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萍(青海省湟中縣上新莊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811699)閆強(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012000)
細菌性牛呼吸道疾病治療及預防措施
張啟萍(青海省湟中縣上新莊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811699)閆強(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012000)
細菌性牛呼吸道疾病是由單一或多種細菌和病毒感染與環(huán)境因素,包括宿主自身因素相互作用而引發(fā)的嚴重呼吸系統疾病,病情嚴重的可導致死亡并給養(yǎng)殖場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牛感染如昏睡嗜血桿菌、溶血性曼氏桿菌和多殺性巴氏桿菌等細菌性病原體是引發(fā)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因素,也是牛呼吸道疾病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就細菌性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因、臨床癥狀、防治措施進行分析總結,以期對牛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牛呼吸道疾病;細菌;病原體;癥狀;治療;防控措施
牛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病因是感染如昏睡嗜血桿菌、巴氏桿菌、溶血性曼氏桿菌等病菌與呼吸道合胞體病毒混合感染,加上如混群、斷奶、運輸過程中擁擠和通風不良等環(huán)境因素應激,瘦弱和營養(yǎng)不良的牛十分易感。在感染細菌和病毒后,牛的自身呼吸系統特別是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加快疾病發(fā)生概率。細菌性牛呼吸道疾病是目前影響?zhàn)B殖的主要傳染性疾病,具有發(fā)病迅速快、傳染性強特點,容易給養(yǎng)殖場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牛呼吸道疾病主要分為牛副流感和牛傳染性支原體肺炎[1]。
對于細菌等病原體感染引發(fā)的牛呼吸道疾病,潛伏期一般為3~5d左右,患病牛主要以急性呼吸道病癥為主,體弱無力、高燒、厭食、呼吸困難、咳嗽、流漿液性鼻液、腹瀉,情況嚴重的咽喉和鼻部位發(fā)炎腫脹,甚至出現出血性肺炎。進行聽診時有明顯濕性啰音和胸膜摩擦音。該病程短,病情嚴重的可在數小時內窒息死亡。
經實驗檢測和臨床觀察分析,細菌性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是感染牛支原體、嗜血桿菌、巴氏桿菌、牛呼吸道合胞體病毒和牛副流感病毒等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所致。特別是氣溫變化大或經歷長途運輸后十分易感,加之自身體質弱,運輸過程中擁擠和通風不良發(fā)生應激反應,病牛在經歷長途運輸后,身體疲勞,自身抗病能力大幅下降,身體對新環(huán)境不適應也易引發(fā)牛支原體感染,加之飼養(yǎng)管理的不科學均易引發(fā)牛呼吸道疾病[2]。該病傳染性強,主要通過分泌物和呼吸氣體傳播,病毒還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染胎兒,引起死胎和流產。
臨床治療細菌性牛呼吸道疾病主要使用如恩諾沙星、青霉素、鏈霉素和泰妙菌素等抗生素、還可聯合使用中藥制劑和牛出血性敗血癥氫氧化鋁菌苗或油佐劑苗等生物制劑。用藥過程中應注意耐藥性和藥物不良反應的副作用。
如感染巴氏桿菌、嗜血桿菌等細菌時通常采取青霉素聯合鏈霉素使用,還可使用卡那霉素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或者注射牛血清抗體牛蹄清配合純頭孢噻呋鈉[3]。
對于感染牛支原體病菌時,由于細菌的細胞壁對青霉素、鏈霉素等抗菌藥物以及頭孢類藥物不敏感,諸如鏈霉素、青霉素類、泰妙菌素、頭孢類和磺胺類都不應使用。按照細胞學原理只能選用于細菌蛋白質合成的相關藥物,如喹諾酮類藥物(恩諾沙星、環(huán)丙沙星、氧氟沙星);四環(huán)素類抗菌藥物(四環(huán)素、多西環(huán)素);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泰樂菌素、替米考星、紅霉素)。同時要科學飼養(yǎng),注射抗生素、生理鹽水及葡萄糖時給病牛蓋上毯子保暖,使其安靜?,F階段的臨床實踐證明,使用恩諾沙星注射液對于治療細菌性牛呼吸道疾病也會收到良好的療效[4]。
(1)養(yǎng)殖場進行肉牛養(yǎng)殖時,嚴禁從外地引進含有病菌的牛犢,秉持自繁自養(yǎng)原則。必須引進牛犢,在引進后對牛犢進行嚴格支原體和結核病菌檢驗檢疫,待隔離飼養(yǎng)45d后才可混入牛群共同飼養(yǎng),嚴防外來病原體對牛群的侵害。
(2)科學養(yǎng)殖,定期對牛舍進行衛(wèi)生清掃和消毒,保障牛舌清潔干燥和空氣流通。并合理控制牛群的密度,防止擁擠。同時對各階段的牛群分離飼養(yǎng)。
(3)有計劃的開展疫苗接種工作,如自身牛肽樂免疫蛋白系列提高牛的免疫力,增強體質,同時增加體內病毒抗體。
(4)運輸過程中做好車輛清潔消毒,裝車時控制合理的密度,每隔6h左右停車休息,方便休息和護理,同時預備好充足的草料和飲水,運抵目的地后隔離進行檢驗檢疫。
(5)在秋冬季節(jié),養(yǎng)殖人員應做到細心觀察,如發(fā)現疑似病例應迅速隔離消毒,對患病牛分泌物、血清等樣本送檢進行確診,并立即將疫情上報當地動物防疫部門。
(6)對于患呼吸道疾病的病牛應立即肌注咳喘清注射液(每天1次,3d為1個療程),預防疾病的進一步發(fā)展,同時對病菌感染引起的精神萎靡、厭食、高燒、腹瀉和呼吸困難等癥狀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對于病情嚴重的應聯合使用抗生素治療。
由于細菌性牛呼吸道疾病發(fā)病急、傳染性強、死亡率高,應得到養(yǎng)殖場和相關動物防疫部門的高度重視,做到科學養(yǎng)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進行綜合管理,避免因感染細菌性牛呼吸道疾病帶來的經濟損失,同時可以促進養(yǎng)牛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1]何揚舉.淺談牛呼吸道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J].農民致富之友,2013(20):21.
[2]張淮光.淺談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J].求醫(yī)問藥,2012(2):22-23.
[3]陽偉紅.肉牛呼吸道感染治療[J].四川畜牧獸醫(yī),2015(8):35.
[4]李春佑.臨澤縣肉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普查報告[J].中國牛業(yè)科學,201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