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仁佳
摘 要: 在當前社會發(fā)展中,英語在社會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但在農村英語教學中,受多重因素影響,一定程度上導致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因而,作者主要結合自身工作經驗,針對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低效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提出相關的經驗,僅供參考。
關鍵詞: 農村英語 課堂教學 低效問題
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教師要逐步擺脫其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應該注重對于學生的引導。但是就當前發(fā)展情況來看,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并不是很多,向學生提問的質量也不是很高,在教學中更多的時候依賴多媒體,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會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佳。
一、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低效的因素
1.學生因素
第一,學生學習動機缺乏。動機主要是人在進行某一項事情的時候引導其的目標或方向。農村初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并不是很足,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會導致英語教學低效。此外,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社會生活中吸引學生的外界東西越來越多,誘惑也在不斷增加,學生在生活中就會把更多的時間投入玩耍當中,從而導致英語學習興趣不濃、動機不足。
第二,學習習慣不好。學習習慣主要依賴于平時積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從而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但多數農村初中學生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良好的學習習慣難以養(yǎng)成,這樣就會對學生學習英語產生一定不良的影響。
第三,學習方法不恰當。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農村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不夠理想,通常情況下以被動接受為主,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和態(tài)度,這樣勢必影響教學效果。
2.教師因素
第一,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雖然新課改已經改革多年,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農村初中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依然會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停留在傳授知識上,以考試為主要目標,教學通用的“填鴨式”直接影響學生主體作用發(fā)揮,學生全面發(fā)展受到限制,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難以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
第二,教學評價單一。由于受到價值取向的影響,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集中在知識與技能這兩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難以形成師生之間的互評,對于學生的評價依然停留在考試上,對于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不給予評價的。
3.學校因素
農村初中學校硬件與軟件均不及城市學校,一方面,初中農村英語教學硬件配備落后,難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條件,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農村英語教師綜合素質還有待提升,并且農村中學教師資源缺乏,常常是非英語專業(yè)教師授課,這樣的情況下,非專業(yè)教師英語口語表達、英語專業(yè)性都較弱,影響授課效果。
4.家庭因素
在農村,多數初中學生屬于留守兒童,父母長期不在身邊,造成對孩子教育和監(jiān)管缺失,另外,家長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本身缺乏意識。
二、對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低效問題的思考
1.更新教學觀念
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更新自身的觀念,分小組學習,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投入小組學習中,這樣就能夠達到小組討論、共享成果的效果,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充分重視語言教學的實踐性,讓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
2.改變教學模式
英語本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但是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多數教師還是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聽課,遏制了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這樣難以提高其整體的語言技能。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改變教學模式,不斷擴寬學生學習的渠道,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豐富學生學習資源,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學習英語的益處和樂趣。如在”Know yourself”教學中,教師就應該提出相關的競賽任務,在幻燈片中展示4人的圖片,讓學生用英語介紹自身的性格與愛好,在這樣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中,學生容易放松,進而提高整體教學效率。
3.采用多元教學評價體系
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教師主要采用單一的教學評價體系,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會導致片面情況的出現(xiàn)。因而,在當前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采用多元評價體系,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成績,同時需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
4.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農村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改變自身知識欠缺的情況,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教師應該不斷學習英語專業(yè)知識,樹立有效的教學觀念。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不斷改變自身語言能力與教法不統(tǒng)一的情況,在教學中不斷思考與總結。最后,教師還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5.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
一是加大對農村教育的資金投入,完善農村教學的硬件設施;二是加大對農村教師的再繼續(xù)教育培訓;三是合理配置教師資源,提高農村英語教師設置的針對性和專業(yè)性。
6.發(fā)揮農村學生的優(yōu)勢
人的學習是離不開現(xiàn)實生活的,教學若脫離實際就如空中樓閣。農村教學中,教師可以把生活實際融入教學中,農村生活本身豐富多彩,通過融入教學中,提高學生整體學習的興趣。另外,農村環(huán)境相對單純,學生面對外界的誘惑少,就會更加努力學習。同時,農村的學生為了擺脫貧窮的生活,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三、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應該逐步擺脫其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王少科.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低效問題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1).
[2]吳康寧.課堂教學社會學[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3]王松美,李寶榮.英語新課程教學與教師成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