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娥川主人創(chuàng)作觀探析
    ——從《世無匹》談起

    2017-01-27 19:25:27伏漫戈
    唐都學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道德

    伏漫戈

    (西安文理學院 人文學院,西安 710065)

    【文學藝術研究】

    娥川主人創(chuàng)作觀探析
    ——從《世無匹》談起

    伏漫戈

    (西安文理學院 人文學院,西安 710065)

    娥川主人的創(chuàng)作觀彰顯道德勸懲意圖,他在《世無匹》中,把正反兩類人物的兩種品德、命運加以對比,目的是通過展示尚“義”和負“義”的不同后果,告誡世人棄惡揚善。娥川主人之所以突出小說的道德勸懲作用,原因在于他對世風澆薄、道德淪喪的現實深感憂慮,作者在《世無匹》中從不同角度展示了世風澆薄、道德淪喪的現象及原因,并提出改變現狀的辦法。因作者刻意強調道德勸懲的意義,造成人物形象失真的缺憾。

    《世無匹》;娥川主人;創(chuàng)作觀;道德勸懲

    娥川主人是清康熙年間的小說家,其生平事跡不詳。著有《生花夢》《世無匹》《炎涼岸》。

    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中國古代作家在創(chuàng)作“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之所造”[1]的小說時,格外重視小說的道德勸懲作用,力求其作品有裨于世道、有益于人心。凌濛初說:“最有益的論些世情,說些因果,等聽了觸著心里,把平日邪路念頭化將轉來。這個就是說書的一片道學心腸……”[2]曹雪芹云:“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實非別書之可比?!盵3]與此相應,批評家也多從道德勸懲的角度肯定小說的價值。俞樾贊揚《閱微草堂筆記》:“專為勸戒起見,敘事簡,說理透,不屑于描頭畫角……”[4]學憨主人評價《世無匹》:“即書中倫常交至,禍福感召,又能懲創(chuàng)逸志,感發(fā)善心,殊有風人之旨寓乎間。此書之有裨于世道人心不少,即曰稗官野史,亦何不可家弦而戶誦。”[5]學憨主人的論述揭示了娥川主人看重小說的道德勸懲作用的創(chuàng)作觀念。

    一、彰顯道德勸懲的創(chuàng)作觀念

    娥川主人的創(chuàng)作觀強調小說的道德勸懲作用,這一理念在《世無匹》中得以充分體現,《世無匹》主要借助宣揚“義”來展現作者的道德勸懲意圖。

    (一)贊美扶危濟困、知恩圖報的義舉

    《世無匹》中描寫的“義”主要體現為扶危濟困和知恩圖報兩種美德。作者宣稱扶危濟困、知恩圖報乃“人情之?!保恰氨痉种袘械氖隆?,呼吁世人身體力行。

    作者把干白虹當作扶危濟困的典范。干白虹“義氣激昂”,“遇有不平之事,挺身救援”,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義士。干白虹樂善好施,別人向他借錢只收回本金,不要利息。如果無法償還,就把借據給他,本金也不要了。他送錢給窮鄉(xiāng)親,送藥給看不起病者,無錢辦理后事者,一切費用由他全部負擔。干白虹的義行不勝枚舉:救活凍僵的陳與權,并竭盡全力幫助他;送銀子救助因還不起債務打算尋死的戚宗孝夫婦;鼎力相救落入惡棍手中處境危險的曾九功未婚妻;發(fā)配山東時,不忍驛夫受剝削、被虐待,挺身而出教訓驛丞畢癩頭。

    娥川主人主張扶危濟困者應該具有無私忘我的胸懷。干白虹對陳與權真心實意,無微不至,凡事由他做主,一切為他著想,生怕他不滿意。他為陳與權娶妻,聘金豐厚,婚禮排場,承擔所有花銷,處理所有事務,不讓陳與權操一點心。為了讓曾九功和陸小姐團圓,干白虹慷慨解囊相助。曾九功中計,營救未婚妻失敗,贖金被騙,干白虹不顧危險,殺死暴無忌救出陸小姐,又護送曾九功和陸小姐逃出京城,并贈送大量銀子,為他們解除后顧之憂。干白虹為陳與權報仇,打死了劉天相,不料戚宗孝被誣陷為兇手,在嚴刑逼供下,戚宗孝屈招,被判斬首,干白虹自首說明真相,勇敢承擔責任。

    作者認為扶危濟困不應該計較受惠者是否忘恩負義。雖然,干白虹把陳與權當朋友,竭盡全力幫助他,但是,干白虹的種種“義舉”不僅沒有感動陳與權,反而滋長了他的私欲。陳與權趁干白虹發(fā)配山東之際,利用干白虹妻子對他的信任,用卑劣的手段霸占干家產業(yè),致使干白虹的妻兒無處安身。對于陳與權的恩將仇報,干白虹既不生氣也不后悔,絲毫不放在心上。

    對于受人幫助的弱者來說,“義”就是知恩圖報?!妒罒o匹》描寫了兩種報恩方式:一種是挺身赴死挽救恩人生命,一種是為恩人排憂解難。戚宗孝不忘干白虹的救命之恩,當他被無罪釋放而干白虹即將受刑時,戚宗孝執(zhí)意要替干白虹抵罪,但知府駁回他的請求,戚宗孝認為自己偷生世間是不義之舉,便毅然觸柱而死。曾九功也盡己所能為干家排憂解難,報答干白虹的恩情。曾九功出差途中,遇到尋親不遇的干浚郊,把他帶到北京,送進國子監(jiān)讀書。又設法到南雄當知府,懲治陳與權,發(fā)還干白虹家的產業(yè)。

    (二)抨擊恩將仇報、恃強凌弱、見利忘義的不義之舉

    為了突出“義”,《世無匹》描寫了負義之人的“不義”之舉,“不義”在《世無匹》中體現為恩將仇報、恃強凌弱、見利忘義。

    《世無匹》中刻畫了兩個恩將仇報的惡人:一個是背棄親人的劉天相,另一個是辜負朋友的陳與權。

    劉天相是陳家嗣子,在替陳家料理家務之際,把陳家的積蓄占為己有,氣死了養(yǎng)父。作為嗣子,他把養(yǎng)育自己幾十年的養(yǎng)父母棄如陌路。陳與權試圖討回家產,劉天相行賄當道,以莫須有的罪名剝奪了陳與權的生員資格。陳與權衣食無著,求告劉天相,劉天相置之不理。

    陳與權為人自私、貪婪、無恥。他住在干白虹家中,享用奢靡,傲慢無禮。干白虹不愿坐視無辜者替自己抵罪,陳與權卻認為干白虹已經把劉天相的路費都給了戚宗孝,既然戚宗孝用了贓銀,就應該承擔罪責,干白虹不必可憐他。干白虹幫助曾九功,陳與權心懷嫉妒。干白虹為陳與權打抱不平而被發(fā)配山東,臨行前,干白虹向陳與權告別,陳與權看到干白虹披枷帶杻,成了囚徒,害怕羞沒了舉人體面,吩咐家人說自己進城去了,避而不見干白虹。陳與權從金麗蓉處騙來賬本,將田產另立戶名,房屋換了租契,把干家的產業(yè)變成自己的。隨后陳與權又誣賴金麗蓉殺人,借此霸占了金麗蓉的房子,使金麗蓉和兒子無家可歸。

    暴無忌是京中土豪,他恃強凌弱,為非作歹。陸家因罪籍沒,陸小姐“入官為婢”,暴無忌冒充陸家宗親,贖回陸小姐逼她做妾。曾九功請求暴無忌放過陸小姐,暴無忌提出以一千兩贖金作為交換條件,當曾九功去贖陸小姐時,暴無忌騙了銀子,卻不放人。戚仲禮是見利忘義之徒。他當船家時,與王八串通,騙了兩個客人的貨物。戚仲禮不愿與王八分享不義之財,趁王八不備,把他踢到河里淹死,戚仲禮獨吞了貨物。

    (三)“義”與“不義”的強烈對比

    “義”與“不義”在《世無匹》中形成鮮明對照,正是在這種對比中體現了道德勸懲的價值。

    在《世無匹》中,作者創(chuàng)造了兩類人:一類是干白虹、干浚郊、戚宗孝、曾九功等正面人物,另一類是劉天相、陳與權、戚仲禮、暴無忌等反面人物,這兩類人物的品德迥然不同。在對待陳與權的問題上,可見劉天相和干白虹的善、惡與邪、正之別。劉天相和陳與權是兄弟,劉天相不擇手段地侵占了陳家的財產,對窮愁潦倒的陳與權不予憐恤,反而加害。由于劉天相的陷害,陳與權喪失了通過科舉步入仕途的機會。陳與權走投無路,四處哀告求援,劉天相毫不體恤,使陳與權幾乎凍死在荒山雪地。干白虹與陳與權素不相識,卻把他供養(yǎng)在家,錦衣玉食,養(yǎng)尊處優(yōu),為他花費巨資娶妻。為了陳與權能考中秀才,干白虹打點考官,事情敗露干白虹被人告發(fā),幾乎在獄中喪命。為了陳與權取得舉人的功名,干白虹傾其所有,長途跋涉,不畏艱辛,甚至甘愿冒坐牢的風險去疏通關系。干白虹仗義疏財,幫助受難者從不吝惜錢財,戚仲禮卻見利忘義,用欺詐和殺人的方式謀財。同樣是受到干白虹救助的人,陳與權對干白虹的恩德不僅不感激,反而對干家財產垂涎欲滴,時刻覬覦,最終強占了干家所有產業(yè),逼得金氏母子流離失所。戚宗孝并沒有從干白虹那里得到多少好處,卻知恩圖報,挺身替死。曾九功也以幫助干白虹之子考取功名、懲治陳與權、收回干家產業(yè)的方式報答了干白虹的大恩。暴無忌一味害人,干白虹一心助人。對于陸家的不幸、曾九功和陸小姐的遭遇,暴無忌毫不同情,他威逼陸小姐就范,又利用曾九功不諳世情的弱點,騙了銀子卻不讓陸小姐與曾九功團聚。干白虹憐憫曾九功和陸小姐的處境,先慷慨解囊,后殺死暴無忌救出陸小姐,又贈送千金,并為他們籌劃未來。

    正反兩類人物的命運也截然相反。扶危濟困的義士、有恩必報的君子,或得道成仙,或死后旌表,或官運亨通。雖然扶危濟困曾給干白虹帶來牢獄之災,讓他的家人流離失所,但是,他最終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干白虹妻賢子孝,家業(yè)振興,結局美滿。在干白虹服刑期間,十五歲的干浚郊不惜荒廢學業(yè),歷盡艱辛去山東尋親。在曾九功的幫助下,干浚郊考中進士、選為翰林院編修,因為年輕有為博得龍顏大悅,奉旨與美貌、高貴的歐陽小姐成親。之后官至文淵閣學士。干浚郊的美滿結局是他行孝的結果,更是他父親處處扶危濟困的回報。干白虹的妻子、兒媳受一品封誥,干白虹贈禮部尚書,九十歲時悟道成仙。干家的后代子孫人丁興旺,功成名就。干家的產業(yè)也在曾九功的幫助下,如數追回。戚宗孝的義勇行為贏得了善報,干浚郊為他修墳安葬,建立牌坊,又從戚氏宗族中為他立嗣接續(xù)香火,并送田產給戚宗孝的繼子。曾九功的所為也獲得嘉獎,他歸隱后,天子敬重他品德高尚,仍召回內院,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恩將仇報者、恃強凌弱者、謀財害命者皆死于非命。喪盡天良的劉天相受到懲罰,在赴任途中,被干白虹用鐵棍打得腦漿迸裂,血肉模糊。恩將仇報的陳與權遭到惡報,曾九功到南雄后,以侵占他人財產、為害鄉(xiāng)里等罪名,革除了陳與權的功名,并把他驅逐出境。陳與權棲身于破草庵,靠行乞茍延殘喘。最終被劉天相索命,突發(fā)大病,當晚暴亡。貪婪、狠毒的戚仲禮遭受“天譴”,得惡疾痛苦死去,而且一場大火,把他家里所有的東西燒得一點不留。戚仲禮謀財害命,不僅自己不得好死,而且殃及兒子。其子因負債累累,拖欠官糧,被打得遍體鱗傷,痛不欲生,夫婦二人上吊尋死。作惡多端的暴無忌被干白虹砍死。

    通過上述比較,作者告誡世人力行扶危濟困的義舉、心存知恩圖報的善念,一定能得到好的結果。反之,恩將仇報、恃強凌弱、見利忘義則下場可怕。

    二、強化道德勸懲功用的動因

    娥川主人為什么要在《世無匹》中強調道德勸懲的作用呢?在小說第一回,他開宗明義地道出了本書的創(chuàng)作意圖:

    當今人心險仄,得恩不知。求其知輕識重,能不負心者,舉世之間,百不得其一二。且忘恩負義者,其罪猶??;至于轉眼抹心,恩將仇報者,其情更為可恨。蓋人無恒心,賢不多見,以致世風日漓,人情多偽,反復變遷,虛囂險惡,為善者少,而為惡者多……這回小說,特與天下良善人鼓舞其本心,為天下昧理人設立個榜樣。要使人勇于為義,速于去非,知善之可嘉,惡之當改,人人做個忠厚長者,則世道不可返古耶?[6]

    這段話揭示了娥川主人的創(chuàng)作觀彰顯道德勸懲作用的原因在于他不滿世風澆薄、道德淪喪,希望借助小說拯救世道、匡正人心。作者在《世無匹》中從不同角度展示了世風澆薄、道德淪喪的現象及原因,并提出改變這一現狀的辦法。

    (一)揭露官場腐敗

    官場腐敗是世風澆薄、道德淪喪的突出表現和主導原因,作者對此予以層層揭示。

    反映了惡吏依仗權勢欺壓弱者的現實。臨清驛丞畢癩頭,克扣驛夫口糧,并令其子在外放私債,盤剝利息。他逼迫驛夫為自己種地,稍不滿意,便棍棒相加。一個驛丞尚且如此囂張,其他官員的跋扈可以想見。作者不僅描寫了官吏的恃強凌弱,而且揭示了他們敢于為非作歹的原因。刑部書辦暴無忌,逼迫陸小姐為妾,又坑騙了曾九功一千兩銀子,曾九功質問暴無忌倚仗哪衙門的威勢,就不怕王法嗎?暴無忌得意地炫耀自己在部里十幾年,所有衙門都有熟人,隨便曾九功到哪里告狀,還得死在他手里?!妒罒o匹》中官員徇私、破壞國家制度的情況極為普遍。陰澤的弟弟參加會試,陰澤讓其門生提拔弟弟,門生因恩師囑咐,不敢違抗,就給恩師親屬露題,陰澤的弟弟輕而易舉金榜題名。御史歐陽健就任廣東學政,段學夫收取干白虹四百兩銀子,憑借與歐陽健的同年之誼,使陳與權進了學。干白虹丟失了與段學夫交易的議單,被人告發(fā),歐陽健、段學夫等被押解上京。歐陽健的同僚夏時負責審理此案,他有意袒護歐陽健,暗中幫助他們。由于夏時從中斡旋,歐陽健、段學夫等人無罪釋放。

    如實揭示了權力和金錢進行骯臟交易的現象。司禮太監(jiān)專權,肆意貪贓枉法,侯叔子面謁司禮太監(jiān)疏通關系,司禮太監(jiān)收了干白虹一萬兩銀子,賣給陳與權一個舉人頭銜。孫秀卿出身低微,發(fā)財后遭人嫉妒,被幾個惡少以叛逆的罪名告到官府。知縣想從孫秀卿身上得到好處,威脅要把他重辦。孫秀卿送給知縣一千兩銀子,知縣得錢后,孫秀卿的官司便不了了之。劉天相通過攀附、鉆營,中了舉人,又買通當地官員革除了陳與權的生員資格。在河工告匱、朝廷大開恩例之際,劉天相以萬金買來廣州府通判的職位。

    對當權者視百姓生命如草芥的現狀極為不滿。戚孝宗被人冤枉,以搶劫殺人的罪名判處死刑。若不是更換知府,他不可能被釋放。因“已被前官判定案卷,又經詳憲奉旨,若知府不換新官,干白虹縱欲救他,這知府如何便肯擔差,觸上臺之怒,做個昏聵的考成?”作者對官場黑幕的揭露可謂入木三分。

    指出官場腐敗是導致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戚宗孝連年拖欠漕糧稅,由于難以忍受沉重的剝削和官府的酷刑,夫妻二人上吊自殺。曾九功中了暴無忌的奸計,打算到官府告狀,干白虹認為衙門弊端叢生,即使暴無忌被問罪加刑,也能輕易擺平,一個懦弱書生,不是他的對手。陳與權恩將仇報,金麗蓉力想去告他,又擔心陳與權有財有勢,自己勢單力薄,好比麻雀與老鷹斗,根本斗不過他。

    (二)展示人性弱點

    人性自私、貪婪的弱點與世風澆薄、道德淪喪相互影響,作者對此進行了充分描寫。劉天相作為陳家嗣子,在陳與權出生后,擔心自己無法占有陳家產業(yè),便采取不正當手段把陳家所存箱篋全部搬走,把田產、房屋的契券霸占,然后自立門戶。不僅如此,劉天相還對養(yǎng)父忤逆不孝,對兄弟百般欺凌。干白虹的慷慨誘發(fā)了陳與權的貪欲,陳與權對干白虹家的財產覬覦已久。當干白虹發(fā)配山東后,陳與權便精心策劃,將干家田產、房屋偷偷變成陳氏產業(yè),并且把金氏騙出金家祖宅。為了掠奪干家剩余的財產,陳與權又以殺人罪脅迫金氏,逼使金氏母子流落他鄉(xiāng),最終把干家全部財產據為己有。戚仲禮擺渡時,看見兩位湖廣客人的貨物值數千金,遂垂涎三尺,起了不良之心。戚仲禮與伙計密謀,把一個客人騙到無人處,推到枯井里,讓另一個客人去救,他們倆帶著一船貨物逃走。戚仲禮極為貪婪,不愿意把貨物分一半給伙計,就設法把伙計踢進河里淹死,又把貨物拿到外地變賣。戚仲禮用這些不義之財買田置產,發(fā)家致富。臨清驛丞剝削驛夫、司禮太監(jiān)賣功名都是因為貪財。由此可見,作者認為自私和貪婪是損害個人操行、破壞國家法度的禍根。

    (三)探尋匡正世風和道德的方法

    如何改變世風、匡正道德呢?娥川主人提供了兩種辦法:一是讓義士除惡揚善。由于官場腐敗,正義無法通過法制得到伸張,于是,作者創(chuàng)造了干白虹這個典型,試圖讓他鏟除邪惡,維護正義。干白虹殺劉天相的主要原因不是為陳與權報私仇,干白虹認為劉天相身為讀書人,不孝敬父母,不關愛幼弟,禮義廉恥喪失殆盡。為了替士人爭些體面,遂打死了劉天相。暴無忌霸占他人妻女,情理難容,干白虹殺死他替朝廷維護了國法。干白虹教訓畢癩頭,也是為被壓迫的驛夫鳴不平。二是依靠榜樣的力量感化其他人向善棄惡。干白虹扶危濟困的義舉,極具教育意義,戚宗孝被干白虹的無私所感動,激于義氣以身殉義。得到干白虹救助的曾九功,主動幫助身處困境的少年。侯叔子十分欽佩干白虹,當干白虹的家人沒有路費時,他資助錢財。周氏收留金麗蓉母子也是受干白虹的影響。然而事實證明,依靠少數人維護正義,憑借道德典范的教育作用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黑暗的世道、丑惡的人性,陳與權的所作所為和他的下場就說明,懲惡揚善還必須依靠健全的法律制度。

    三、創(chuàng)作觀對作品的負面影響

    娥川主人的創(chuàng)作觀過分強調小說的道德勸懲功用,這對作品產生了一定負面影響,即主要造成《世無匹》中的某些人物形象失真。

    (一)人物的行為有悖于人物性格

    為了宣揚扶危濟困應該具有無私忘我精神的觀念,作者違背人物的主導性性格特征,讓人物去做他不應該做的事。

    其一,干白虹用行賄的方式幫助陳與權。干白虹平生任性而為,不以名利為念。然而,他竟然先行賄段學夫,幫助陳與權進學,后又通過鉆天光棍侯叔子,送巨款給太監(jiān),為陳與權買舉人。一般有羞恥心的人尚且不屑于此,更何況俠義之士。如果說干白虹想幫助陳與權自立,那么,就應該鼓勵他用功讀書,靠正當途徑求取功名,而不是用破壞國家法度、損害自己名譽的下流手段騙取功名。

    其二,干白虹用搶劫來的銀子救人。干白虹聽到戚宗孝夫婦企圖自殺,想救助他們,就回家取銀子。半路上遇到陳與權的仇人劉天相,干白虹打死劉天相,拿了劉天相的銀子,去救戚宗孝夫婦。他沒有告訴戚宗孝夫婦銀子的來歷,結果給戚宗孝引來殺身之禍。干白虹做這樣的事,并非頭腦簡單,慮事不周。因為干白虹在救陸小姐時,對救人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及他們將來的生活,都做了細致周到的安排。拿贓銀救人,事后又不說明情況,連累別人被判死刑,做出這種傷天害理的事,干白虹還能稱得上是義士嗎?

    其三,義士干白虹把小人陳與權視為“知己”。如果說陳與權極其狡猾,干白虹被蒙蔽而認敵為友,尚情有可原,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世無匹》中,作者借助陳與權與干白虹的對話、交往直接刻畫陳與權的性格。比如,干白虹真心為陳與權,由于疏忽招致官司,陳與權卻指責干白虹有意陷害他。戚宗孝被人冤枉,即將受死,干白虹非常內疚,陳與權卻認為戚宗孝罪有應得。干白虹幫助落難的曾九功,陳與權心懷不滿。干白虹請陳與權一起與曾九功結拜,陳與權加以拒絕。這些情節(jié)足以證明陳與權是個自私、貪婪的人。干白虹不但不反感陳與權的不義想法和做法,反而把陳與權視為“知己”??梢姡砂缀缫躁惻c權為“知己”,不是由于沒有認清陳與權的真實面目。在正常情況下,一個熱心為人,仗義疏財的豪杰是不可能和陳與權這類人成為“知己”的。

    (二)人物的性格前后矛盾

    為了宣揚扶危濟困不應該計較受惠者是否忘恩負義的看法,人物的性格出現前后沖突的現象。主人公干白虹的性格被割裂為愛憎分明、古道熱腸與不辨是非、冷酷無情的截然對立。

    首先,干白虹由熱情變?yōu)闊o情。當干浚郊向父親哭訴陳與權欺凌他們母子的種種惡行時,歐陽健“早已怒得眥裂發(fā)指”,干白虹卻“正如浮云流水,無足介懷,略不發(fā)惱”,這是一副非常冷酷、丑陋的嘴臉。然而,在此之前,俠骨柔腸的干白虹不僅對落難的陳與權、戚宗孝、陸小姐充滿同情,而且曾經既為美女的表演動情,又被曾九功的癡情感動,表現得十分多情??墒牵昂髮φ眨砂缀缗腥魞扇?。

    其次,干白虹由愛憎分明變?yōu)槭欠遣环?。干白虹對待兩個恩將仇報者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陳與權多行不義,對此曾九功義憤填膺,干白虹卻說:“我想男子漢立身天地,不過行我素志,暢我幽情,豪放決裂,一瓢長醉,便足盡我平生,何必孳孳計利,蓄怨懷恩,自尋煩惱之障?況資財乃身外之物,流行于世,我用亦可,彼用亦可,那見得畢竟是誰得?”曾九功懲治陳與權,干白虹對此表示不滿。陳與權死后,干白虹“將陳與權尸骸具棺盛斂,買地安葬,廣植松楸。另建一所觀音庵,托個僧人,照管墳墓,侍奉香火”。干白虹的這些言行不僅是非混淆,而且虛偽得不盡人情。干白虹曾經愛憎分明,當陳與權控訴劉天相的不義之舉時,干白虹“不覺怒發(fā)沖冠,橫眉擦掌道:‘這廝忘恩負義,昧盡良心,尚自列于薦紳,不如速死?!备砂缀缗c劉天相狹路相逢,為了替讀書人爭些尊嚴,便用大鐵棒打死了忘恩負義、喪盡天良的劉天相。此時的干白虹充滿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氣概。干白虹對陳與權的厚愛,與他殺劉天相的行為是矛盾的。既然錢財“我用亦可,彼用亦可”,那么劉天相霸占了陳家產業(yè),陳與權就不應該斤斤計較。劉天相雖然不仁,陳與權也不必“孳孳計利,蓄怨懷恩”。干白虹收留了陳與權,陳與權一日三餐美味佳肴,遍體衣衫綾羅錦繡,十幾個仆人輪流服侍,享用極其奢靡。在這種情況下,干白虹又替陳與權報仇,殺死劉天相,豈不是與自己的“素志”“幽情”背道而馳嗎?

    為了展示扶危濟困可以澤被子孫的好處,作者讓干白虹的兒子中進士、做京官,在設置這些情節(jié)以體現善惡有報的意圖時,一個真孝子被扭曲成一個口是心非的假孝子。干浚郊是一個把天倫看得比功名富貴更重要的孝子,當他母親以不要荒廢學業(yè)為由勸阻他到山東尋父時,干浚郊慷慨激昂地說:“若父子不相謀面,雖腰金衣紫,要他何用!”小小年紀只身到異鄉(xiāng)尋親,費盡千辛萬苦,經歷千難萬險,歷時一年時間走遍通都大邑、窮鄉(xiāng)僻壤,直至盤纏用光、衣衫襤褸、鞋底磨穿。然而,遇到曾九功之后,在父親生死未明、母親不知道自己行蹤的情況下,干浚郊卻跟隨曾九功到北京,并且在國子監(jiān)用功讀書準備鄉(xiāng)試。作者刻意地展現勸懲意圖,導致了干浚郊的行為前后矛盾。

    綜上所述,娥川主人的創(chuàng)作觀突出道德勸懲意圖,這一創(chuàng)作理念通過《世無匹》的主題、情節(jié)、人物得以體現。作者出于挽救世道人心的責任,借助小說的道德勸懲作用,希望世人棄惡揚善。由于過分強調道德勸懲的意義,《世無匹》的人物形象受到損害。對娥川主人的創(chuàng)作觀加以研究,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儒家思想對古代小說的影響。

    [1] 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1745.

    [2] 凌濛初.二拍[M].長沙:岳麓書社,1988:559.

    [3] 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6.

    [4] 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3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39.

    [5] 丁錫根.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1649.

    [6] 劉蓮麗選注.明清中篇小說選[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5:465.

    [責任編輯 張 敏]

    Analysis of Erchuanzhuren’s Creation Concept——From aboutShiWuPi

    FU Man-ge

    (SchoolofHumanities,Xi’an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Xi’an710065,China)

    Echuanzhuren’s creation concept manifested his intention of moral admonishment. In hisShiWuPi, he compared the moralities and fates betwee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racters so as to warn the common people to promote morality and discard wickedness by presenting the different consequences between exercising morality and discarding morality. The reason why Echuanzhuren highlighted the effect of moral admonishment lay in that he deeply worried about the lack of and decline in public morality and ethics at that time. In hisShiWuPi, he exposed this phenomenon and its cause from different viewpoints, putting forwards some countermeasures. He overemphas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moral admonishment, so there were defects that the characters in his novel appeared to be somewhat unreal.

    ShiWuPi; Echuanzhuren; creation concept; morality and admonishment

    I207.41

    A

    1001-0300(2017)02-0117-06

    2016-12-10

    伏漫戈,女,甘肅天水人,西安文理學院人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主要從事元明清文學研究。

    猜你喜歡
    道德
    道德聲明
    電信科學(2022年12期)2023-01-09 07:23:32
    道德聲明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十幾歲(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論道德的生命力
    強化道德建設
    紅土地(2016年11期)2017-01-15 13:46:15
    論道德榜樣
    道德理想國的構建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
    梁平县| 清原| 怀集县| 吉木萨尔县| 内乡县| 天门市| 阳原县| 高尔夫| 博兴县| 东平县| 纳雍县| 略阳县| 阳东县| 罗甸县| 孝义市| 太和县| 丹棱县| 平原县| 苏尼特右旗| 宜丰县| 博乐市| 大理市| 休宁县| 宁乡县| 汶上县| 龙口市| 乐陵市| 北碚区| 怀柔区| 泸定县| 历史| 新泰市| 石狮市| 察隅县| 弥勒县| 织金县| 皮山县| 子长县| 泸溪县| 武定县| 武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