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接種方法·播種方式和播種密度對高粱烏米生產(chǎn)的影響

      2017-01-18 06:18:32劉麗云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年36期
      關鍵詞:土法開溝出苗率

      劉麗云

      (遼寧職業(yè)學院,遼寧鐵嶺 112099)

      ?

      不同接種方法·播種方式和播種密度對高粱烏米生產(chǎn)的影響

      劉麗云

      (遼寧職業(yè)學院,遼寧鐵嶺 112099)

      [目的]研究不同播種密度和接種播種方法對高粱烏米生產(chǎn)的影響。[方法]以沈雜5號為供試品種,以高粱烏米3號生理小種為供試菌種,對不同接種方法下高粱白米的接種率,不同播種方法下高粱烏米的出苗率和接種率,不同密度下高粱烏米的農(nóng)藝性狀及效益進行了研究。[結果]菌土法接種優(yōu)于拌種法,以0.6%濃度配制菌土接種法接種率可達到87.03%;穴播法和開溝點播法出苗率和接種率均較高,分別為95.00%以上和近90.00%。12.0萬~15.0萬株/hm2播種密度單個烏米農(nóng)藝性狀和經(jīng)濟效益能達到較好平衡,經(jīng)濟效益達7萬元/hm2以上。[結論]建議在生產(chǎn)上推廣菌土法接種、穴播或開溝點播、密度為12.0萬~15.0萬株/hm2的生產(chǎn)方式進行高粱烏米的生產(chǎn)。

      高粱烏米;接種率;播種方法;密度;經(jīng)濟效益

      高粱絲黑穗,俗稱“高粱烏米”,是黑粉菌科高粱絲軸黑粉菌(Sphacelothecareiliana)[1]寄生于高粱穗上所產(chǎn)生的孢子堆。高梁絲黑穗主要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及甘肅、新疆、山東、安徽、河南、湖北、臺灣、四川、云南等地。高粱絲黑穗病雖然是一種嚴重的病害,造成高粱巨大的產(chǎn)量損失,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礦物質(zhì)、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尤其是人體8種必需的氨基酸。高梁烏米的真菌多糖和膳食纖維等活性多糖,礦物質(zhì)鉀、鐵、硒,維生素A、B1、B2、B6、C等含量較均高,是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其中膳食纖維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現(xiàn)代研究證實它能增強腸道功能、有利糞便排出、降低血膽固醇、調(diào)節(jié)血糖、控制體重和減肥、預防結腸癌。高粱烏米中硒的含量非常豐富,是人體補硒的良好食品。近年來,烏米在國內(nèi)外食用和藥用領域受到廣泛的關注[2-5]。

      由于高梁絲黑穗的田間自然發(fā)病率極低,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人工接種發(fā)病是目前市場上廣泛采用的獲得絲黑穗的主要方法。接種率的高低是制約人工接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何提高發(fā)病率,形成一套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已成為當務之急。近年來,國內(nèi)外隨著烏米產(chǎn)業(yè)的開發(fā),人們對烏米保鮮加工和營養(yǎng)功能的研究已比較透徹[4-6],但有關生產(chǎn)技術的研究還不夠系統(tǒng)。其中,接種濃度、播期、經(jīng)濟效益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對于密度對性狀及經(jīng)濟效益的研究也不夠系統(tǒng),幾乎未見關于播種方法的研究,鑒于此,該試驗以沈雜5號為供試品種,以高粱絲黑穗3號生理小種為供試菌種,對不同接種方法下高粱烏米的接種率,不同播種方法下高粱烏米的出苗率和接種率,不同密度下高粱烏米的農(nóng)藝性狀及效益進行了研究,旨在實現(xiàn)在烏米生產(chǎn)過程中達到高產(chǎn)的目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高粱品種為沈雜5號,由鐵嶺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提供。菌種為高粱烏米3號生理小種。

      1.2 方法 試驗于遼寧職業(yè)學院實驗基地進行,試驗田為棕壤土,中等肥力,地勢均勻。4月24日前后,當5 cm地溫穩(wěn)定在10 ℃左右、土壤含水量在15%~20%時開始播種。采用隨機區(qū)組試驗法,每小區(qū)2行,行長4 m。

      1.2.1 接種方法試驗。分別采用拌種法和菌土法。接種前種子用0.1%升汞消毒,清水沖洗2~3次,晾干備用。拌種法接種,先將菌種充分濕潤但不打團,放置3~5 d,將菌種與高粱種子按1∶50的比例充分混拌,放置于濕度高于70%的室內(nèi)以備播種;菌土法于播種前7 d將室內(nèi)越冬的菌粉按6∶1 000的比例與潮濕細土混拌(即濃度0.6%),裝袋挖坑埋起,或用塑料覆蓋保濕讓菌種萌發(fā)。4月23日播種,采用開溝法,壟距60 cm,按穴點種,穴距15 cm,每穴3~4粒種子,踩底格,拌種法覆常規(guī)土3 cm,菌土法每穴覆菌土100 g,然后覆常規(guī)土至3 cm,要確保菌土覆于種子上。

      1.2.2 播種方法試驗。分別采用穴播法、開溝點播法、覆膜穴播法播種。①穴播法以鎬開穴,穴距15 cm,每穴3~4粒,每穴覆0.6%菌土100 g,踩底格,然后覆土約3 cm。②開溝點播法即開溝后每隔15 cm點播1穴,將各粒種子放的近一些,便于覆蓋菌土,其他同穴播法。③覆膜穴施法即播前覆好黑色塑料薄膜,以利防除雜草。然后膜上開穴,其他同穴播法,但不能踩底格,也無法踩上格。

      1.2.3 播種密度試驗。試驗設4種密度,分別為7.5萬株/hm2,株距22.0 cm;9.0萬株/hm2,株距18.5 cm;12.0萬株/hm2,株距13.8 cm;15.0萬株/hm2,株距11.1 cm;18.0萬株/hm2,株距9.3 cm。

      接種方法試驗和播種方法試驗中,調(diào)查接種率判定試驗結果。播種密度試驗中,每小區(qū)取代表性15株,分別測量烏米長度、粗度、鮮重,并計算產(chǎn)量和收益。

      1.3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SPSS分析軟件對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接種方法對接種率的影響 播種時采用開溝點播法,分別采用菌土法和拌種法進行接種。試驗結果顯示,菌土法、拌種法接種率分別為87.03%和43.21%,菌土法接種率明顯高于拌種法。菌土法和拌種接種率存在極顯著差異(F=5 023.684,P<0.01)。

      2.2 不同播種方法對出苗率和接種率的影響 采用菌土法進行接種,對穴播法、開溝點播法、覆膜穴播法3種播種方法下的出苗率進行方差分析。由表1可知,3個處理間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F=469.142,P<0.01)。其中穴播法和開溝點播法的出苗率差異不顯著,而2種接種方法的出苗率均與覆膜穴播法的差異達到極顯著。3個處理的出苗率分別達到96.30%、97.02%和32.72%,穴播法和開溝點播法的出苗率明顯高于覆膜穴播法。對穴播法、開溝點播法、覆膜穴播法3種播種方法下的接種率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3個處理間的差異達極顯著水平(F=28.886,P<0.01)。穴播法和開溝點播法的出苗率分別達到87.16%和85.45%,而覆膜穴播法的接種率達61.67%。試驗結果可知,穴播法和開溝點播法的接種率比較接近,且同時高于覆膜穴播法的出苗率。

      由表1可知,穴播法和開溝點播法無明顯差別,出苗率和接種率均較高,且數(shù)值接近,因此可根據(jù)耕作習慣選擇。但覆膜穴播法出苗率僅32.72%,接種率為61.17%,也明顯低于前2種播種方法,推測沒有踩底格導致覆土空懸引起水分流失,土壤濕度下降,種子和菌種均處于失水狀態(tài),導致出苗率和接種率降低。

      表1 不同播種方法對高梁烏米接種率和出苗率的影響(2015年)

      Table 1 Effects of sowing method on inoculation rate and emergence rate of sorghum head smut

      播種方法Sowingemthod出苗率Emergencerate∥%接種率Inoculationrate∥%穴播法Holeseedingmethod96.30A87.16A開溝點播法Dibbleseedingmethod97.02A85.45A覆膜穴播法Filmseedingmethod32.72B61.67B

      注:同列不同大寫字母表示不同處理間差異極顯著(P<0.01)。

      Note: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reatments(P<0.01)。

      2.3 不同播種密度對高粱烏米農(nóng)藝性狀和效益的影響 高粱烏米長度、粗度、鮮重的調(diào)查以第1茬為準,鮮重以采摘的所有烏米為準,數(shù)據(jù)為代表性植株15株的平均值。采樣時間以苞穗即將從苞葉中抽出,但還沒有露頭為宜。銷售價格與大小、粗細有關。

      表2 不同播種密度對高梁烏米農(nóng)藝性狀和效益的影響(2016年)

      Table 2 Effects of sowing density o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benifit of sorghum head smut

      播種密度Sowingdensity萬株/hm2長度Lengthcm粗度Widthmm鮮重Freshweight∥g效益Benifit萬元/hm27.515.37A17.73A19.50aA6.36cC9.015.40A17.80A19.57aA6.73bB12.013.07B16.23B16.93bB7.13aA15.012.60B16.00B16.50cB7.02aA18.08.17C13.83C13.90dC6.66bB

      注: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同列不同大寫字母表示不同處理間差異極顯著(P<0.01)。

      Note: Different lowercases and capital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an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1) between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由表2可知,7.5萬和9.0萬株/hm2密度條件下,長度和粗度無明顯差異,12.0萬和15.0萬株/hm2播種密度無顯著差異,但9.0萬和12.0萬株/hm2之間有顯著差異,15.0萬和18.0萬株/hm2之間有顯著差異。7.5萬和9.0萬株/hm2密度條件下鮮重無差異,12.0萬和15.0萬株/hm2之間有差異,但無明顯差異,15.0萬和18.0萬株/hm2之間有顯著差異。

      對不同播種密度高粱烏米的效益進行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處理間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F=50.483,P<0.01),其中7.5萬株/hm2處理高粱烏米的效益最少,達到6.36萬元/hm2。12.0萬和15.0萬株/hm2處理高粱烏米效益較高,分別達到7.13萬和7.02萬元/hm2。經(jīng)濟效益與單個烏米大小、數(shù)量的關系密切;7.5萬和9.0萬株/hm2處理雖然高粱烏米個體較大,價格偏高,但數(shù)量偏少,所以最終效益并不高;12.0萬和15.0萬株/hm2處理高粱烏米在產(chǎn)量和大小方面達到較好的平衡,產(chǎn)值最高。但播種密度達到18.0萬株/hm2后高粱烏米個體性狀下降,單個效益較低,且不易管理。

      3 結論

      高粱烏米生產(chǎn)過程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接種,菌土法接種效率明顯高于拌種法。穴播法和開溝穴施法接種效率十分接近,可根據(jù)播種習慣自由選擇。從播種密度看,7.5萬和9.0萬株/hm2處理雖然烏米個體長度和粗度均較好,但由于數(shù)量少,經(jīng)濟效益并不高;18.0萬株/hm2處理雖然數(shù)量較多,但個體較小,單位價格較低,經(jīng)濟效益也不是最高,所以建議推廣以12.0~15.0萬株/hm2的播種密度進行高粱烏米的生產(chǎn)。

      [1] 劉旭,陳亮,李玥瑩,等.高粱絲黑穗病研究綜述[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37(31):15290-15291,15298.

      [2] 白薇,黃瑞冬,魏保權,等.播期和接菌濃度對高粱烏米生產(chǎn)的影響[J].作物雜志,2013(4):108-110.

      [3] 石太淵,李莉峰,高雅,等.高粱烏米高產(chǎn)配套技術研究[J].中國食用菌,2009,28(1):33-35.

      [4] 石太淵,姜福林,張華,等.高粱烏米保鮮技術研究[J].遼寧農(nóng)業(yè)科學,2005(2):16-17.

      [5] 張銳,石太淵,于天穎,等.高粱烏米飲料研制[J].保鮮與加工,2008,8(5):42-44.

      [6] 石太淵,于淼.高粱烏米的營養(yǎng)功能與加工利用研究[J].農(nóng)業(yè)科技與裝備,2012(8):68-70.

      Effects of Inoculation Method, Sowing Method and Sowing Density on the Production of Sorghum Head Smut

      LIU Li-yun

      (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 Tieling, Liaoning 112099)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inoculation method, sowing method and sowing density on the production of sorghum head smut. [Method] With Shenza 5 as the test variety and head smut physiological race 3 as the test strain, we researched the effects of inoculation method on inoculation rate, the effects of sowing method on emergence rate and inoculation rate, and the effects of sowing density o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efficiency. [Result] Soil inoculation method had higher inoculation rate than seed inoculation method, and inoculation rate of soil inoculation with 0.6% concnetration was as high as 87.03%. Hole seeding and dibble seeding methods had high emergence rate and inoculation rate, with emergence rate above 95.00% and inoculation rate close to 90.00%.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a single sorghum head smut achieved a good balance, when seedling density reached 120-150 thousand plants/hm2.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was 70 thousand yuan/hm2.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oduction of sorghum head smut should be promoted by using soil inoculation method, hole seeding and dibble seeding method and with seedling density of 120-150 thousand plants/hm2.

      Sorghum head smut; Inoculation rate; Sowing method; Density; Economic benefits

      劉麗云(1973- ),女,遼寧鐵嶺人,副教授,碩士,從事植物保護研究。

      2016-09-23

      S 514

      A

      0517-6611(2016)36-0058-02

      猜你喜歡
      土法開溝出苗率
      早播條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種與種衣劑處理對花生出苗的影響
      免耕播種機種肥開溝器的結構設計及力學分析
      土法治病的回憶
      果園鏈式開溝器系統(tǒng)的設計及有限元分析
      小型茶樹開溝和施肥一體機的設計和仿真
      提高玉米密植品種出苗率技術要點
      預留土法對高鐵隧道口淺埋偏壓段的影響
      作物播種開溝器及劃行開溝器的構造和使用介紹
      不同基質(zhì)對萬壽菊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的影響
      新陳菜種使用有技巧
      张家界市| 嵊泗县| 嘉义县| 五指山市| 临沧市| 河北省| 昭通市| 资阳市| 九江市| 天津市| 余庆县| 荥经县| 杭州市| 涞水县| 连云港市| 公主岭市| 卓尼县| 武汉市| 清新县| 广灵县| 赣州市| 台南市| 方城县| 华容县| 弥勒县| 博罗县| 宕昌县| 汪清县| 土默特右旗| 铅山县| 阳山县| 乌拉特后旗| 邵阳县| 睢宁县| 东宁县| 固始县| 青冈县| 崇仁县| 临沭县| 都昌县|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