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謝晶日教授分期論治潰瘍性結腸炎經驗探析*

      2017-01-15 22:33:16龐雪瑩指導謝晶日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7年12期
      關鍵詞:膿血潰瘍性結腸炎

      張 冰 龐雪瑩指導 謝晶日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潰瘍性結腸炎(UC)是消化內科疑難疾病,屬炎癥性腸病的范疇,臨床主要表現為反復發(fā)作的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里急后重等[1]。既往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本病在西方發(fā)達國家較為常見,但近幾年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精神心理和社會因素的綜合影響,其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已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3]。本病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多數學者認為,其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涉及遺傳、免疫、感染、環(huán)境、精神心理因素等?,F代醫(yī)學在治療本病方面多采用氨基水楊酸制劑、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雖在短期控制癥狀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總體治愈率較低,且存在不良反應多、停藥易復發(fā)、激素依賴等諸多問題[4-5]。近年來,中醫(yī)藥在治療本病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臨床優(yōu)勢日漸突出,已被廣大患者所認可。

      謝晶日教授系國家名老中醫(yī),博士生導師,第五、六批全國名老中醫(yī)學術經驗傳承工作指導教師,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脾胃病重點??茙ь^人。謝師從事中醫(yī)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近40載,在運用中醫(yī)理論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逐漸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謝師認為中醫(yī)藥治療UC應以辨證論治為基礎,辨證與辨病結合,辨證首分標本緩急,再分虛實寒熱,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同時強調中醫(yī)內、外治法間相互結合,既體現了中醫(yī)整體觀念,又將全身與局部相結合[6]。筆者有幸隨謝師出診多年,對其治病思路感受良多。現將其總結如下,以饗同道。

      1 辨證為主,主張分期論治

      1.1 發(fā)作期以祛邪為主 謝師認為,UC在該階段以急性暴發(fā)型或初發(fā)型為多見,臨床多表現為腹痛、腹瀉、里急后重、黏液膿血便、口干口苦、肛門灼熱,舌苔黃膩,脈數等。多因濕蘊腸道,郁久化熱,熏蒸大腸,腸道氣血瘀阻,傳導失司,損傷血絡,化為膿血而下痢赤白。對于其病機,謝師認為,此期多以濕熱內蘊為主,同時常伴有氣血壅滯的表現[7]?;馃嶂约逼?,故為里急腹痛;氣滯濕阻,滯下不暢,而見后重;濕熱熏蒸,氣血瘀阻,化為膿血赤白;濕熱下注,則肛門灼熱,小便短少;苔黃膩,脈滑數,亦俱為濕熱內蘊之象。熱重者,宜傷血傷津,故多赤痢口干口渴;濕重者,易傷氣,故多痢下赤白,赤少白多。故在治療上,應以祛除邪實為主,清熱化濕、調氣和血、通因通用,同時勿忘調理脾胃,恢復脾之運化和升清,從而達到止瀉化腐的作用。正如劉元素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所言“行氣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后重自除”。

      在方藥的選擇上,謝師常以白頭翁湯、黃連解毒湯、痛瀉要方化裁,基本方常用白頭翁、拳參、黃連、黃芩、秦皮、炒白術、蒼術等。調氣常選行氣導滯之品,如木香、枳殼、陳皮等;行血多用活血之品,如川芎、當歸、白芍。便血較多者加三七、白及、血竭等;腹痛較甚者加乳香、沒藥、延胡索等。在藥物加減變化的同時,謝師特別強調,發(fā)作期UC雖以邪實為主,但也往往有脾虛的一面,苦燥之品易傷胃陰,久用則致正氣更虛,不利康復。所以在臨床中,一旦病情得到控制,腹瀉、黏液膿血便、里急后重等癥狀減輕,舌苔黃膩漸化,此時應逐漸減少苦寒之品的用量,酌情加以滋養(yǎng)胃陰、健脾之藥,如黨參、炒白術、茯苓、沙參等[8]。此外,謝師還特別強調,本期雖有腹瀉、下痢赤白膿血之癥狀,但不可過早應用收澀之品,以免閉門留寇,造成正虛邪戀之勢,使病情遷延復雜。

      1.2 緩解期以扶正為要 謝師認為,UC在本階段以慢性持續(xù)型或慢性復發(fā)型為多見,其臨床常見面色萎黃、肢倦乏力、脘腹脹悶、大便溏泄、腹痛喜溫,舌淡苔白,脈弱等。飲食不節(jié)、情志不調、外邪侵襲最易損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輸布,乃致污濁下降,而作瀉痢。對于本期病機,謝師認為,本病雖病位在大腸,但與脾胃、肝、腎密切相關,脾胃虛弱為本病發(fā)病之本,氣滯、血瘀為其標實因素,久病入腎,日久不愈,終致脾腎陽虛。正如《醫(yī)宗必讀》所云“瀉皆成于土濕,濕皆本于脾虛,倉廩得職,水谷善分,虛而不培,濕淫轉甚”?!杜R證指南醫(yī)案》曰“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勝也,克脾則腹脹,便或溏或不爽”。故在治療上,應以扶正為要,根據病位在脾、在肝、在腎的不同,氣、血、陰、陽虛損的差異,或健脾化濕、疏肝理氣,或調氣和血、溫補脾腎。

      在方藥的選擇上,謝師常以參苓白術散、痛瀉要方、四神丸、柴胡疏肝散化裁,常用藥物包括柴胡、黃芪、黨參、炒白術、白芍、香附、枳殼、乳香、沒藥等[9]。 脾虛濕盛者加砂仁、車前子;肝郁氣脹走竄者加香櫞、佛手;噯氣頻作者加厚樸、紫蘇子、枳實;脾陽虛脘腹冷痛者加干姜;腎陽虛腰膝酸軟者加菟絲子、補骨脂、仙茅。臨床藥物加減方面,謝師強調,臨證用藥應以輕靈平淡為要,慎用重濁厚味、剛勁強烈之品。治療脾虛之證,切記不可壅補,宜健運脾氣,多用白扁豆、茯苓、白術、山藥等平和之品,補虛而不助邪。同時,疏肝理氣之藥每宜化燥傷陰,故時時不忘顧護陰津,常用白芍、甘草等酸甘化陰;兼陰虛者,則以香櫞、佛手代替柴胡,以防其劫奪陰液[10]。

      2 宏微相參,查舌象觀腸鏡

      謝師臨床辨證治療UC時,常與西醫(yī)辨病相結合,即中醫(yī)望、聞、問、切等宏觀辨證再加上結腸鏡下黏膜表現微觀辨病。在中醫(yī)四診中,謝師尤重舌診,臨床常以舌苔和舌形辨熱瘀虛滯。舌苔色白或黃,膩者,多見濕邪為患,以健脾化濕為主;苔黃膩或黃厚,濕熱之象明顯,宜清熱化濕;舌質暗或有瘀斑,多見血瘀之象,宜調氣和血。

      此外,謝師主張將現代理化檢查應用于中醫(yī)臨床,認為UC的結腸鏡檢查是中醫(yī)學望診的延伸,結腸黏膜局部的改變是中醫(yī)辨證的重要依據。將整體辨證與局部相結合,能更好地指導臨床用藥。結腸鏡下黏膜色紅且有彌漫性充血、水腫,黃苔覆蓋者,多為濕熱之象;黏膜色淡紅或蒼白,局部可見水腫、糜爛,潰瘍以少量白苔覆蓋者,多為脾虛之象;黏膜色暗,血管紋理增粗,結腸變形,或有假息肉形成,多見血瘀之象。結腸黏膜水腫的病理改變,是中醫(yī)脾失健運、水濕內停的一種病理過程,與現代醫(yī)學血管活性物質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在原理上是相通的。此外,現代研究發(fā)現,本病的發(fā)生多伴有結腸黏膜微循環(huán)障礙,臨床巧用活血化瘀藥,對修復結腸黏膜,促進潰瘍愈合有著明顯效果。從UC的發(fā)生來講,潰瘍、糜爛、膿腫的形成也與腸道氣血凝滯、經絡不通密切相關[11]。

      3 灌腸給藥,強調內外結合

      中藥保留灌腸是中醫(yī)學治療UC的特色療法之一,它不僅具有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傷等優(yōu)點;還因為結直腸內具有豐富的淺靜脈叢和淋巴系統(tǒng),中藥灌腸液可直達患處,迅速升高局部血藥濃度,從而改善局部血運,促進炎癥的吸收和創(chuàng)面的愈合[12-13]。另一方面,藥物經淺靜脈叢直接吸收,還可部分避免肝臟循環(huán),減少肝臟首過效應。中藥內服配合灌腸一方面充分體現了中醫(yī)辨證論治、整體觀念,另一方面又將整體與局部相結合。

      謝師認為,中藥灌腸也應辨證選擇,UC發(fā)作期多以清熱化濕、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為主,常用藥物包括苦參、土茯苓、黃柏、地榆、三七粉、赤石脂等。緩解期多以健脾燥濕、收斂固澀為主,常用藥物包括苦參、煅龍骨、煅牡蠣、白及、五倍子等。謝師認為,保留灌腸最好于睡前進行,此時患者活動量少,腸蠕動較弱,以便藥液更好地停留腸道。灌腸液溫度以38~40℃為宜,灌腸結束后,根據腸鏡所示病變部位囑患者變換體位,盡可能延長灌腸液保留時間,保留時間至少大于1 h[14]。

      4 生活調攝,調情志防復發(fā)

      謝師認為,UC之所以難治多因其反復發(fā)作,纏綿難愈而致病機復雜。而在這其中,飲食不節(jié)與情志不遂是導致本病復發(fā)的重要原因。隨著現代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UC是一種身心疾病,精神心理因素在UC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5]。因此在治療上,謝師認為本病除調補脾胃外,還應根據患者情況,酌情加以疏肝之品,以調暢氣機,恢復肝之疏泄功能。此外,對患者的心理調護也至關重要,應積極向患者講解UC相關基本知識,與患者積極溝通,幫助患者重塑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此外,在飲食方面,由于患者長期腹瀉,導致營養(yǎng)不良,飲食上應以易消化、富含蛋白、維生素飲食為主,限制食用粗纖維食物,禁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及乳制品,禁煙、酒。起居規(guī)律,避免勞累、熬夜、受涼等。

      5 病案舉例

      患某,女性,47歲,吉林松原人,2016年4月15日初診,主訴:反復發(fā)作的慢性腹痛、腹瀉伴黏液膿血便3年,加重7 d?;颊?年前曾因腹痛、腹瀉伴膿血便曾于當地醫(yī)院就診,行電子結腸鏡檢查示肛門以上10~30 cm段多發(fā)性潰瘍病灶,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其后口服美沙拉嗪等藥物進行治療,癥狀時有反復,但控制尚可。7 d前患者因進食辛辣食物、飲酒導致病情復發(fā),癥狀加重,經朋友介紹遂來我處就診。患者現腹痛、腹瀉伴黏液膿血便,每日6~10次,瀉后痛減,伴里急后重,肛門灼熱,神疲乏力,口干,餐后腹脹,舌質紅,苔黃膩,脈數。中醫(yī)四診合參,診斷為痢疾,大腸濕熱證,治療以清熱化濕、健脾益氣、收斂止血為大法。藥用:白頭翁 30 g,拳參 20 g,炒白術 20 g,蒼術 20 g,黃連15 g,黃芩 15 g,椿皮 15 g,乳香 15 g,沒藥 15 g,白及10 g。上方7劑,常規(guī)水煎,早晚飯前30min溫服。中藥灌腸方:苦參 30 g,土茯苓30 g,赤石脂20 g,黃連20 g,炒地榆炭20 g,三七粉10 g。除三七粉外其余藥物常規(guī)水煎150 mL,用前將三七粉溶于藥液,每日1劑,每晚睡前灌腸1次。二診患者腹痛癥狀明顯緩解,腹瀉次數減少,每日4~6次,便中仍有少量膿血,伴兩脅肋脹痛、納差、乏力,舌質淡紅,少許黃膩苔,脈弦滑。在上方基礎上去拳參,加白芍15 g,陳皮15 g,山藥20 g,繼續(xù)服用10劑,灌腸方不變。三診患者訴腹痛明顯減輕,偶見血便,大便每日2~4次,食欲尚可,稍有乏力,舌質淡,苔白,脈沉。在二診方的基礎上去白頭翁、乳香、沒藥,改黃連、黃芩為 10 g,加黃芪 30 g,茯苓20 g,續(xù)服10劑,灌腸方去黃連、炒地榆炭,加五倍子20 g。四診患者上述癥狀均得到明顯緩解,大便每日1~2次,無膿血,納可,稍有乏力,舌質淡,苔白,脈沉緩。遵原方隨癥加減,繼續(xù)治療2個月,停中藥保留灌腸,并囑患者注意飲食、避免勞累,患者諸癥消除,隨診半年未見復發(fā)。

      按:患者既往UC病史多年,一直處于緩解期,后因飲食辛辣導致本病病情加重,脾虛濕盛加之辛辣刺激,導致濕熱內生,壅滯腸道,氣血瘀阻,傷及腸絡,故見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里急后重等。其基本病機為濕熱內蘊大腸,治療上當以祛邪為主,同時注意顧護脾胃。首診方中白頭翁為治熱毒血痢之良藥,味苦性寒,能入血分;拳參亦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效,兼有澀腸止瀉之功,助白頭翁清解濕熱毒邪。黃連、黃芩清熱解毒、燥濕止??;椿皮苦澀而寒,亦有清熱燥濕,止瀉止血之功,與黃連、黃芩相配既能燥濕以解腸中毒,又可止痢止血。白術炒用,取其健脾燥濕之功;蒼術健脾燥濕之力亦強。乳香、沒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加入白及,收斂止血。全方共奏清熱化濕、健脾益氣、收斂止血之功。灌腸方中苦參、土茯苓、黃連清熱解毒、燥濕止?。怀吹赜芴?、三七粉、赤石脂收斂止血、愈瘍生肌,諸藥合用灌腸,使藥物直達患處,加速潰瘍面愈合。中藥內服配合灌腸,清中寓補,攻補兼施,標本兼顧。二診患者諸癥減輕,但兼有肝郁癥狀,遂加白芍、陳皮養(yǎng)血柔肝。三診患者標實之邪漸除,遂去清熱化濕之藥,以健脾燥濕、行氣活血為主。后為防疾病復發(fā),繼續(xù)鞏固治療2個月,以恢復脾胃運化之功。

      [1]王新月,王建云.潰瘍性結腸炎中醫(yī)治療的關鍵問題與優(yōu)勢對策[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2,27(2):263-267.

      [2]陳凱軍,李彩麗.針藥結合治療活動期濕熱型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5,35(5):435-438.

      [3]侯江濤,李海文,陳斌,等.加味白頭翁湯內服聯合康復新液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5,24(12):2258-2260.

      [4]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潰瘍性結腸炎中醫(yī)診療共識意見[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0,25(6):891-895.

      [5]謝晶日,孫濤,張冰.潰瘍性結腸炎的中醫(yī)藥治療進展及相關優(yōu)勢探討[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6,43(2):425-427.

      [6]劉朝霞,楊達,王海強,等.謝晶日教授治療緩解期潰瘍性結腸炎(肝郁脾虛證)的經驗探妙[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17,25(6):406-408.

      [7]張楊.謝晶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經驗[J].中醫(yī)藥學報,2012,40(5):115.

      [8]李亮,謝晶日.謝晶日教授治療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脾虛濕熱證)經驗探微[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6,25(6):1028-1030.

      [9]王宏宇,劉朝霞.謝晶日教授治療緩解期潰瘍性結腸炎經驗舉隅[J].中醫(yī)藥信息,2012,29(4):93-94.

      [10]孫志文,張楊,沈文娟,等.謝晶日教授治療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經驗擷英[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41(4):295-297.

      [11]吳健,王新月,孫惠怡,等.137例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醫(yī)證型與腸黏膜象關系的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32(4):445-449.

      [12]付學源,王真權.近5年來中藥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研究進展[J].現代中醫(yī)藥,2012,32(1):85-89.

      [13]侯理偉,蘇曉蘭,楊桂桂,等.中藥口服配合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和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12(4):445-450.

      [14]張聲生,楊雪,趙魯卿,等.清熱除濕中藥灌腸方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近期療效的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17,25(6):401-405.

      [15]潘光花.潰瘍性結腸炎的情志因素及其干預[J].山東中醫(yī)雜志,2012,31(5)311-312.

      猜你喜歡
      膿血潰瘍性結腸炎
      “結腸炎”背后的親子關系問題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7:30
      上尿路腔內碎石術后尿膿血癥早期干預4例
      炎癥指標聯合血栓彈力圖在膿血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足底潰瘍性扁平苔蘚合并普禿一例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40例
      愈瘍消潰方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活動期30例
      辨證論治慢性腹瀉型結腸炎45例
      治療脾腎陽虛型潰瘍性結腸炎30例
      《傷寒論》第306條探析
      羥乙基淀粉130/0.4治療嚴重膿血癥效果不佳
      肇源县| 泾阳县| 余江县| 九江县| 鹿邑县| 城固县| 井研县| 中超| 南华县| 合川市| 达拉特旗| 车险| 禄丰县| 和政县| 库伦旗| 重庆市| 开平市| 承德县| 建阳市| 雷波县| 长汀县| 蕉岭县| 扎兰屯市| 龙泉市| 宜州市| 铁岭市| 长葛市| 高阳县| 榆中县| 宣化县| 朔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陆川县| 泰宁县| 陇南市| 枞阳县| 弥渡县| 民乐县| 泰州市| 隆昌县|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