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萍
(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 湖北 武漢 430077)
?
E-Research環(huán)境下嵌入科研過程的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模式研究
胡 萍
(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 湖北 武漢 430077)
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是介于知識服務與信息服務之間的一種服務,是以用戶需求為驅動的深層次信息服務模式,特點在于空間、內容、目標、系統(tǒng)的全方位“嵌入”,注重學科服務中的人性化關懷。E-Research環(huán)境下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的內容包括:學術交流宣傳推廣、科研數據管理服務和學科分析與科研決策。其成功開展需要相應的服務模式與服務運作機制為支撐。
E-Research;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學科信息服務
E-Research的發(fā)展使科研環(huán)境呈現(xiàn)新特點,也對學科信息服務產生影響。E-Research的核心理念,就是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對全球可用資源進行整合,實現(xiàn)資源的跨區(qū)域配置與共享。E-Research理論與實踐的不斷深化,對全球科研環(huán)境產生了深遠影響,使得科研過程日益網絡化和虛擬化,跨學科科研交流與資源共享成為主流。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是指學科館員為滿足用戶需求,主動嵌入用戶的物理與虛擬空間中,結合自身學科知識融入用戶科研、學習過程中,為他們提供專業(yè)學科知識服務。E-Research環(huán)境下形成的虛擬科研環(huán)境,改變了科研人員的信息行為與需求,學科館員與科研團隊的嵌入式服務日益增多,也拓展了高校圖書館的學科信息服務范疇。為了更好地支持科研創(chuàng)新,如何將學科信息服務嵌入科研過程中,形成滿足E-Research環(huán)境下科研人員需求的全新服務模式,成為圖書情報界研究的新課題。
1.1 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的提出
“嵌入”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于軍事領域,近年來被引入圖書館服務中,用于描述嵌入式館員這一全新的職能。普魯薩克(Prusak)在1993年提出圖書館員應該融入用戶環(huán)境中,結合用戶需求為他們提供服務[1]。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是圖書館領域全新的理念,為學科館員服務提供了方向。我國關于“嵌入式”服務的研究,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一些學者認為,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就是有機融入用戶物理、虛擬環(huán)境中,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筆者認為,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就是整合多方資源與力量,深入用戶科研、學習過程中,構建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學科信息服務環(huán)境。
1.2 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的內涵
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是介于知識服務與信息服務之間,以用戶需求為驅動的深層次信息服務模式。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的最終目的在于促進圖書館實體、虛擬空間的延伸,以嵌入式服務為用戶獲取高品質信息提供便捷通道,全面提升學科信息服務凝聚力,促進高校教學、科研進步。E-Research的不斷發(fā)展,提供了信息化的科研平臺與環(huán)境,實現(xiàn)了科研協(xié)作與信息共享,也為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提供了新方向。目前國內外并無統(tǒng)一的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標準,高校圖書館可以結合自身資源、學科優(yōu)勢,設計符合教學科研需求的模式。
1.3 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的特點
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其顯著特點在于空間、內容、目標、系統(tǒng)的全方位“嵌入”,注重學科服務中的人性化關懷。這種服務模式突破了時空界限,強調主動融入用戶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與用戶需求的無縫對接[2]。它可以融入教學、科研、學習全過程中,通過全面了解用戶需求,為用戶提供有的放矢的學科服務,提升用戶獲取信息的準確性。學科館員通過主動提供服務,成為科研人員、教師、學生的信息助手,從用戶需求角度調動圖書館內外部資源,構建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的信息保障平臺,開展泛在化、多途徑的定題跟蹤服務,從而提升在教學科研活動中的影響力。
E-Research環(huán)境下的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一方面需要嵌入科研全過程中,提供科研數據管理服務;另一方面需要結合科研需求提供學術交流推廣服務,并輔助科研人員開展學科分析與科研決策。
2.1 學術交流宣傳推廣
高校圖書館長期以來一直是開展學術研究、參與學術交流的重要機構,部分圖書館甚至成立了專門的科研機構。E-Research環(huán)境下嵌入學術交流環(huán)境的學科信息服務,其主要目標在于構建開放存取的學術信息交流平臺,宣傳學科資源存儲的新范式。學科館員對科研人員學術交流方面的宣傳推廣,主要內容包括學術版權信息、開放存取方式、學科機構庫建設等[3]。通過學科館員嵌入學術交流環(huán)境中,可以為科研人員提供學術資源交流與存取方式,鼓勵他們借助開放存取發(fā)表更多期刊信息,或者將自己的科研成果存儲于學術機構庫中,以供更多科研人員共享。
2.2 科研數據管理服務
E-Research的產生與發(fā)展,提升了科研數據的傳播速度,使得科研數據的產出發(fā)生了質的變化[4]。研究人員在科研過程中需要接觸大量數據,對科研數據的正確應用與高效管理,是學科館員的重要職責之一,如俄勒岡大學圖書館專門設立了學科數據服務館員這一職位,與科研人員共同開展科研數據評估工作。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可以采用講座、研討會等方式,向科研人員宣傳科研數據管理知識,或者開展科研數據管理能力培訓,具體內容包括科研數據管理、科研數據提交等。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具有豐富的文獻資源管理經驗,可以協(xié)助科研人員建立科研數據組織、提交與使用規(guī)范,制定合理的科研數據編碼體系,保障科研數據的高效有序應用。
2.3 學科分析與科研決策
我國科研項目的增多與交叉學科的興起,使得科研管理與決策者更加需要準確把握學科發(fā)展態(tài)勢,從戰(zhàn)略層面搜集監(jiān)測重點學科、前沿學科的相關數據,并且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發(fā)展規(guī)劃。雖然我國高校圖書館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為學科發(fā)展服務,為科研人員提供信息支持,但是依然無法滿足E-Research環(huán)境下科研人員對數據關聯(lián)的需求。學科館員結合這一發(fā)展趨勢,確立面向學科分析與科研決策的服務模式,通過深入挖掘學科數據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開展學科信息動態(tài)分析服務,成為學科信息服務的全新需求點。學科館員在實施過程中,通過與科研決策部門建立聯(lián)絡機制,了解不同科研項目的需求規(guī)律,提供基于科研數據動態(tài)分析的服務,讓他們建立起與高校圖書館的信任關系,將極大提升改善科研人員對高校圖書館服務的認識。
E-Research環(huán)境下嵌入科研過程的學科信息服務,融合了學科館員、館藏資源與先進技術的優(yōu)勢,促使高校圖書館打破物理空間的限制,能夠從技術、過程、服務對象等方面,提供滿足科研人員需求的動態(tài)信息服務。
3.1 嵌入科研的學科信息服務途徑
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的開展,可以從技術、過程、服務對象三個方面切入。一方面,高校圖書館要借助先進技術,為科研人員提供資源高度集成、便捷、易操作的信息服務平臺,方便科研人員開展定題檢索、科技查新等工作。另一方面,學科館員需要嵌入科研活動全過程中,為科研人員提供動態(tài)學科服務,幫助他們適應E-Research環(huán)境下的新變化。此外,在課題研究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由于科研人員的信息需求是動態(tài)變化的,學科館員所需提供的服務不同,服務對象也存在差異。這就要求學科館員融入科研團隊中,與科研人員的聯(lián)系保持暢通,貼近科研實際了解用戶需求,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學科資源[5]。
3.2 虛擬空間嵌入式信息服務
高校圖書館借助移動通訊、計算機技術,嵌入科研過程中為用戶提供所需服務,這就是虛擬空間嵌入式服務模式。E-Research環(huán)境下越來越多用戶利用互聯(lián)網獲取學科信息,高校圖書館引入先進技術構建學科信息門戶,通過對學科信息的有序化處理、科學篩選與實時監(jiān)測,可為學科用戶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例如,武漢理工大學圖書館構建的“材料復合新技術信息門戶”,形成與材料復合新技術相關的信息服務體系,為用戶了解該學科相關資料提供了便利。同時高校圖書館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將學科信息服務嵌入用戶的計算機桌面,借助RSS、瀏覽器工具條等軟件,讓用戶無需訪問圖書館主頁,就可以在瀏覽互聯(lián)網信息過程中,獲取信息定制、資源檢索等服務。例如,清華大學圖書館借助開源代碼軟件,可以將學科最新研究進展、學科動態(tài)等推送至用戶桌面,既方便用戶利用移動終端查詢館藏信息,又可及時進行在線咨詢服務。
3.3 設計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平臺
科研人員對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的需求,貫穿于科研課題研究的整個生命周期中。他們大多十分關注E-Research環(huán)境下的學科知識動態(tài),以確??蒲谢顒拥那罢靶訹6]。根據課題研究不同階段的用戶需求,可以開發(fā)嵌入科研過程的服務平臺(見圖1),將科研人員所需的信息輸入該平臺中,然后采用網頁推送、專題信息報道等方式推送給用戶,實現(xiàn)學科館員、科研人員之間的實時交互,滿足科研隊伍整個科研周期的學科信息需求。與此同時,科研人員也可以將課題研究過程中獲取的數據信息,通過嵌入服務反饋給學科館員,方便學科館員隨時掌握科研動態(tài),通過對虛擬社區(qū)、學科博客等網絡資源的整理、篩選和分析,深入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制定更為適合科研用戶的學科信息服務策略。
圖1 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平臺
針對E-Research環(huán)境下科研人員的多元化需求,高校圖書館根據不同科研階段的特點,對學科服務需求進行細致、全面地梳理,構建完善的學科信息服務運作機制,實現(xiàn)學科信息服務在流程規(guī)范、協(xié)同反饋方面的重大突破,為學科信息服務提供有力支持,能夠全面提高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的價值。
4.1 加強與學科用戶的協(xié)同合作
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離不開學科用戶的支持,學科館員加強與學科用戶的信息交互,通過信息傳遞建立良好的關系,有助于E-Research環(huán)境下學科信息服務的有效開展。高校圖書館一方面安排專門的學科館員,參與到不同院系的學科研討會議或相關活動中,直接了解學科用戶的信息需求。或者直接參與到科研課題研究中,為課題組成員提供前沿信息服務,充分利用虛擬參考咨詢、社交平臺等方式,保障與科研人員信息交互的效果[7]。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可以開展校內招聘,由不同學科的研究生擔任志愿者,與課題研究組建立良好的關系,實現(xiàn)一對一的信息交流,提高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的個性化與針對性。學科館員需要結合需求創(chuàng)新協(xié)作模式,將學科信息服務真正嵌入科研生命周期中,提高學科用戶的主動性,使得學科信息服務進入良性循環(huán)。
4.2 建立學科信息服務規(guī)范機制
高校圖書館建立學科信息服務規(guī)范機制,是保障嵌入式服務順利實施的基礎。筆者以科研數據狀態(tài)分析為例,設計了與之相關的學科信息服務流程機制(見圖2)??蒲腥藛T在提出服務請求后,由學科館員依托自身的情報學知識與業(yè)務經驗,利用數據分析技術,從大量學科數據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準確開展信息資源檢索、整合與下載工作,確保數據分析報告的科學性。對于核心科研數據的分析,由高校圖書館邀請學科專家,向學科館員講解具體的科研數據分析要點,增強他們對學科分析知識的理解。學科數據關聯(lián)脈絡分析較難掌握,為準確搜集科研人員關注的學科數據,學科館員需要熟悉科研數據分析不同環(huán)節(jié)的技術要點,從多個學科信息數據庫中搜集信息,并利用情報分析軟件進行整合加工,最終形成完善的學科數據分析報告。
圖2 學科信息服務流程機制
4.3 評價反饋機制
高校圖書館構建功能化的評價反饋機制,對嵌入科研過程的資源建設、機構設置、服務流程等進行評價反饋,形成學科館員與用戶協(xié)同的保障機制,可以讓學科服務人員少走彎路,也是滿足用戶專業(yè)化需求的必要手段。學科館員與科研團隊通過良好的信息傳遞,在相互影響過程中共同調整,發(fā)揮集體智慧的力量,通過集思廣益提升學科信息服務效率,不斷積累專業(yè)情報分析能力,逐步形成高標準的學科信息動態(tài)服務過程。開展學科信息服務過程中,學科館員可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了解學科用戶的評價與建議;定期召開研討交流會議,解決嵌入式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需要調整學科信息服務機制;建立與科研團隊密切的協(xié)作關系,結合科研人員的信息需求創(chuàng)新學科信息服務方式,激發(fā)學科館員的業(yè)務潛能,全面提升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效能。
高校圖書館嵌入科研過程的學科信息服務,是現(xiàn)代圖書館拓展服務領域的可行之路。在E-Research倡導“協(xié)作、整合、共享”的背景下,對學科館員的業(yè)務能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圖書館專業(yè)化的學科信息服務的實現(xiàn),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嵌入式學科信息服務的創(chuàng)新性與科學性,都需要高校圖書館繼續(xù)進行深入探索,制定合理的學科信息服務戰(zhàn)略,提升學科館員的整體服務水平。
[1]龍艷軍,周芳篤.我國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及服務平臺建設研究——基于知識共享的視角[J].圖書館,2013,(5):126-128.
[2]鄧仲華,李志芳.科學研究范式的演化——大數據時代的科學研究第四范式[J].情報資料工作,2013,(4):19-23.
[3]楊金明.E-research與圖書館建設——以哥倫比亞大學CDRS為例[J].電子世界,2013,(1):114-115.
[4]張賢,裴霞.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新思考[J].文教資料,2015,(26):60-61.
[5]王巖.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研究[J].科技視界,2015,(10):159-160.
[6]梁曉賀,周愛蓮.專業(yè)圖書館學科化服務團隊建設模式探索[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5,(11):189-192.
[7]曹靜仁,李紅.圖書館嵌入科研課題組學科服務模式探析[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5,(11):9-13.
G250
A
2016-08-21 責任編輯:張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