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營口市中醫(yī)院婦科,遼寧 營口 115000)
中藥灌腸聯(lián)合體外電場熱療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王麗麗
(營口市中醫(yī)院婦科,遼寧 營口 115000)
目的探討中藥灌腸聯(lián)合體外電場熱療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據(jù)隨機原則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采取西藥聯(lián)合中藥灌腸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體外電場熱療治療,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對照組無效5例,有效8例,顯效10例,治愈15例,總有效率為86.84%;觀察組無效1例,有效9例,顯效10例,治愈18例,總有效率為97.37%;經(jīng)χ2檢驗,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采用中藥灌腸聯(lián)合體外電場熱療,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慢性盆腔炎;體外電場熱療;中藥灌腸
慢性盆腔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女性慢性炎癥表現(xiàn),生殖器官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是慢性盆腔炎的發(fā)病部位,該病的好發(fā)人群為已婚的育齡婦女。盆腔積液主要是由盆腔內(nèi)組織病灶長期慢性感染病灶分泌的炎癥滲出物,慢性盆腔炎往往會合并盆腔積液,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身心健康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若不能有效治療慢性盆腔炎,極易誘發(fā)不孕等[1]。盆腔內(nèi)生殖器官及腹膜受到病原體入侵、高人工流產(chǎn)次數(shù)、經(jīng)期抵抗力低下等均是導致慢性盆腔炎發(fā)生的因素。單用西藥治療的臨床療效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本研究采用中藥灌腸聯(lián)合體外電場熱療治療,取得不錯的效果,現(xiàn)匯報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盆腔炎的診斷標準,排除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婦科惡性腫瘤、全身器質(zhì)性病變患者。根據(jù)隨機原則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年齡30~50歲,平均(38.85±3.16)歲;病程6個月~10年,平均(4.46±0.65)年。 觀察組年齡30~50歲,平均(38.65±3.13)歲;病程6個月~10年,平均(4.51±0.71)年。2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衡可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取西藥聯(lián)合中藥灌腸治療,首先予以患者左氧佛沙星0.3 g加至生理鹽水250 mL內(nèi)進行靜滴,然后采用中藥煎劑100~150 mL保留灌腸,灌腸藥液組成:敗醬草10 g、路路通10 g、皂角刺12 g、丹參15 g、紅藤20 g、紫花地汀20 g、紅花20 g、蒲公英20 g、枳實20 g、野菊花20 g、三棱25 g、莪術25 g、當歸25 g,每日1次,1個療程為7 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體外電場熱療,灌腸后0.5 h,對患者實施體外電場熱療治療,取仰臥位,電壓設置為200~240 V,以患者自覺有熱感為標準,恥骨聯(lián)合上方為電極中心開始對準的部位,與皮膚距離5 cm,每次40 min,每日2次,
1個療程為1周。治療前期間,囑咐患者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多進食一些易消化、高蛋白及高維生素的食物,囑咐患者充分休息。
1.3 觀察指標: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臨床療效判斷標準:①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患者的盆腔積液未見消退;②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盆腔積液消退70%以下;③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盆腔積液消退≥70%;④治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盆腔積液消退;停藥1個月后未見復發(f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本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均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20.0進行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及計量資料分別采用百分數(shù)及(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分別采用χ2檢驗及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無效5例,有效8例,顯效10例,治愈15例,總有效率為86.84%;觀察組無效1例,有效9例,顯效10例,治愈18例,總有效率為97.37%;經(jīng)χ2檢驗,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目前,西醫(yī)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療慢性盆腔炎,對取得一定效果,但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極易引發(fā)耐藥,且體內(nèi)菌群也容易失衡。中醫(yī)理論認為,機體在邪熱瘀毒殘留下氣血耗傷、虛實錯雜是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發(fā)病機制[2]。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是中醫(yī)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基本原則。本研究中采用中藥灌腸治療,中藥方劑主要由敗醬草、路路通、皂角刺、丹參、紅藤、紫花地汀、紅花、蒲公英、枳實、野菊花、三棱、莪術、當歸組成。方中皂角刺、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效;紅藤、敗醬草具有清熱解毒、散營分瘀之功;當歸的主要作用是補氣補血。體外電場熱療可有效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速度,并有效吸收炎癥的滲出物,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盆腔積液、腹部不適等臨床中癥狀,并使盆腔積液及早消退[3]。本研究中,中藥灌腸聯(lián)合體外電場熱療治療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西藥治療聯(lián)合中藥灌腸治療組,結果表明,在中藥灌腸治療基礎上加以體外電場熱療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采用中藥灌腸聯(lián)合體外電場熱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梁江紅,劉永珍,鄭蓉.中藥灌腸聯(lián)合體外電場熱療治療盆腔積液合并慢性盆腔炎40例[J].河南中醫(yī),2016,36(3):518-520.
[2] 衡麗娜,柴淑慧,索世云.中藥康盆湯灌腸聯(lián)合微波熱療治療慢性盆腔炎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6,22(6):1017-1019.
[3] 潘小清,何燕芳,王堅,等.體外短波電場熱療配合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24):4496-4498.
R711.33
B
1671-8194(2017)32-01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