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榮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qū)畜牧獸醫(yī)局036002)
紫花苜蓿、燕麥草和麥稈對牛奶異味影響
張建榮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qū)畜牧獸醫(yī)局0360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保健意識也進一步加強,這也就導致了人們在飲用牛奶過程中不再只關注牛奶的營養(yǎng)價值,而是更注重于牛奶品質以及保健功能。這也就要求相關的奶牛養(yǎng)殖人員應確保牛奶具有其獨特的香味來提升人們對牛奶的接受程度。本文就紫花苜蓿、燕麥草和麥稈對牛奶異味的影響進行分析。
紫花苜蓿;燕麥草;麥稈;牛奶;異味
在奶牛養(yǎng)殖過程中,其養(yǎng)殖環(huán)境及飼料等方面的原因都會導致牛奶出現(xiàn)異味。而這些由于環(huán)境產生牛奶異味往往會貫穿在整個牛奶及奶制品的生產加工運輸過程,并會直接影響牛奶品質。這是因為環(huán)境因素而導致牛奶異味,主要有飼料味、牛舍味以及其他食物的味道等。
除了環(huán)境因素和細菌因素對于牛奶異味的影響外,化學因素對于牛奶的品質也有較大影響。在奶牛飼養(yǎng)過程中,因為奶牛自身所具備的病癥以及鮮奶處理過程不當的一系列原因,會使牛奶自發(fā)產生磷脂酶,使牛奶中的乳脂被進一步界定為脂肪酸,從而導致異味產生。如果在飼養(yǎng)奶牛過程中,飼料中重金屬較多會導致奶牛體內含銅量超標,并直接導致牛奶出現(xiàn)氧化味等味道[1]。
紫花苜蓿、燕麥草和麥稈是現(xiàn)階段被廣泛應用在奶牛飼料中的3種飼草,其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等,并且有著產量多,適口性強以及易消化等諸多優(yōu)點,從而為奶牛們提供大量的優(yōu)質蛋白質、礦物質以及維生素等物質。筆者就紫花苜蓿、燕麥草和麥稈3者對于牛奶異味的影響進行了相關試驗觀察。
本試驗選擇的山西某地牧場中牛體健康,胎次相同、體況以及泌乳能力相近的奶牛進行分析,其基礎口糧是紫花苜蓿、燕麥草和麥稈。并且每日喂養(yǎng)奶牛3次,時間定于6點、13點和9點。奶牛保持自由飲食與飲水,并確保牛舍中的衛(wèi)生。試驗時間一般維持14周左右。
收集試驗最后一天的新鮮牛奶500ml,并放入在4℃的環(huán)境下進行保存。
將采集到的新鮮牛奶進行巴氏消毒,并冷卻至15~25℃。將樣品分別裝樣100ml,并進行編號。
品鑒小組由10名專業(yè)研究生組成,并且需要經常飲用新鮮牛奶,全員也都接受過《食品感官鑒評》課程的培訓。
選擇一個潔凈通風良好的房間進行鑒定,其室溫應保持在20~25℃,品鑒前2h中,品鑒人員應不食用任何食物與飲料,品鑒時各個人員不得交換意見。在品鑒過程中,品鑒員將牛奶進行攪拌,并將攪拌之后的牛奶放置在鼻子底下聞,然后評論該牛奶中是否含有異味。
利用紫花苜蓿、燕麥草和麥稈來進行奶牛的飼養(yǎng),其對牛奶異味的影響從試驗結果中可以看出,相對于利用燕麥草和麥稈進行奶牛飼養(yǎng),利用紫花苜蓿飼養(yǎng)的異味會更高。而飼養(yǎng)燕麥草時的牛奶異味評分比麥稈要低一些。而飼養(yǎng)紫花苜蓿的牛奶異味評分要明顯的高于燕麥草與麥稈。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在利用紫花苜蓿、燕麥草以及麥稈這3種不同的飼料進行奶牛喂養(yǎng)時,飼養(yǎng)紫花苜蓿時牛奶產生的異味要明顯大于燕麥草與麥稈,而利用燕麥草和麥稈這兩種飼料進行奶牛喂養(yǎng),對牛奶產生異味的影響差距比較少。
借助不同粗飼料來進行奶牛的飼養(yǎng)會牛奶產生不同的異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牛奶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這使奶牛的飼養(yǎng)人員要充分避免牛奶中異味的出現(xiàn)。因此,在進行奶牛飼養(yǎng)過程中,利用紫花苜蓿作為主粗飼料能夠提升牛奶的色澤與均勻程度,而利用燕麥草作為主飼料會提升牛奶甜味,并有效的消除牛奶中的異味;而利用麥稈則能夠提升牛奶的口感。這也就需要飼養(yǎng)人員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進行奶牛主飼料的合理選擇。
[1]蔣寅峰.牛乳中異味的產生和控制方法[J].中國奶牛,2016(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