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媛媛
(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 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山東 淄博 255130)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四重”矛盾及消解策略
翟媛媛
(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 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山東 淄博 255130)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成為研究的熱點問題。當前,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四重”錯綜復雜的矛盾日益凸顯,嚴重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消解矛盾,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設投入走向制度化,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走向專業(yè)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進修走向常規(guī)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走向多樣化,才將更加有力地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消解策略
中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快速發(fā)展的時期,是人一生發(fā)展的奠基階段。面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困惑和問題,要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就自然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保?]因此,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成為研究的熱點問題。當前,各地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在中小學紛紛“轟轟烈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矛盾也日益凸顯,嚴重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部分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陷入了“不做不行,做了又難以前行”的舉步維艱境地。因此,只有找到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矛盾所在,并找準消解矛盾的策略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走上健康發(fā)展的“快車道”,也才能真正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從而提高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中小學生身心的健康和諧發(fā)展。
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矛盾集中體現(xiàn)在四個層面,這“四重”矛盾錯綜復雜,嚴重影響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
(一)教育行政層面: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較高與建設投入不足之間的矛盾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教育部先后出臺了6份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性指導文件,分別是1999年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2002年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8年的《全國精神衛(wèi)生工作體系發(fā)展指導綱要(2008年—2015年)》、2012年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2014年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標準(試行)》和2015年的《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這些文件的發(fā)布充分展現(xiàn)了國家對進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決心和信心。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領會文件精神后,倍受鼓舞、信心滿懷地投入到具體工作中去的時候,卻遭遇了眾多的“攔路虎”。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建設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不足,具體體現(xiàn)在專業(yè)師資不足、專業(yè)教育設施短缺和專業(yè)建設資金缺乏等方面。這些問題在農村中小學中尤為明顯。教育行政部門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投入的明顯不足與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極大重視形成了鮮明的矛盾,嚴重影響到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學校層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較強與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師資不足之間的矛盾
中小學生處在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的發(fā)育和心理的發(fā)展,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會遇到來自諸如學習適應、人際交往、情緒情感、自我意識等各方面的心理困惑和問題。學校是中小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中也認識到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認識到了當今社會對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的緊迫需求。
在諸種緊迫性的驅使下,學校加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步伐。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極強的專業(yè)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然而當前的中小學普遍存在專業(y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缺乏的現(xiàn)狀。有調查顯示,“從專業(yè)資質上看,從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中心理學科班出身的教師只占35%,只有1/3左右?!保?]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較強與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師資不足之間形成了鮮明的矛盾,嚴重影響到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教師層面:應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積極性較高與自身專業(yè)知識技能缺乏之間的矛盾
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者,對學生有著最直接的接觸,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問題也有著最直接的感受。出于職業(yè)本能和職責所在,大多數(shù)教師面對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都會“挺身而出”、積極應對,盡己所能幫助學生擺脫困擾。然而,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僅憑職責驅動和滿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問題的解決更需要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
“目前,我國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水平不一。正規(guī)高等師范院校心理學專業(yè)的畢業(yè)生所占人數(shù)較少,而且這些專業(yè)畢業(yè)的大學生雖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但缺乏實踐技能。占到多數(shù)比例的兼職人員,基本上都不是科班出身,經過短期培訓甚至未經培訓,就被補充到了心理教師隊伍中?!保?]這些教師由于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缺乏往往不能正確認識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無法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甚至憑主觀判斷和臆想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師應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積極性較高與其自身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缺乏之間形成了鮮明的矛盾,嚴重影響到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四)學生層面: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需求較強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較差之間的矛盾
中小學生面對自身成長中的問題,特別希望能得到來自學校和教師的專業(yè)幫助。然而,當前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論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內容設置還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設計亦或是團體輔導,往往都是按照學校和老師的教學計劃安排來進行,缺乏來自學生的實際調研,較少考慮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這使得現(xiàn)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無法滿足學生的現(xiàn)實需要。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課程化傾向、德育化傾向和形式化傾向也極大地影響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一方面,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強烈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卻因實效性較差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這二者之間鮮明的矛盾嚴重影響到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續(xù)開展。
矛盾的存在折射出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矛盾卻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矛盾即是問題,另一方面矛盾也是進一步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因此,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消解矛盾,才將更加有力地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設投入走向制度化
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充分重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上,應該不斷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設投入,尤其要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財力支持。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管是硬件設施配備還是軟件建設,不論是專業(yè)教師的培訓進修還是心理咨詢室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專項資金。因此,教育主管部門可以設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項資金,做到專項支持、專款專用,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推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同時,政府部門要加強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立法建設,運用法制來規(guī)范和約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設投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設投入真正實現(xiàn)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走上法治化建設的軌道。
(二)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走向專業(yè)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yè)性極強的工作,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直接影響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建設一支專業(yè)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拔覈?.67億未成年人,其中兩億多是中小學生。測查表明,小學生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占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約占20%。這說明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保?]這也充分體現(xiàn)出中小學對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極大需求。
針對當前中小學教師編制緊張的情況,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在中小學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專門崗位,進行專業(yè)教師的招聘和聘請。通過專崗專聘的形式,招聘心理學相關專業(yè)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到中小學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聘請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專家教師走進中小學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進而不斷優(yōu)化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yè)化水平。
(三)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進修走向常規(guī)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健康為前提、以學生全體為對象、以成長為中心、以發(fā)展為重點、以活動為載體、以尊重學生為基礎,由他助走向自助為目的的個性化的教育模式。這一模式區(qū)別于應試教育的接受式模式?!保?]中小學教師必須準確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本質特征才能確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針對當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中兼職教師較多、專業(yè)性不強的現(xiàn)狀,中小學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進修培訓顯得尤為緊迫和必要。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進修,不斷補充先進的專業(yè)理念和專業(yè)技能,順應終身學習的潮流,適應學習型社會的需要。中小學也要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進修培訓的資金投入,激發(fā)教師參加進修培訓的積極性,為教師參加進修培訓提供經濟支持。同時,中小學可以通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輪崗”培訓進修制度,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進修培訓提供制度保障,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訓進修走向常規(guī)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通過定期參加專業(yè)的進修培訓,不斷學習先進的專業(yè)理念,完善其專業(yè)技能,更新其專業(yè)知識,提升其專業(yè)素養(yǎng)。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走向多樣化
中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決定了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內容上要堅持發(fā)展性原則的同時,在形式上更要實現(xiàn)多樣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團體輔導、多學科滲透和心理咨詢等多種形式進行,必要時還要對學生采取積極的危機干預。
中小學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使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礎知識;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豐富學生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通過團體輔導加強學生個體的心理自助和同伴間的心理互助;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學科滲透,鞏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健全學生人格;通過心理咨詢解答學生的心理困惑,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中小學通過開展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實現(xiàn)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和諧統(tǒng)一,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心理潛能,實現(xiàn)最佳的教育效果,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自教育部出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之后,各個地區(qū)的中小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師資隊伍、制度建設和心理輔導室建設等方面獲得較大成果,已成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的突破點和著力點。[4]在消解當前矛盾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基礎教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加快發(fā)展步伐,力爭在中小學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程化、全員化和全方位化。
(一)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要,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程化
每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有其自身發(fā)展的特殊性,其心理發(fā)展的需要也不同。就中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不僅小學生和中學生之間心理發(fā)展的特點迥異,而且中學生或小學生在不同的年級段,其心理發(fā)展的任務和所面臨的問題也有較大差異。比如,同樣是小學生,低年級主要面臨的是學校學習與生活的心理適應和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中年級主要面臨的是認知、情感和意志的發(fā)展問題;高年級則主要面臨著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的優(yōu)化發(fā)展以及青春期初期的問題。因此,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以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為依據(jù),以不同階段學生的普遍性心理年齡特征為線索,以滿足不同階段的學生心理需要為目的,以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為目標,構建貫穿中小學整個教育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程化。
(二)調動來自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員化
除了學校,家庭和社會也是中小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在家庭中,中小學生接觸最多的、關系最親密的是父母,父母對孩子也有著深入的接觸和充分的了解。就學校和家庭比較來說,學校的教師是學生最直接的教育者,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和學習都有著比父母更理性的認識,其對學生的教育帶有明顯的社會使命感和理性責任感。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則更多源于感性的愛護。兩者對學生的教育影響不同,這兩者的有效結合則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成功的家校合作育人機制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
中小學生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發(fā)展性心理問題主要來源于家庭和學校,因此,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要充分調動家庭和學校教育力量。學校吸引并指導家長共同探索、建設家校心育合作機制,帶動社區(qū)營造良好的心育環(huán)境,同時積極利用社會力量如中小學心理研究機構、科研院所、專家團隊等,從而實現(xiàn)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員化。
(三)拓寬教育途徑,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化
當前,中小學比較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課。但教育實踐證明,僅僅通過開設課程的方式提高,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實際需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從心理認知上提升,更要讓學生有更多的心理體驗和訓練,從而在認知的基礎上提升心理素養(yǎng)、完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人心理的“知情意行”共同提高的過程,是在和諧與積極的環(huán)境中學生健康人格和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所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要不斷拓寬教育途徑。除了心理健康教育課這一顯性的教育途徑,學校還要開發(fā)并積極利用各種隱性的教育途徑,如各學科任課教師根據(jù)各自學科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導與滲透。語文課上教師可結合課文學習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體育課上教師可結合動作訓練對學生進行意志培養(yǎng);思想品德課上教師可結合具體的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行為引導等??傊行W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有理論的指引,又要有實踐的訓練,既要有情感的豐富,又要有態(tài)度與習慣的養(yǎng)成,既要有顯性教育的計劃引導,又要有隱形教育的浸潤熏陶。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化,從而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推向新的發(fā)展高度。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朱久良,韓秀.衢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2,(18).
[3]縢妍(等).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專業(yè)化問題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2,(2).
[4]余國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特點和發(fā)展路徑[J].中國教師,2015,(7)下半月.
[5]韓順子.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特征與誤區(qū)初探[J].青年教師,2015,(8).
(責任編輯:李志紅)
As sn importsnt psrt of quslity educstion,the mentsl heslth educstion in primsry snd middle school hss drswn more snd more sttention of the society,which hss become s hot issue in resesrch.At present,in the process of csrrying out mentsl heslth educstion in primsry snd middle school,qusdruple contrsdictions become incressingly prominent,which seriously hsmper its effective development.To further promote the heslthy snd sustsinsble development of mentsl heslth educstion in primsry snd middle school,we must tske effective messure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institutionslize the construction input of it,specislize teschers tesm construction of it, normslize the trsining snd further study of the teschers, snd diversify the development of it.
primsry snd middle school;mentsl heslth educstion;resolution strstegy
G488
A
(2017)02-0023-04
2016-12-27
翟媛媛(1982-),女,山東淄博人,碩士,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教育科學研究中心講師,主要從事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