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第1~5題。(15分)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選自《三峽》,選文略,見前文)
[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鄉(xiāng),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曰:“向吾遠游冀、雍②,然未嘗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币椅淘唬骸安钜?,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有之!”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錢塘,絕長江,而至泰陰。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日:“吾力尚可,無需相扶?!弊匀粘鲋帘∧海阎涟肷揭?。
(選自《二翁登泰山》,有改動)
[注]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兩個州名。③曩:以往,過去,從前。
1.解釋加點的實詞。(4分)
(1)略無闕處( ) (2)屬引凄異( )
(3)二人對酌( ) (4)越錢塘,絕長江( )
2.選出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 )(2分)
A.或王命急宣 或異二者之為
B.故漁者歌日 溫故而知新
C.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雖不能察,必以情
D.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用“/”給下列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今 吾 輩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
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清榮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________
5.(1)《三峽》先寫山,后寫水。寫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2分)
(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________。(1分)
[推薦理由]
中考文言文閱讀試題一般以考查考生文言文基本閱讀能力為主,主要從詞語、句子的翻譯,理解、把握作品內容等角度設題。北京市試題最大的特點在于用較為靈活的形式,考查考生對文意的把握情況。第3題,讓考生發(fā)揮想象,展示自己對“清榮峻茂”的理解。第4題從選文內容出發(fā)引導考生進行聯想,既考查了考生對古詩文內容的理解情況,又考查了他們的古詩詞積累情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有利于考生的發(fā)揮。湖北黃岡市試題,繼續(xù)秉承其命題傳統(tǒng),重點考查文言文實詞、虛詞的意義或用法,以及句子翻譯。第3題斷句,與課內文言文閱讀篇目《愚公移山》關聯,試題考查范圍比較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