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杰
信陽師范學院法學與社會學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校園“裸貸”問題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
劉夢杰
信陽師范學院法學與社會學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在全國高校不斷爆出“裸貸”事件,“裸貸”儼然成為一個威脅高校學生財產、人身安全的毒瘤。本文以此為焦點,通過厘清其背后的相關法律關系,對“裸貸”存在的違法性進行探討,對“裸貸”的多層次非訴訟解決機制進行研究,豐富解決“裸貸”的法律措施。
校園裸貸;非訴訟;法律規(guī)制
(一)關于“裸貸”合同的違法性分析
“裸貸”是指借貸雙方通過以借貸人披露個人身份信息及手持身份證拍攝的不雅照片或按放貸人的要求拍攝的暴露視頻為抵押而達成的網(wǎng)絡貸款活動。欠債還錢,看似天經(jīng)地義。如果欠債和還錢之間有關于違法或者犯罪的事項存在,天經(jīng)地義就只是債權人或者逼債者進行勒索的噱頭。
1.在“裸貸”合同訂立上的違法性上,一直有兩個聲音——合法和違法。本人認為借貸雙方雖然都是完全行為能力人,而且處于自愿和看似平等的基礎上簽訂的,但是“裸貸”行為本身就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裸貸”合同根本沒有合法性可言。
2.“裸貸”合同的利息方面,因為貸款利息奇高和催款方式黑社會化,所以“裸貸”可歸屬于民間高利貸。反觀“裸貸”利息的現(xiàn)狀,武漢某女大學生由貸款時本金的5000,到還款時本息的26萬,本息是當初借款的52倍,即利率達5000%之多,實在令人驚愕?!奥阗J”合同的利息多是奇高無比,明顯屬于違法合同。
3.“裸貸”合同要求借貸者要手拿身份證拍下裸照或者拍攝暴露視頻,并且在逾期未能還款時,向社會或親朋好友公開照片和視頻。嚴重違反民法上的公序良俗原則和社會公共道德,“裸貸”違法不容置疑。
(二)“裸貸”事件涉嫌觸犯的相關法律
1.從規(guī)范角度看,在民法視角下,“裸貸”涉嫌侵犯《侵權責任法》中的隱私權和肖像權?!奥阗J”放貸者若向他人或網(wǎng)絡平臺公開、傳播借貸者的不雅照片或視頻,則侵犯了借貸者的隱私權和肖像權;另外,“裸貸”合同違反了《合同法》,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
2.在刑法視角下,“裸貸”放貸者或組織者可能涉嫌觸犯《刑法》中的強奸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敲詐勒索罪;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以及傳播淫穢物品罪的情況。
(一)“裸貸”案件的司法實踐考查
在案多人少的司法矛盾下,面對繁多的案件,司法機關為了高效的審理案件,存在將“裸貸”案件臆斷的歸屬于民法或刑法的規(guī)制范疇,簡單的進行民事和刑事案件的劃分。然而,片面劃分民事和刑事案件,可能導致罪刑失衡,適用法律瑕疵的問題。不能對“裸貸”學生的法律訴求做出有效解決,亦不能對放貸者的違法甚至犯罪行為給予嚴厲的懲處。
(二)“裸貸”的法律性質界定
民法與刑法的規(guī)制側重不同,民法側重經(jīng)濟賠償,刑法傾向人身處罰。根據(jù)“裸貸”的學生受到放貸者的后期要求(例如:高額利息、肉償?shù)?不同,違反民法或刑法的具體法條和罪名就有差別,涉及的罪刑輕重與處罰方式也就差異巨大,然而我國當前對“裸貸”案件的民事和刑事規(guī)范劃分不清,界定模糊,處理拖沓,因此相關的法律規(guī)范機制急需建立。
(一)修改、制定具體的法律法規(guī)
在2016年銀監(jiān)會等四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的《網(wǎng)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中,只是對網(wǎng)絡貸款的內涵進行初步的確定,對其活動和適用范圍有所明確等,但并未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或可以配套使用的實施細則。所以,對網(wǎng)貸的規(guī)制措施既沒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也沒有落實到實際中。因此,為了有效的規(guī)制“裸貸”,讓“裸貸”借貸雙方都不再肆意妄為,修改、制定具體的而法律法規(guī)尤為必要。
(二)完善對“裸貸”的法律監(jiān)管
“裸貸”的產生之初就伴隨著隱匿性,“裸貸”行為一般私密進行。司法實踐的現(xiàn)實是,法院受案存在滯后,不能及時避免校園“裸貸”對學生的侵害。本人認為不僅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監(jiān)管力度,相關部門更要承擔專門的監(jiān)管責任,完善法律監(jiān)管,不能相互推諉,對于法律監(jiān)管不力的部門要追究其責任。
(三)進行“裸貸”案件的民刑劃分
“裸貸”作為非法借貸,由于雙方當事人借貸、違約、還款等具體情形不同,“裸貸”案件可能涉嫌的罪名較多,適用的法律差別巨大。在“裸貸”過程中,針對借貸人借貸特別是逾期還款的金額和方式,按照賠償與處罰的具體適用標準,厘清民法與刑法關于“裸貸”的界限,探究“裸貸”案件的民刑歸屬,維護“裸貸”者的合法權益,打擊“裸貸”的違法犯罪對象,依法取締“裸貸”。
(四)對“裸貸”非訴訟措施的規(guī)制
一般在司法實踐中,主要采取訴訟措施解決,但是在“裸貸”案件的訴訟措施施行過程中,個人信息暴露、訴訟費用高、證據(jù)難以搜集、周期長等現(xiàn)實原因,維護“裸貸”學生權益的效果不顯著。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非訴訟手段對訴訟形式加以補充,建立協(xié)商、調節(jié)、裁決、爭議評審等多層次糾紛解決機制,以更實際有效的解決“裸貸”的法律問題。
校園“裸貸”問題尖銳而敏感,不僅涉及校園學生的學業(yè),司法部門的執(zhí)法,更影響整個社會的和諧風氣和經(jīng)濟秩序。因此,對高?!奥阗J”的法律規(guī)制是尤為緊急和必要的。
[1]張光明.法律視角下校園“裸貸”行為[J].法制博覽,2017,10:278.
D923.6
A
2095-4379-(2017)33-0191-01
劉夢杰(1994-),女,漢族,河南周口人,信陽師范學院法學與社會學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