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華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應用高壓氧艙護理的臨床護理體會
王彥華
目的 總結(jié)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應用高壓氧艙治療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行高壓氧艙治療的8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參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40例。參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實驗組采用整體護理干預。對比兩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臨床療效。結(jié)果 實驗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97.5%(39/40)高于參照組80.0%(32/4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34 6,P=0.013 2)。結(jié)論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應用高壓氧艙治療與整體護理干預臨床療效顯著。
重型顱腦損傷;高壓氧艙治療;整體護理;常規(guī)護理
重型顱腦損傷作為腦科嚴重的危急重癥代表,具有高致殘率、死亡率特點,患者長時間處于昏迷狀態(tài)情況下,會發(fā)生癱瘓問題,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并降低生活質(zhì)量[1-2]。近年來,開始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廣泛實施高壓氧治療,在改善患者受損神經(jīng)、控制病情方面具有積極意義,患者高壓氧治療期間護理干預的執(zhí)行效果直接影響最終治療的成功率[3]。有報道指出,高壓氧艙治療期間加行整體護理干預可以改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降低致殘率、病死率[4]?;诖?,本文就我院高壓氧艙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治療期間的分組護理干預,總結(jié)整體護理干預實施價值,實驗內(nèi)容以及結(jié)果等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颊呷朐簳r均有肢體癱瘓、顱內(nèi)高壓以及意識障礙表現(xiàn),經(jīng)MRI、顱腦CT檢查確診。疾病類型包括顱內(nèi)血腫、腦干損傷以及腦挫裂傷,患者有顱腦外傷史。按照護理干預方案不同,將80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各40例。實驗組中,男28例、女12例;患者年齡8~76歲,平均年齡為(38.5±4.8)歲。參照組中,男26例、女14例;患者年齡8~80歲,平均年齡為(40.0±5.1)歲。兩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家屬知曉實驗方案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常規(guī)對癥治療,包括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酸堿失衡、降顱壓以及止血、消炎等常規(guī)治療。同時,配合高壓氧艙治療。在治療同時,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護理干預方案。
參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即遵循醫(yī)囑執(zhí)行護理操作以及用藥指導等。
實驗組:整體護理干預。首先,入艙前護理。在具體治療前,護理人員高壓氧艙治療原理、治療期間相關(guān)注意事項等告知患者及家屬,指導意識清醒患者以及家屬佩戴面罩、開啟咽鼓管的方法,告知患者家屬艙內(nèi)不能隨意進出?;杳曰颊呷肱撉埃龊煤粑纼?nèi)分泌物清理工作,并安排患者平臥于擔架上且頭偏向一側(cè)、頸肩部墊軟墊;器官切開患者要檢查器官導管松緊情況,抽出氣囊內(nèi)氣體并注入生理鹽水;明顯躁動表現(xiàn)患者,借助棉質(zhì)約束帶進行肢體限制,并做好引導管固定保護。其次,艙內(nèi)護理?;颊呷肱摵?,護理人員對其瞳孔、意識等生命體征以及不適表現(xiàn)加以觀察,在與患者進行溝通中指導意識清醒患者調(diào)壓動作,協(xié)助昏迷患者進行咽鼓管張開。一旦患者有呼吸障礙以及面部抽搐等表現(xiàn),說明患者有氧中毒的可能性,通知醫(yī)生處理。減壓前要調(diào)整艙內(nèi)溫度,并做好患者保暖工作,同時控制患者輸液速度并開放導管、引流管。最后,出艙后護理?;颊叱雠摵螅o理人員要對其不適反應情況進行詢問,一旦患者出現(xiàn)明顯的關(guān)節(jié)疼痛以及皮膚瘙癢等問題及時告知醫(yī)生處理。另外,指導患者飲食以高維生素、蛋白質(zhì)食物為主,以提高抵抗力,嚴禁患者食用辛辣、刺激性、油膩類食物。
1.3 效果評價[5]
治愈:癥狀、體征消失,患者神志清醒且神經(jīng)功能恢復正常。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患者神志清醒且神經(jīng)功能改善。有效:癥狀、體征、神經(jīng)功能均有所改善。無效: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對8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驗指標進行計算。護理總有效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高壓氧艙治療以及護理干預后,實驗組中痊愈患者8例,顯效患者13例,有效患者18例,無效患者1例,總有效率97.5%;參照組中痊愈患者5例,顯效患者13例,有效患者14例,無效患者8例,總有效率80.0%。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34 6,P=0.013 2)。
顱腦損傷較為嚴重,是暴力直接以及間接作用于頭部導致的顱腦組織損傷,患者一直呈現(xiàn)臨床頻發(fā)表現(xiàn),傷后昏迷6 h以上或者再次昏迷患者則視為重型顱腦損傷[6-7]。此類患者主要有意識障礙、頭痛、惡心嘔吐以及肢體癱瘓等癥狀表現(xiàn),患者需要緊急搶救并糾正休克、清創(chuàng)、手術(shù)治療。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的情況下,高壓氧艙輔助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效果明顯,在改善患者生存質(zhì)量方面具有積極意義。有報道指出,護理干預工作的執(zhí)行情況是提高高壓養(yǎng)艙治療效果的關(guān)鍵因素,所以做好護理干預工作尤為重要[8-9]。
研究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在高壓氧艙治療期間整體護理干預的效果優(yōu)于參照組患者高壓氧艙治療期間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效果,利于重型顱腦患者治療預后,并改善患者生存質(zhì)量。由此說明,護理人員對高壓氧艙治療患者以及家屬做好入艙前、入艙后以及出艙后的整體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家屬治療配合度,并增加患者及家屬對高壓氧艙治療的了解,明確治療期間相關(guān)注意事項,在患者、家屬、護理人員、醫(yī)師多方協(xié)作的基礎(chǔ)上,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建議推廣實施。
綜上所述,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病情嚴重,必須做好搶救護理干預工作。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高壓氧艙治療期間做好整體護理干預工作,可以提高以及家屬的配合意識,增加高壓氧艙治療機制的了解,最終達到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1] 燕金玲.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艙治療的護理體會[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8(2):202.
[2] 王曉紅,時春華,閻冰,等. 重型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高壓氧治療的護理[J]. 實用醫(yī)藥雜志,2012,29(12):1104-1105.
[3] 李萍. 中醫(yī)平衡理論結(jié)合高壓氧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治療和護理[J]. 中醫(yī)藥導報,2013,(8):96-98.
[4] 俞衛(wèi)萍.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應用高壓氧艙護理的臨床護理體會[J].家庭醫(yī)藥,2016(6):19-20.
[5] 高蕾.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艙治療的護理效果分析[J]. 中外醫(yī)療,2016,35(26):158-160.
[6] 焦麗.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應用高壓氧艙治療的護理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0):7993.
[7] 王利均,嚴鳳慧,龍鴻川,等.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治療的護理[J]. 局解手術(shù)學雜志,2012,21(5):573-574.
[8] 劉枝蓮. 顱腦損傷后氣管切開患者高壓氧艙內(nèi)不同吸氧方法的比較[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1(30):3708-3709.
[9] 史博. 不同手術(shù)方法治療重型對沖性顱腦損傷對比分析[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3):58-60.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Treat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WANG Yanhua Department of Hyperbaric Oxygen, Jilin Provincial Hunchun Mining Group Co., Ltd. General Hospital, Hunchun Jilin 133300, China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ffect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from June 2014 to March 2016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5% (39/4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80.0% (32/40) i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134 6,P=0.013 2).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and overal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has clinical value.
severe head injury; hyperbaric treatment; organize nurs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R473
A
1674-9316(2017)08-016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8.102
吉林省琿春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yī)院高壓氧艙科,吉林 琿春 1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