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志
摘 要:對機器正確的調整有利于提高收獲效果,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本文主要論述切割器、輸送帶和傳動帶、扶禾器、升降操縱機構幾個部件的調整。
關鍵詞:谷物聯(lián)合收獲機;安裝;檢查調整;使用
中圖分類號:S225.3文獻標識碼:Adoi:10.14031/j.cnki.njwx.2016.12.035
谷物收獲的季節(jié)性很強,勞動強度高,也是谷物整個生長過程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它直接關系到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收獲過早,籽粒不飽滿影響產量和質量;過遲,容易造成自然落粒損失,若遇風、雨損失就更大。為保證收獲機達到收獲質量高、適應性好、適時完成收獲作業(yè),就要對其各部件正確安裝、準確調整,并按規(guī)程使用。
1 收割機組的安裝
整個機組安裝包括懸掛操縱部分、割臺部分、配重部分及收割機與手扶拖拉機的連接內容。
懸掛操縱部分的安裝又包括安裝懸掛架,安裝升降手柄,安裝離合器手柄等操作。
割臺部分主要是將割臺、切割器、扶禾器與分禾器組裝在一起,將左分禾器和扶禾器安裝在刀架上相應的護刃器下面。安裝扶禾器時,松開固定護刃器的M8螺栓,將扶禾器上的墊板固定在護刃器下面,扶禾器架上的連接板則用螺栓螺母固定在護刃器梁的短邊上。
安裝左分禾器時,將護刃器套套在左側第一個護刃器上,再用螺栓將連接板與護刃器梁連接。右分禾器安裝在最右側一個扶禾器的下面,將護套套在扶禾器尖上,兩個卡套卡在扶禾器架的一支桿上,并用M6螺栓螺母緊固。
2 安裝后的檢查調整
2.1 切割器的檢查調整
切割器是收割機的主要工作部件,除刀齒應鋒利外,還必須保持動刀片與定刀片之間正確的相對位置及動刀片的靈活運動。
(1)各定刀片工作面應在同一平面上,偏差不超過0.5 mm,且不允許動刀片緊壓定刀片;后端應有0.3~1 mm間隙。如發(fā)現(xiàn)間隙過大,應檢查刀片或刀桿是否變形,必要時進行矯正,或在刀梁與護刃器貼合處加墊片調整;前端間隙過大,可在護刃器貼合處加墊片調整;反之,在固定螺栓前加墊片。
(2)割刀在極端位置時,動刀片與護刃器中心線應重合,其誤差不大于5 mm;否則調節(jié)連桿上的雙頭螺桿,使之重合。
(3)動刀片和壓刃器之間應有間隙,但不應超過0.5 mm。若間隙過大或過小,可用手錘敲打壓刃器的辦法來調整。調整正確后,用手能使割刀在護刃器槽內移動,在收割過程中切割器不塞草。
2.2 輸送帶和傳動帶的檢查調整
(1)檢查上下輸送帶的張緊度和水平位置。輸送帶張緊度調整方法是:調節(jié)被動輪支架的調節(jié)螺桿,以沒有下垂為宜,但也不能過緊。調整后應使被動輪與主動輪兩軸的中心線平行,否則作業(yè)時容易掉帶。主動輪必須用鎖定螺栓固定,不應有軸向移動。
(2)檢查傳動V帶的張緊度。檢查時在每根帶上加10 N力使帶下沉的位移量保持在7.5~10 mm范圍內,過松過緊都要進行調整。調整方法是;松開離合器左右軸承座在懸掛架豎梁上的緊固螺栓,前后移動軸承座,使皮帶獲得適當?shù)膹埦o度以后再固緊。調整后的離合器軸應與懸掛架平面保持平行。
2.3 扶禾器的檢查調整
(1)各扶禾器尖應位于相應護刃器的正前方,相互間隔為305 mm,并在同水平面上,偏差不大于5 mm。兩分禾器尖應各向外側偏出50 mm。
(2)扶禾器星輪應轉動靈活,與扶禾器罩無碰撞現(xiàn)象,星輪齒應在同一平面內,偏差大于3 mm;星輪齒尖與輸送帶撥齒的接觸處應在撥齒的小部距輸送帶20 mm處,其偏差不大于10 mm,否則應校正扶禾罩板及扶禾器架。
(3)壓簧的末端應貼近擋板及扶禾器架。
2.4 升降操縱機構的檢查調整
(1)操縱起落手柄,檢查割臺升降是否靈活平穩(wěn)。在平地上,手柄處于升起位置,割臺與地面間隙應不小于1.5 cm。與地面平行,兩端相差不大于3 cm,否則可改變起落手柄上卡子位置和懸掛鏈掛鉤在掛板上的位置,以獲得正確的懸掛位置和必要的升降范圍。
(2)檢查離合器分離或結合是否可靠: 可通過改變鋼絲長度或移動離合器操縱手柄的辦法調整。
(3)割茬高度的調整:利用滑板上的調節(jié)螺桿,改變滑板的高低位置,可以得到所需的割茬高度。
3 收割機的使用
收割前必須根據(jù)地塊情況確定作業(yè)方法,組織人力打出并清理好割道,便于機組在地頭轉彎,一般長方形地塊采用向心套行方法收割,要在地頭兩端開出5 m寬的割道;較寬的地塊,可以采用向心繞行方法收割,應在地塊四角割出5 m見方的空地,地塊四周割出0.5 m寬的割道。
(1)當機組進入作業(yè)地后,先將割臺降至工作位置,接合離合器,使機器空轉運行,觀察有無異?,F(xiàn)象。
(2)收割臺運轉前,割臺周圍不得有人,機器在運轉和工作時,嚴禁清理割臺或接觸運動部位。
(3)機器運轉正常后,先加油門再起步前進。起步要平穩(wěn),行進要直,盡量保持滿割幅,防止漏割,經常注意觀察地面障礙物和輸送鋪放情況,遇到土堆土坎,應升起割臺超越。
(4)根據(jù)作物稀密程度選擇作業(yè)速度,一般產量(150~200 kg/畝)用Ⅲ、IV速作業(yè);較低產量可用V速;產量較高時,用II速作業(yè),也可不滿幅作業(yè)。
(5)割至地頭,先減小油門再升起到割臺轉彎,同時切斷割臺動力,轉過彎對正新割帶以后,再放下割臺,接離合器,加油門作業(yè)。
(6)作業(yè)中如發(fā)生堵塞,應立即停止前進,切斷動力,清除堵塞物。不要試圖加油門猛沖,以免加重堵塞,損壞機件。
(7)割茬不能過低。以避免割刀“吃土”,影響工作。
(8)定期保養(yǎng)和維護,以便能夠充分發(fā)揮機器效能,提高生產率、減少故障、延長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