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蘭
護理干預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分析
朱國蘭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加心理護理干預方式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的負性情緒及滿意度的影響效果。方法選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148例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4例。觀察組采用健康教育加心理護理方式實施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后情緒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經(jīng)干預后患者SDS評分(40.9±4.37)分,低于對照組(45.9±5.24)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3%,高于對照組89.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加心理護理可以幫助突發(fā)性耳聾患者消除負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
突發(fā)性耳聾;健康教育;心理護理
突發(fā)性耳聾是突然發(fā)生的聽力障礙[1],主要癥狀有耳鳴、頭暈惡心、聽力明顯下降等[2],其與患者的情緒變動有很大的關聯(lián),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能更好的幫助治療[3]。本文探討健康教育和護理干預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效果,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148例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74例,其中男36例;女38例,年齡22~80歲,平均年齡(56.6±13.31)歲,病程在2月內;對照組74例,其中男34例;女40例,年齡24~78歲,平均年齡(55.9±12.52)歲,病程2月內;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配合各種檢查,對患者日常用藥、觀察病情等。觀察組采用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護理,包括:(1)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一周普及疾病常識及健康知識教育,讓患者能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消除負性情緒從而能更好配合治療。(2)及時疏導患者心理:對一些對治療喪失信心或情緒不穩(wěn)定的患者要多給予關心與愛護,設法疏通患者的心理問題,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個人健康教育,多講治療成功案例樹立患者信心。(3)個性化護理:從患者入院時,就要對患者的個人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不僅要了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發(fā)病時間,還要了解患者的職業(yè)、生活飲食習慣等,針對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案,做到個性化護理,包括個性化指導多食富含維生素D類的食物和富含鋅的食物,少食高膽固醇、高鹽、高糖飲食,以減少血液粘稠度;還要指導患者多休息,注意減少外界噪音的刺激,盡量避免因噪音刺激引起聽覺器官過度疲勞。(4)非語言溝通:為了能更好的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要注重非言語溝通,通過手語以及文字與患者有效溝通,態(tài)度和善,拉近護患距離。
1.3 觀察指標
治療護理1周后對患者情緒應用抑郁自評量表評價患者負性情緒,分數(shù)越高抑郁狀況越嚴重,正常指標為<41分。出院前填寫患者滿意度調查表調查護理服務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SPSS19.0軟件對本次臨床觀察的所有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抑郁評分(SDS)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患者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97.3%(72/74),對照組的護理滿意率為89.2%(66/74),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突發(fā)性耳聾是一種突發(fā)病,患者常因為瞬間喪失聽力而產(chǎn)生內心不安,出現(xiàn)煩躁焦慮的情況[4]。由于突發(fā)性耳聾的臨床病因尚未明確,對病情的治療也只能在生活中多加預防,注意休息、減少食用辣椒、巧克力、白酒等刺激性食品、減少佩戴耳機時間,降低耳機音量、提升自身免疫力等這些措施都是有效預防措施,因而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干預尤其重要。研究表明,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有利于提高突發(fā)性耳聾治愈率[5-6]。因此,在對突發(fā)耳聾患者護理中,要注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及時發(fā)現(xiàn)并疏導患者不良情緒,個性化指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并要注意護理中的非語言交流,促進護患關系和諧,提高護理質量。
本文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滿意率也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應用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能夠改善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心理,提高了護理滿意率。健康教育能幫助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對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消除對疾病的錯誤想法,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從而最大限度控制疾病的惡化,讓患者能保持平和的治療心態(tài)[7];同時通過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改正和避免不良的行為和生活習慣,促進患者更快恢復聽力健康[8-9]。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加心理護理干預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的護理效果良好,利于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1] 楊徐敏,嚴慶豐. 健康教育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生活質量及疾病認知水平的影響[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26):121-125.
[2] 馬曉娟. 伴耳鳴突發(fā)性耳聾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D]. 昆明: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36-37.
[3] 馬秀茹,張素輝,吳永波. 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預后與焦慮情緒關系的研究[J]. 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5(7):783-785.
[4] 宋攀攀,何靜靜,沈珊珊. 不同階段突發(fā)性耳聾患者焦慮、抑郁的調查[J]. 醫(yī)學研究雜志,2013,42(5):56-60.
[5] 朱宏. 臨床護理干預在突發(fā)性耳聾患者治療中的作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9):1631-1632.
[6] 衛(wèi)琦瓊,朱莉,李萬舉. 團體心理輔導對突發(fā)性耳聾療效影響的研究[J]. 臨床護理雜志,2012,11(5):21-22.
[7] 王彥平. 健康教育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生活質量和疾病認知水平的影響[J]. 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24(12):138-139.
[8] 譚愛梅. 探討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對高血壓伴突發(fā)性耳聾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4,25(1):115-116.
[9] 劉艷. 不同護理干預方法對突發(fā)性耳聾合并耳鳴不良情緒的影響[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5):213-214.
讀者 作者 編者
醫(yī)學綜述的特點
一、綜合性 綜述要“縱橫交錯”,既要以某一專題的發(fā)展為縱線,反映當前課題的進展;又要從本單位、省內、國內到國外,進行橫的比較。只有如此,文章才會占有大量素材,經(jīng)過綜合分析、歸納整理、消化鑒別,使材料更精練、更明確、更有層次和更有邏輯,進而把握本專題發(fā)展規(guī)律和預測發(fā)展趨勢。
二、評述性 是指比較專門地、全面地、 深入地、系統(tǒng)地論述某一方面的問題,對所綜述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反映作者的觀點和見解,并與綜述的內容構成整體。一般來說,綜述應有作者的觀點,否則就不成為綜述。
三、先進性 綜述不是寫學科發(fā)展的歷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資料,獲取最新內容,將最新的醫(yī)學信息和科研動向及時傳遞給讀者。綜述不應是材料的羅列,而是對親自閱讀和收集的材料,加以歸納、總結,做出評論和估價。并由提供的文獻資料引出重要結論。
Inf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ZHU Guolan Department of ENT,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afeng District, Yancheng Jiangsu 2241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negative emo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Method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148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74 cases eac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were used to carry out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outine nursing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two groups' emo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Results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DS scor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40.9±4.37)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45.9±5.24).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3%,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9.2%, the di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0.05).Conclusion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are can help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to eliminate negative emotions, improve care satisfaction.
sudden deafness; health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R473
A
1674-9308(2017)04-022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4.124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人民醫(yī)院五官科,江蘇 鹽城 2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