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佳卉 浙江理工大學
關于大學生對服裝產品質量認知的分析
葉佳卉 浙江理工大學
在服裝消費過程中,消費者對服裝的質量感知直接影響了最終購買決定。如今,服裝市場上魚龍混雜,消費者要在眾多服裝產品中選擇高質的產品是一門技術。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了解大學生對服裝產品質量感知主要因素,以及大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程度。
大學生 服裝產品質量
隨著人們對服裝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那些符合時尚潮流并具有質量上乘的服裝得到了消費的青睞。這也使市場上個別不法營造者以次充好,從而謀取暴利。然而,對于沒有服裝,材料等相關專業(yè)背景的普通消費者而言,對于服裝質量難以把控。
品質是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整體表現(xiàn)。對于服裝生產,從樣品制作的成品裝運,其中有一系列的程序需要供貨方的良好配合,意識各項工作能順利進行。服裝品質不僅是指服裝質量的好壞,而是指產品自設計至消費體現(xiàn)其品質的全過程,它包括四大內涵:藝術內涵、技術內涵、時效內涵、服務內涵。
本文主要針對大學生群體進行調查,欲得知大學生群體對服裝質量的感知以及對其相關知識的了解度。
本次調查采取匿名填寫的方式,共發(fā)問卷100份,回收100份,其中有效問卷10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調查對象:以大學生為主體。其中:男性49%,女性51%。18-25歲占84%;26-35周歲16名,占16%。大專學歷有7%,本科及以上學歷有93%。工科21%,理科24%,文科25%,藝術30%。
此次調查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查:
1.購買服裝時對產品各方面的感知:購買服裝時對舒適因素、外部因素、保障因素、精細因素、外觀因素的認知。2.對服裝標簽方面的認知:是否會查看服裝的標簽(包括吊牌、內襯標簽)、是否了解一個合格的服裝標簽的內容、是否有買到過吊牌面料成分與內襯標簽、實際面料成分不符的服裝3.關于服裝產品的購買經歷:否有過穿著質量不合格的服裝而導致皮膚炎癥或其他不適應的經歷:在何處購買服裝遇到過產品質量問題:當購買到問題的服裝后,如何處理4.對于服裝產品質量的建議:對服裝產品質量問題的看法、對產銷雙方提建議、是否認為《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于遏制該行業(yè)產品質量問題有幫助。
本次調查顯示,在對舒適因素的要求上,43%的人將服裝不褪色視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面料手感因素,38%的消費者喜歡購買面料手感好的服裝,而29%的消費者認為服裝是否縮水是衡量服裝質量的重要標準。對于購買服裝外部因素,54%的受調查者認為品牌知名度高的服裝質量好,26%的人則看中服裝包裝的精美程度,剩下20%則受廣告因素的影響最大。而對于購買保障因素,大多數(shù)人會購買有售后服裝的服裝,并認為購買服裝時商店信譽很重要,但也有不少人表示他們在購買時不會注意售后問題。對于精細因素的認知,46%喜歡購買幾乎沒有線頭的服裝,38%喜歡購買方便洗滌的服裝。其中喜歡買沒有線頭的服裝的多為女性,而男性普遍傾向買方便洗滌的衣服。對外觀因素,款式風格是大多數(shù)人的首選,也有不少人認為價格高的質量好。近半數(shù)熱認為顏色在他購買服裝時的影響很大。至于受調查者一般從哪些方面判斷想要購買服裝的質量好壞,外觀質量(視覺、觸覺)位列第一,依次分別是品牌知名度、商家信譽保障、價格高低、別人評價介紹、標簽、包裝。
在服裝標簽方面,64%的受調查者表示在購買服裝時會看一下服裝的標簽,31%偶爾會看,而只有5%的人表示自己不會注意標簽。然而在提及是否了解一個合格的服裝標簽有哪些內容,只有極少數(shù)人表示知道,大部分人表示只知道一點,或者干脆不知道。
當提起他們的購買經歷時,半數(shù)人表示在普通服裝店遇到過吊牌面料成分與內襯標簽、實際面料成分不服的服裝,40%則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至于受訪者及其身邊的人是否有過穿著質量不合格的服裝而導致皮膚炎癥或其他不適應,超過半數(shù)表示沒有,將近30%則表示有過但三次以下這樣的經歷,15%的人則表示自己沒有注意過。
在對于購買服裝遇到質量問題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65%的受調查者都曾在網店遇到該情況,40%在夜市小攤,38%在自營服裝店遇到過質量問題,而另也有17%和11%在商場和專賣店遇到過質量問題的。要求商家退貨、換貨,或者自認倒霉,不予處理各占一半,幾乎沒有人選擇撥打12315進行投訴。對于服裝質量問題,一方面,他們認為是消費者自身缺乏理性思考和判斷,另一方面,這也是產銷雙方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認為消費者理應享受高指導服務,不該有質量問題和認為商品難以完美,出現(xiàn)質量問題在所難免的人數(shù)相當。對于向產銷雙方提建議時,將近半數(shù)選擇積極響應,38%則表示有要求才會去做,而剩下17%表示太麻煩了,反正有別人做。在最后對于現(xiàn)行的《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于遏制該行業(yè)產品質量問題是否有幫助這個問題上,認為有幫助,沒有幫助以及不了解相關法規(guī)的人各占三分之一左右。
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在消費者服裝質量感知方面,大學生對服裝質量有一定的要求和一些基本的知識。在面料上,是否褪色和縮水是他們選擇是否購買的因素。而尤其對于男大學生而言,方便洗滌比較重要,而女性則更注重顏色是否純正。大部分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售后意識,購買時先了解服裝的售后服務。但對于服裝質量的感知最多還是來自于直觀感受,包括視覺觸覺方面的感官感知。而對于服裝標簽方面,雖然他們有時候會注意看一下,但實際上對服裝的標簽缺乏了解,對于服裝標簽所提供的信息不甚了解。
在大學生的購買經歷中,他們對于服裝面料與標識不符并沒有太過在意。在處理問題時,呈現(xiàn)出兩種完全不同的處理方案,退貨或者不予理睬。這表明,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對服裝質量問題的處理并不積極。在提出向消產雙方提意見時,大學生們還是比較愿意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以調查對象為代表的大學生們,已經具有一定的質量意識,然而對服裝質量管理相關認識的知識還是很欠缺的。仍有不少大學生,對于購衣質量問題態(tài)度較冷漠。可見,質量管理的知識的普及,以及對質量的追求在大學生群體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