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宇航
白城市司法局信息中心,吉林 白城 137000
網絡著作權的法律保護問題研究
葉宇航
白城市司法局信息中心,吉林 白城 137000
網絡愈加發(fā)達的今天,網絡著作權政策得以不斷升級、機遇,同時也給其造成了新的挑戰(zhàn)本文簡要分析了網絡著作權的含義、網絡侵權的形式以及法律保護問題,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法律保護的策略,以供參考。
網絡著作權;法律保護;問題研究
網絡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當前重要的技術支撐,網絡不但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擴展了人們的眼界。特別在網絡中各種各樣的作品均能夠找尋到,無論是人們的學習還是生活已經漸離不開網絡,但是對于著作作品而言,其著作權的法律制度則有所缺失,網絡侵權案件頻發(fā)。如何利用網絡更好的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是當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所謂的網絡著作權主要是指:與傳統(tǒng)的作品相比較,其是指被上傳到網上后所享有的權利,也就是網絡傳播權;另外便是網上數字作品的著作權人所享有的權利,涵蓋發(fā)表,發(fā)行等內容。
網絡著作權的特征分析。其一,網絡著作權具有數字化的特征,傳統(tǒng)的作品其表現形式都是借助有形的介質加以表現的,而在網絡環(huán)境下的均是通過無形的數字編碼表現出來的。其二,網絡著作權具有開放性的特征,即網絡作品在其傳播的過程中不會因時間、地域等限制,大大的增加了閱讀次數與下載次數。其三,網絡著作權具有跨國性的特征。網絡作品其產生在網絡中,大大的突破了傳統(tǒng)著作權的地域特點。其四,網絡著作權具有交互性的特征。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網絡的交互性極強,進而可知網絡著作權也是具備此特性的。
在當今時代下,網絡著作權的侵權形式有以下幾種:即網絡服務者造成的侵權。對于這類侵權形式主要內容為:網絡內容提供者對著作權的侵權或者是網絡聯(lián)線服務提供者造成侵權情況;網站管理者引發(fā)的侵權,主要內容是網站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創(chuàng)作和編輯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侵權事件頻發(fā);網絡使用者的侵權,其主要的內容便是網絡使用者缺乏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則會造成著作權人的權利受到侵害。
第一,網絡著作權在立法上存在不足之處。在我國的法律中,網絡作品和網絡著作權均沒有做出相關的立法規(guī)制。因此,一旦發(fā)生侵權事件,在進行審理的過程中便無法可依,只能在著作權法中尋找些相關的權利進行“掛靠”,進而造成司法統(tǒng)一與保護著作人的合法權益相悖。
第二,網絡著作權侵權案件司法方面存在不足之處。其主要表現在證據方面,包括舉證、取證,由于網絡環(huán)境背景下,著作權侵權事件發(fā)生之后,當時的證據會受到破壞或者篡改,進而造成取證困難;同時也證明了在司法審判的過程中,我國現行的相關法律規(guī)明確規(guī)定,歸于侵權案件其均需要中級以上的人民法院進行審理,基層、中級法院無權干預,在舉證困難的情況下,進一步造成了審判效率低。
第三,網絡著作權中權利主體間的信息存在差異。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不斷的涌現了更多的網絡作品,在此基礎上也大大的增加了傳播速度,給網絡作品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傳統(tǒng)的授權許可使用模式也隨之發(fā)生了轉變。網絡作品的著作人也從原有的專職寫作人員漸漸的走向全名化,使得作者與使用者之間的信息差異度逐漸增大,導致市場交易率降低,使作品的傳播和使用受限。
對我國的網絡作品而言,過錯責任原則屬于一般歸責原則,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可是網絡中的侵權行為中有太多的主觀過錯以及認定均存在較大難度,可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則會影響到網絡產業(yè)的發(fā)展。因此,我國的網絡著作權侵權歸責原則需要應用嚴格責任這一內容,進而協(xié)調創(chuàng)作者和使用者權利沖突,更好的進行網絡著作權的保護。
在當前的網絡著作權侵權案件中,其管轄權的明確是比較嚴重的問題,通常情況下,我國的《民事訴訟法》中也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可是在虛擬的網絡時空中,無法在地理上進一步確定侵權行為的地點,而處理我國的網絡著作權侵權案件的時候,可以借鑒美國的管轄經驗,以最小的聯(lián)系原則進行評判,更好的維護著作者的合法權益。
通常情況下,傳統(tǒng)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要求均適用于網絡網絡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在完善此制度的時候,可以借助現有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不斷的完善,同時可以在現實中對法定賠償的數額進行規(guī)范,數額的多少主要是根據著作者的侵權范圍有多大,越大則賠償越多,應該根據具體的損害情況進行確定。
對于作品而言,無論是網絡形式的作品,還是借助紙張介質傳播的著作,其均應受到法律的保護,維護著作人的合法權益,但是在現實中,當前的網絡著作權正在不斷受到各種形式的侵害,進而使得網絡環(huán)境更加混亂。為此,國家應該不斷完善網絡著作權的內容,進而規(guī)范網絡環(huán)境,更好的保護著作人的合法權益。
[1]王靜.我國網絡著作權的法律保護問題研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6,26(4):31-34.
[2]張建華,魏重斌.網絡時代的版權法律保護問題研究[J].電子知識產權,2012(6):79-85.
D923.41
A
2095-4379-(2017)36-0232-01
葉宇航(1988-),男,漢族,本科,吉林大安人,白城市司法局信息中心,四級律師,研究方向:民法和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