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鯤
(廣東海洋大學,廣東 湛江 524088)
基于網(wǎng)絡平臺的聲樂教學翻轉課堂的研究
高 鯤
(廣東海洋大學,廣東 湛江 524088)
國內的高校聲樂教學,一直局限在“一對一”、“口傳心授”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課堂和課下只有教與復習的過程?,F(xiàn)今的網(wǎng)絡時代,高速互聯(lián),聲樂教與學的新模式已經開啟,學習不僅僅存在課堂中,老師和學生可以在任何時刻、地點,進行聲樂的教與學。這種建立在自主學習基礎上的模式,在高校中缺乏主動的積極性和穩(wěn)定的教學關系。而“翻轉課堂”彌補了這種不足,它可以讓同學們在課前預習,在課上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在課后還可以反饋學習效果。本文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網(wǎng)絡平臺,進行翻轉課堂實踐,跟蹤分析學習效果,建立切實可行的聲樂課堂翻轉實例。
聲樂教學;網(wǎng)絡平臺;翻轉課堂
當今的聲樂教學,取決于聲樂演唱的特殊性,聲樂演唱是個體通過控制身體的肌肉,增加肌肉的機能來歌唱,同時也是一種感覺運動現(xiàn)象,人的嗓音與人的身體狀態(tài)、個性特點、生理特征、和性格等密切聯(lián)系。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所用的發(fā)聲方法和練習作品是不同的,所以聲樂教學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在課上大部分教師只是通過發(fā)聲練習和歌曲練習來改變歌唱的肌肉記憶狀態(tài),而學生印象也只有發(fā)聲練習和歌曲,并不了解發(fā)聲練習的原理,肌肉運動記憶的原理,不理解也想象不出來,所以學習的進度較慢。
很多教師都是各自為營,不愿意也不接受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有一些教師也不愿意將自己的經驗和方法傳授給別人。長期下去就是閉門造車,沒有進步與發(fā)展。
學生上課和下課所得到的聲音感受不同,分不清楚哪個聲音是對的,離開教師的耳朵,就像沒有了拐杖的人。所以平時的練習,對學生來說,要有堅強的意志和科學的方法。由于教師上課更多的是訓練學生的演唱技巧,少于傳授學生理論,感覺運動比較多,真正的理論方法了解的較少。音樂類專業(yè)的學生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是學習興趣和動力較少。
上課形式上,老師以口傳心授為主,一對一、一對三的教學模式,學生需要獲得更多的知識,掌握好知識,但是課堂上時間很緊,效果有限;部分學生缺少積極性,老師“嚼一口”,學生“吃一口”,課余的學習部分依舊空白;老師尚未找到一個有效的教學反饋手段。在這種顛覆傳統(tǒng)課堂的模式下,要研究聲樂教學的高效手段,給學生帶來多樣化的學習渠道,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手段,緊扣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掌握聲樂理論與實踐的科學體系。這是聲樂教學實踐者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新課題。通過翻轉課堂鞏固專業(yè)基礎、擴充知識領域,拉緊教學環(huán)節(jié),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從就業(yè)角度,讓學生了解未來從事專業(yè)領域或跨領域結合工作的內容。
雖然很多教師知道翻轉課堂,也有些老師對此做了研究,但都停留在理論層面,基本沒有進行實際操作,也并沒有收到效果。
翻轉課堂主要解決教與學的缺失部分,真正做個平臺,讓學生受益。很多文章已經把翻轉課堂的必要性闡述得很清楚,可是真正翻轉的教師是少之又少。制作翻轉課堂需要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師參與,真正解決在聲樂教與學方面的問題。
建立一個在線學習的網(wǎng)站,在網(wǎng)站中添加視頻、圖像,錄制PPT,內容就是一些基礎理論知識,這些基礎知識一般要有教材,有教師拆解,讓學生更迅速地了解到更多的基礎知識。同時網(wǎng)站也是一個交互的平臺,所有不懂的知識,都可以評論留言,大家互相交流學習體會和學習經驗,同時教師也可以看到學生的學習情況。
利用微信的音頻媒介進行教學(聲樂小樣)檢查,學生在課下練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可以通過微信端發(fā)送給教師,隨時答復問題。緩解了學生在課上見到教師的緊張心理,同時也沒有時間的限制。微信平臺上很多聲樂學習的公眾號,提供了大量的新穎的信息供教師和學生學習和參考。還有一些公眾號,可以提供大量的演唱譜例、范唱。
利用教學網(wǎng)站積累的素材在移動端獲得快速檢索,添加一些數(shù)據(jù)(可以是歌曲譜例、歌曲的講解)在里面。通過這些數(shù)據(jù)教師可以知道在哪些某方面是要仔細講解和介紹的,可以在課上加強練習。這是大數(shù)據(jù)理念帶來教學上的便捷。
翻轉課堂起源于2007年,“美國的卡羅拉多州伍德蘭高中,Jonathan Bergmann 和 Aaron Sam兩位化學老師”,自制課堂ppt,視頻講解,放置于網(wǎng)絡平臺,供學生在上課之前預習新知識,并在課后用于反饋、鞏固知識。這個過程得到了學生的積極響應,并且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于是翻轉課堂的這種模式受到了廣大老師的關注。國外翻轉課堂的發(fā)展和推廣普及很快,美國麻省理工、哈佛大學,它們通過錄制上課視頻、應用計算機手段,建立學院的開放式課程網(wǎng)站,每個月訪問量達到150萬人次;美國薩爾曼·可汗,有2萬多所學校,上數(shù)學課時老師已經不再講課,讓學生觀看薩爾曼的視頻,老師只負責答疑。
聲樂學科中的翻轉課堂近些年在國內已經如火如荼開展起來,網(wǎng)上有了許多聲樂教學視頻,還有教學名師、歌唱家通過專用網(wǎng)絡平臺進行聲樂知識的傳播,比如歌唱家雷佳通過聲樂論壇、歌劇影視作品等在網(wǎng)絡上與聲樂愛好者、學習者互動。在高校內,許多老師也開始進行實踐,如廣東技術示范學院教學研究課題中,將《基本樂理》進行課堂翻轉,獲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國的翻轉課堂也得到大力的發(fā)展和推廣,從教師的進修課程,到課外的幼兒編程課程都可以在網(wǎng)上得到學習。同時還有許多配套的手機APP、網(wǎng)站等等。聲樂翻轉課堂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增加學生的知識量,除了課上的技巧練習,課下將在網(wǎng)絡平臺上翻轉補充基礎知識,手機微信上隨時跟老師交流聲樂練習成果,真正做到線上線下同時學習,讓學生有更多手段學習。
在先進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進行教學是必要的?!盎ヂ?lián)網(wǎng)+聲樂教學”可以碰撞出很多新的教學內容。通過大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以便于教師快速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手機微信端的開發(fā),打破了學生與老師的溝通界限;網(wǎng)絡平臺的利用,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學生完全作為主體,提高學習效率,減少了很多不該走的彎路。
J616
A
高鯤(1985—),女,漢族,黑龍江五常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聲樂表演)、音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