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呂傳江
(1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中醫(yī)醫(yī)院手術室,遼寧 大連 116400;2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中心醫(yī)院普外一科,遼寧 大連 116400)
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模式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觀察
王曉紅1呂傳江2
(1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中醫(yī)醫(yī)院手術室,遼寧 大連 116400;2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中心醫(yī)院普外一科,遼寧 大連 116400)
目的研究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模式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68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與對照兩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護理,觀察組除了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外,還要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對比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與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結論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在臨床上值得廣泛推廣。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心理護理模式;心理狀態(tài)
現(xiàn)階段,治療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為改良根治手術,但是患者在圍術期通常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不良情緒,所以在其圍手術期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心理護理干預是十分重要的[1]。本研究主要探討心理護理模式實施前后,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情況,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6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來源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為女性。隨機以1∶1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34例,平均年齡(42.21±2.26)歲。對照組:34例,平均年齡(42.05±2.12)歲。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在接受研究前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護理,主要包括病情觀察、飲食護理、生活護理、運動指導、用藥指導等。觀察組除了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外,還要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具體如下。①術前心理護理:通常情況下,乳腺癌患者在面對腫瘤與手術時,會不自然的產(chǎn)生恐懼、緊張等心理,一方面,患者會對手術效果與自身形象改變產(chǎn)生憂慮;另一方面,也會在手術費用方面產(chǎn)生較多顧慮,因此很容易出現(xiàn)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針對以上情況,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對患者進行充分尊重,與其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最大程度上獲得患者的信任,給予患者鼓勵,使其慢慢的將心中的顧慮說出來,對患者的心理矛盾進行探索,使其消除顧慮。護理人員要以患者的問題為依據(jù),對其進行初步性的分析,幫助患者認識到不良認知對治療效果的影響。其次,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講解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相關知識,采用發(fā)放健康知識宣傳手冊或者圖片等方式來幫助患者更好的了解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相關知識,對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認真解答。②術中心理護理:患者在進入手術室時,會在不同程度上出現(xiàn)恐懼與緊張的心理,醫(yī)護人員要對患者的不良感受與心理變化進行認真觀察,并且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其進行支持與鼓勵??梢耘c患者交流較為輕松的話題,以此來轉移注意力,使其能夠積極配合,順利完成手術。③術后心理護理:完成手術后,醫(yī)護人員要及時告知患者已經(jīng)順利完成了手術,并且其病情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如果患者因為切除乳房而出現(xiàn)失落、自卑等情緒,醫(yī)護人員就要采用親切的語言與其進行交流與溝通,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告知其不良情緒會引發(fā)多種心血管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會對康復造成嚴重影響,囑咐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其次,護理人員要和患者家屬進行積極的交流與溝通,將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以及病情及時向患者家屬進行反映,鼓勵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充分的關心與愛護,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謹防將負性情緒傳遞給患者,進而對其治療效果造成不良影響。④出院心理護理:在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注意休息,確保營養(yǎng)的充足性,其次,還要告知患者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tài),遵照醫(yī)囑定期隨診復查。
1.3 觀察指標:采用SDS(Zung抑郁自評量表)對照兩組患者的抑郁情況進行評價,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癥狀越嚴重。采用SAS(Zung焦慮自評量表)對觀察與對照兩組患者的焦慮情況進行評價,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癥狀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將數(shù)據(jù)進行錄入,再將數(shù)據(jù)轉化為SPSS16.0數(shù)據(jù)庫,計量資料進行正態(tài)分布檢驗及齊性檢驗分析,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觀察組護理前的SAS評分為(62.6±7.7)分,SDS評分為(64.5±7.4)分,護理后的SAS評分為(40.0±7.1)分,SDS評分為(38.3±5.0)分;對照組護理前的SAS評分為(62.5±7.8)分,SDS評分為(63.7±7.6)分,護理后的SAS評分為(51.3±7.5)分,SDS評分為(50.6±5.4)分。相對于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與SDS評分均有所降低(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與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臨床上,乳腺癌屬于一種十分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該疾病對女性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并且近年來,該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顯著上升的趨勢[2]。研究顯示,大多數(shù)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通常會出現(xiàn)抑郁、焦慮以及緊張等負性情緒,這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治療效果造成了嚴重影響[3]。以上負性情緒的出現(xiàn)可能是受到了患者疾病本身、手術應激、社會支持力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患者圍術期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心理干預是十分必要的。研究顯示,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的過程中,積極的心理能夠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其治療效果。其次,針對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能夠將其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有效緩解,使其樹立治療信心,改善其預后,進而更好更快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與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由此可知,采用心理護理模式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顯著,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1] 馮然.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護理配合[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4,41(4):115-116.
[2] 朱慧.探討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加乳房重建術的護理方法[J].飲食保健,2016,3(4):165-166.
[3] 邱海葉,劉楊.心理護理對乳腺癌手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9):1010-1012.
R473.73
B
1671-8194(2017)25-02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