療效果[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8):95-96.
[8]吳波.早期呼吸機替代高壓氧療法對急危重癥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療效影響[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6,22(14):92-94.
Clinical Study of Early Respirator Replacement for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LI Xing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Xianning Central Hospit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bei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ning Hubei 4370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arly respirator replacement for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sever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Methods54 cases of acute and critical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 with random number table,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and observation group (ventilator treatment), 27 cases in each group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sequela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4.8%, and the sequela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3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index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Early breathing machine instead of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patients bette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ventilator; hyperbaric oxygen
R595
A
1674-9308(2017)14-011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14.056
湖北省咸寧市中心醫(yī)院湖北科技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湖北 咸寧 4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