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希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 青島 266580
?
淺析彩禮返還制度
盧 希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 青島 266580
彩禮給付是我國舊時婚禮程序之一,時至今日,該現(xiàn)象依舊普遍存在。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發(fā)展,因彩禮返還引發(fā)的的糾紛層出不窮,人民法院在有關彩禮返還案件的實踐中遇到諸多困難。為此,應當完善法律,圍繞尊重習俗原則、公平原則、過錯原則,準確界定彩禮的范圍,明確爭議解決的訴訟時效,保護當事人權益。
彩禮返還;立法現(xiàn)狀;完善建議
彩禮,是指男女雙方在婚約達成時男方向女方贈送的一定數(shù)額的金錢或物品,也被稱為財禮、聘禮等。給付和收受彩禮表達男女雙方對未來締結婚姻的誠意,能引起雙方的重視,增加雙方的責任感①。
關于彩禮的性質(zhì),筆者大致總結為一般贈與說、從契約說、證約定金說和附條件贈與說等三種觀點。一般贈與說認為彩禮給付方明知自己沒有向?qū)Ψ浇o付彩禮的義務,仍然主動給付對方彩禮,視為一種合法有效的贈與行為,彩禮收受方接受彩禮的意思表示到達給付方時,彩禮的所有權隨之轉(zhuǎn)移,給付方不能以解除婚約為由請求對方返還彩禮②。從契約說將彩禮給付視為婚約的從契約,如果婚約被解除,彩禮就因為主契約的消滅而滅失,收受方對于彩禮的占有就構成不當?shù)美鶕?jù)我國《民法通則》相關規(guī)定應當予以返還。證約定金說認為婚約是一種民事合同,給付彩禮的行為是為了證明婚約的成立,雙方當事人以彩禮的價值承擔違約責任,若其中一方要求解除婚約,即構成違約,另一方當事人有權要求按照《合同法》中的定金規(guī)則處理。附條件贈與說主要是指附解除條件說,這種觀點把彩禮的給付視為附解除條件的贈與,當婚約解除,條件成就,則贈與行為失去法律效力,贈與人有權要求解除合同,要求另一方當事人返還彩禮。目前,附解除條件的贈與說已被我國大多數(shù)學者所認可。
我國多數(shù)地區(qū)存在給付彩禮的現(xiàn)象,農(nóng)村地區(qū)尤為盛行。近幾年,禮金數(shù)額呈逐年上升趨勢,甚至有些貧困鄉(xiāng)鎮(zhèn)的彩禮錢竟達到十萬元以上,遠遠高出人們收入增長幅度和物價的上漲幅度,從而成為“天價彩禮”。與此同時,高額彩禮不能返還更是引發(fā)大量社會問題。
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全國各法院受理的悔婚案例中伴隨經(jīng)濟糾紛的占80%以上,對于這些案件人民法院也大多以彩禮返還糾紛為案由進行立案和審理③。而制度化則是解決彩禮返還糾紛的重要途徑。
(一)我國關于彩禮返還糾紛的立法現(xiàn)狀
我國對于彩禮返還的相關規(guī)定存在于各司法解釋中,2004年4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司法解釋解釋(二)》中第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guī)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該規(guī)定標志著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正式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對彩禮返還問題的解決作出明確規(guī)定。
通過上述法律規(guī)定我們可以看出,對于決定彩禮是否應當返還,應依據(jù)雙方當事人是否進行結婚登記進行判斷。當事人確已進行結婚登記,則一般不予返還;除非存在上述法條第(二)、(三)項規(guī)定的情形。但該規(guī)定過于籠統(tǒng),依然存在彩禮范圍界定不明確、訴訟時效不明晰、法律規(guī)定與傳統(tǒng)習俗不能兼容等問題,且沒有統(tǒng)一的裁判標準,不能適應司法實踐。
(一)缺乏處理彩禮返還案件的基本原則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在現(xiàn)實生活中關于彩禮給付的情況是非常復雜的,因此在法律規(guī)則窮盡時應依據(jù)富有概括性和伸縮性的法律原則來解決糾紛,進而起到指導性作用。
(二)彩禮范圍界定不明確
我國法律上對“彩禮”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認定。通常情況下,男女從戀愛到結婚期間互相會贈與對方多種物品。筆者在查閱相關資料和案例時發(fā)現(xiàn),有些物品或金錢被看做普通贈與;有些被稱之為“彩禮”;有些物品雖無彩禮之名,卻具有彩禮的屬性。法律上對于哪些財物屬于彩禮,哪些不屬于彩禮,并沒有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
(三)訴訟時效不明確
我國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對于彩禮返還的訴訟時效沒有具體限定,那么應適用普通時效。如果雙方當事人未進行結婚登記,而收受彩禮的一方總是借故遲延履行婚姻義務,給付方要求返還彩禮的,此時訴訟時效應從何時起算?因而有必要明確彩禮返還案件的訴訟時效。
(一)確立彩禮返還的基本原則
1.尊重習俗原則
我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十條的規(guī)定首次將彩禮經(jīng)由法律進行規(guī)制,但現(xiàn)行立法與傳統(tǒng)習俗確也存在很多沖突之處。例如,在女方要求解除婚約或?qū)ξ闯晒喗Y婚約存在過錯時,退還彩禮給男方;但若男方提出解除婚約或存在過錯時,女方不具有返還彩禮的義務。若在同居期間女方懷孕或生育的,女方會退還少部分彩禮或者不退還。按照我國司法解釋雙方當事人若未進行結婚登記,則彩禮收受方應當負有返還義務,而不考慮雙方是否共同生活、是否懷孕生育、當事人一方有無過錯以及彩禮使用情況和所有權歸屬。傳統(tǒng)習俗則會綜合多種情況權衡判斷彩禮是否應返還以及如何返還。因而,在司法實踐中,合理使用當?shù)亓曀拙哂斜匾浴?/p>
2.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要求以公平公正的觀念處理當事人之間的糾紛,是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為了均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人民法院應當將雙方過錯情況、經(jīng)濟情況以及是否育有子女等多方面因素納入判斷的范圍,謹慎作出判決,努力維護社會的公平公正。
3.過錯原則
在實際生活中,可能是雙方過錯、也可能是一方過錯導致婚約未締結成功或婚姻關系解除。在這種情況下僅以雙方是否辦理結婚登記作為判決彩禮是否應當返還就有失公允了。因給付方導致雙方感情破裂,對于彩禮返還應酌情減少返還額度,反之亦然;雙方均有過錯的,可以雙方協(xié)商彩禮返還額度或請求法院判決。這樣將過錯原則適用于彩禮返還案件有較強的實用性,有利于司法公正。
(二)明確彩禮范圍
在審判實踐中,只有明確了彩禮的范圍,才能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利益。筆者認為,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物品,例如傳家寶等,應當納入彩禮范圍;當?shù)赜薪o付彩禮習俗的,雙方訂立婚約后男方依習俗贈與女方或女方家庭的各項財物,或當?shù)貨]有給付彩禮習俗的,給付貴重物品等應當視為具有彩禮屬性。
婚約男女雙方在戀愛中為表情意相互贈送的一般物品,例如紀念品等不應視為彩禮;男女雙方及其近親屬在共同消費如一起吃飯等,或互相贈與禮物而支付的費用也不應視為彩禮。借婚姻索取財物屬于無效法律行為,彩禮收受方應向給付方予以返還。
(三)明確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的起算點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開始計算。規(guī)定不同情形下的訴訟時效起算點:如果雙方未進行婚姻登記的,給付人應當及時履行自己的權利,對方拒不返還的,訴訟時效開始計算;如果雙方未進行婚姻登記登記,彩禮收受一方總是借故遲延履行婚約義務,訴訟時效從給付方最后一次要求對方履行義務時起算;如果雙方已經(jīng)進行結婚登記,自雙方解除婚姻關系之日起訴訟時效開始起算;婚姻被宣告無效或者可撤銷的,訴訟時效從判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
彩禮是我國婚姻制度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雖然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較為簡單,但是不能忽略其在社會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我國關于彩禮返還制度的規(guī)定模糊,不能適應現(xiàn)代的發(fā)展,所以應當將我國傳統(tǒng)和審判實踐結合,在立法中得以體現(xiàn)。
[ 注 釋 ]
①郭海虹.論我國的彩禮返還制度[J].黑河學刊,2010(8).
②韓松,陶信平主編.民法學[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165.
③張小楨.關于當前農(nóng)村婚約財產(chǎn)糾紛的調(diào)查分析[EB/OL].中國法院網(wǎng).
盧希(1996-),女,漢族,河北邢臺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級本科生,研究方向:民法學。
D
A
2095-4379-(2017)15-0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