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2016年《海洋通報》影響因子蟬聯第一
10月12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fā)布了《2016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海洋通報》繼續(xù)入選核心期刊?!逗Q笸▓蟆酚绊懸蜃訌娜ツ甑?.761提高到今年的0.775,繼去年影響因子位居海洋科學核心期刊第一后,今年蟬聯第一。
《2016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共收錄了20種海洋科學類科技期刊,包括17種中文期刊和3種英文期刊,平均影響因子0.434。
《海洋通報》開通微信公眾號
為增強海洋科技成果的學術交流,完善中心科技期刊新媒體出版建設,《海洋通報》官方微信公眾號2016年11月開通試運行。該平臺目前設有論文在線、重點推薦、專家導讀、聚合閱讀、海洋譯叢、期刊評價、同行點評等欄目,推介國內外海洋科學研究的最新動向和成果,搭建作者、編者、讀者之間溝通交流的出版平臺。詳細內容可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海洋通報”或掃描下方的二維碼添加,敬請關注!
向本期載文的審稿專家致謝
本期《海洋通報》共發(fā)表論文14篇。這些論文的發(fā)表與31位專家的認真審讀、詳查核實、推敲分析和中肯評價是分不開的。特向諸位專家表示誠摯敬意和衷心感謝!
本期載文的審稿專家名單如下(以姓氏筆畫為序):
于謹凱中國海洋大學
豐愛平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王曉惠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王培濤國家海洋環(huán)境預報中心
石學法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劉東艷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劉百橋天津師范大學
呂咸青中國海洋大學
孫才志遼寧師范大學
孫軍天津科技大學
朱根海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牟林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陽凡林山東科技大學
吳克儉中國海洋大學
宋軍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張漢德中國海監(jiān)北海航空支隊
張啟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李炎廈門大學
李瑞香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楊慶軒中國海洋大學
楊頂田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汪亞平南京大學
陳沈良華東師范大學
陳學恩中國海洋大學
陳滿春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趙建虎武漢大學
趙棟梁中國海洋大學
趙朝方中國海洋大學
黃良民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韓桂軍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韓震上海海洋大學
《海洋通報》編輯部
《海洋通報》2016年(第35卷)總目次
第1期
·論文·
海島景觀生態(tài)風險演變研究——以舟山朱家尖島為例 凡姚申,陳沈良,谷國傳(1)
海島統(tǒng)計報表制度研究與實踐 張峰,王晶,李佳芮,孫苗,蔡大浩(11)無居民海島保護和利用規(guī)劃中開發(fā)空間的確定方法 姬厚德,羅美雪,楊順良,孫芹芹(16)
象山港流域景觀生態(tài)風險格局分析 劉永超,李加林,袁麒翔,史小麗,楊磊,陳鵬(21)
歷史時期蘇北平原潮災的時空分布格局 張旸,陳沈良,谷國傳(30)
基于SURF 算法的多波束和側掃聲納圖像配準與融合 侯雪,周興華,唐秋華,王愛學(38)
冬季北美大西洋地區(qū)溫帶氣旋的活動特征及與NAO 的關系 付強,鐘霖浩,羅德海(46)
??跒晨梢姽膺b感測深方法研究 張曉冬,張文靜,朱首賢,曾文華(54)
南海溫躍層深度計算方法的比較 姜波,吳新榮,丁杰,張榕(64)
譜混合模型方法優(yōu)化及其在海洋水團分析與水交換研究中的應用宋軍,劉玉龍,李靜,郭俊如,牟林,姚志剛,李希彬(74)
北部灣東部沉積物中石油烴分布與累積 許冬,楊海麗,于培松,周佩瑜(81)
馬氏珠母貝肌肉生長抑制素基因eSNP多態(tài)性與生長性狀的關聯分析黃文,李琴,林堅士,何毛賢(88)
馬氏珠母貝SNP 標記開發(fā)及家系遺傳多態(tài)性分析 李耀國,劉文廣,林堅士,何毛賢(96)
潮流泥沙數學模型在青島港擋沙堤工程的應用 李大鳴,陽婷,李楊楊,歐陽錫鈺(103)
中國近海入境船舶壓艙水輸入特征與風險分析 杜還,張小芳,張芝濤,劉開穎,李日紅(112)
第2期
·論文·
渤海網采浮游植物群集的季節(jié)變化 楊陽,孫軍,關翔宇,翟惟東,郭術津(121)
基于紅黑樹數據結構的海岸線無人機正射影像拼接研究范詩玥,張峰,盧文虎,王晶,王豐,劉慶群(132)
Argo、GTSPP與WOD數據集及其應用中需注意的若干問題紀風穎,林紹花,萬芳芳,董明媚,劉玉龍(140)
渤海主要淺水分潮的模型研究康鴻軒,劉浩(149)
EMD方法在中國沿岸風暴潮增水分析中的應用 楊金湘,袁方超,李郅明,吳向榮(157)
蘇北淺灘輻射沙洲高低潮時誤差特征分析及成因探討 鄔惠明,徐常三,高鑫鑫,吉會峰(163)
基于現場實驗結果對傾倒泥沙擴散數值模型參數率定研究郭玉臣,石志洲,王慶業(yè),夏永健,高煒,宋微,吳毓儒(170)
東海黑潮與陸架海之間的水交換研究 宋軍,郭俊如,鮑獻文,牟林,李靜,劉玉龍(178)
基于BP 神經網絡的海洋監(jiān)測數據等級劃分 鄒國良,韓金菊,屠正飛,葉建成,陳小琴(187)
海域環(huán)境對懸浮泥沙擴散影響的敏感性分析 陳翔,王義剛,黃惠明,王時悅,關許為(194)
基于近岸海域自動監(jiān)測浮標的水華發(fā)生過程分析 李天深,藍文陸(201)
紅樹植物角果木屬的分子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 朱春超,談鳳笑,劉瑩,強寅夢,施蘇華,黃椰林(209)
南太平洋長鰭金槍魚棲息水層深度的時間變化與空間分布 儲宇航,戴小杰,田思泉,高春霞(216)
我國近海漁場臺風狀況及其對漁船作業(yè)的影響分析鄭巧玲,樊偉,王曉璇,李蔚然,張強,張勝茂(225)
一種沿海石油儲運基地溢油風險智能評價系統(tǒng) 楊勇虎,李穎,劉丙新,朱雪媛(235)
第3期
·綜述·
海洋浮游微食物網對氮、磷營養(yǎng)鹽的再生研究綜述張武昌,陳雪,李海波,趙麗,趙苑,董逸,肖天(241)
·論文·
東海黑潮水交換區(qū)的定義及其時空分布規(guī)律研究……宋軍,郭俊如,牟林,李靜,劉玉龍,李希彬(252)
基于地面激光掃描儀的潮灘地貌研究初探 常直楊,王建,李晶冰,白世彪(258)
一種實用海洋浮標數據異常值質控方法劉首華,陳滿春,董明媚,高志剛,張建立,武雙全,林峰竹(264)
長江口深水航道工程不同階段對洪季鹽度場影響分析吳毓儒,張慶河,郭玉臣,李允,任堃,鄭碧琪(271)
基于海洋油氣平臺上雷達連續(xù)監(jiān)測的海冰漂移特性分析 季順迎,顧縱棋,王安良,劉煜(280)
坡度、水深和波高對孤立波分裂影響作用的數值研究 王允,劉忠波,呂林(286)
中尺度渦自動識別算法比較與應用 江偉,樓偉,邢博(294)
基于HYCOM 的南海中尺度渦數值模擬 韓玉康,周林,吳炎成(299)
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壓力對狀態(tài)影響的整體網分析及應用 祁琪,張亦飛,劉弢,嚴成杰,方欣(317)
海洋鹽度分布的插值方法應用與對比研究 王興,劉瑩,王春暉,李保磊,鐘山(324)
福建省風暴潮時空分布特征分析 董劍希,李濤,侯京明(331)
本格拉上升流鋒時空變化特征研究 劉建斌,張永剛(341)
大連灣岸線變遷對海域水動力環(huán)境的影響 陳靜,王永學(351)
第4期
·論文·
基于灰色模型的天津社會經濟發(fā)展與海洋環(huán)境關聯性研究路文海,曲艷敏,向先全,吳玥,楊翼,劉書明(361)
近10年渤海近海A 平臺大風特征分析 孫密娜,朱男男,王亞男,趙玉潔,王慶元,楊曉君(367)
基于小尺度數值模型的海底滑坡運動敏感性分析修宗祥,劉樂軍,解秋紅,李西雙,胡光海,李家鋼,趙強(380)
對海洋儀器設備規(guī)范化海上試驗的認識與思考………錢洪寶,徐文,張杰,韓鵬,姜沃函,李宇航(386)
岸線變遷對大連灣內灣海域納潮量的影響 陳靜,王永學(390)
基于潮汐逆模型技術對渤黃海正壓M2分潮開邊界條件的優(yōu)化研究:I.模式的建立與驗證宋軍,姚志剛,郭俊如,李靜,李歡,李程(396)
南海渦動能比季節(jié)變化特征及機理分析 陳符森,潘長明,薄文波,李佳訊,高飛(406)
萊州灣南岸夏秋兩季土壤鹽分時空變異性研究 劉文全,陳廣泉,于洪軍,徐興永(414)
6種海洋雙殼類貝殼中碳酸鈣、碳酸鎂含量的測定 徐海龍,王芮,許莉莉,朱國霞,喬秀亭(421)
適應海南熱帶海洋環(huán)境產脂肪酶菌株的篩選及產酶條件研究郭聰,吳海武,郭偉良,朱彥博,黃捷暢,周永燦,王世鋒,謝珍玉(427)
水下生產系統(tǒng)防沉板結構形式改進研究 徐蒙,楊樹耕,王晗,劉曉峰(436)
我國海洋二號衛(wèi)星微波散射計數據處理軟件設計 林溢園,鄒巨洪,何原榮,林明森(443)
東海區(qū)海洋觀測預報減災信息共享技術研究及框架設計 王麗琳,薛佳麗,龔茂珣,肖文軍(449)
珠江口赤潮爆發(fā)過程中水體及表層沉積物間隙水中營養(yǎng)鹽與葉綠素的變化特征趙春宇,譚燁輝,柯志新,劉華健,劉甲星(457)
基于隨機情景模擬統(tǒng)計的海洋溢油污染風險分析——以濱州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為例廖國祥,代麗利,盧偉志,葉金清,劉長安(468)
第5期
·論文·
我國海陸產業(yè)勞動生產率的時空演變特征研究 杜利楠,欒維新,孫戰(zhàn)秀(481)
西北太平洋區(qū)域海洋溢油合作法律框架構建初探 林全玲,賈欣(488)
黃海和東海表層懸沙濃度年際變化特征 尹琦珺,高抒,高明哲,易家成(494)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新生代伸展過程及其區(qū)域差異性定量研究王雪,呂寶鳳,梁捷尉,梁正鵬,吳瓊(507)
流場構建中徑向基函數節(jié)點選取方法研究 黃家勇,張紅梅,陳志高,朱世芳(516)
潮灘上應用ADV 進行波浪觀測與特征參數計算 蘆軍,范代讀,涂俊彪,張悅,張艷偉(523)
基于混合層模型反推Argo 表層溫度和鹽度 趙鑫,李宏,劉增宏,許建平,孫朝輝,盧少磊(532)
基于潮汐逆模型技術對渤黃海正壓M2分潮開邊界條件的優(yōu)化研究:II.潮汐特征、潮汐動力學及潮余流宋軍,姚志剛,郭俊如,李靜,高佳,董軍興(535)
聯合XBT和WOA13模型鹽度信息的深水走航聲速準確確定黃辰虎,陸秀平,王克平,申家雙,張博,翟國君(554)
南海東北部貧營養(yǎng)海區(qū)營養(yǎng)鹽對浮游植物生長的限制李佳俊,譚燁輝,周林濱,姜歆,趙春宇(562)
2013年夏季渤海環(huán)境因子與葉綠素a的空間分布特征及相關性分析張瑩,王玉玨,王躍啟,劉東艷(571)
天津大港濱海濕地溢油漂移擴散數值模擬研究吳亞楠,武賀,張松,汪小勇,繳建華,李彤,白明(579)
基于BP 神經網絡的東嶼島遙感影像分類 曹兆偉,林寧,徐文斌,盧文虎,張孝龍(587)
風浪破碎判據的實驗檢驗 楊景耀,鄒曉晨(594)
第6期
·綜述·
海洋潮流能發(fā)電裝置綜述王世明,任萬超,呂超(601)
·論文·
“海上絲綢之路”自然環(huán)境風險分析 黎鑫,張韌,盧揚,宋榮兵,楊理智,錢龍霞(609)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之4個主要東盟國家人文環(huán)境風險評估楊理智,張韌,白成祖,黎鑫,劉君(617)
珠江口磨刀門水道枯季咸潮上溯與鹽度輸運機理分析 高時友,陳子燊(625)
珠江口海域大氣中重金屬季節(jié)變化特征及其與氣象因子的關系王欣睿,葉劍軍,倪志鑫,鐘煜宏(632)
規(guī)則波作用下透空格柵板式防波堤波浪力試驗研究 程永舟,常佳夫,楊小樺,黃筱云(641)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東亞大槽和東中國海海溫關系的年代際減弱和成因分析王國松,侯敏,李琰,牟林,尚建設,宋軍,高佳,李程,李歡(649)
近岸浪-風暴潮耦合模型在天津沿海的應用李雪,王智峰,武雙全,董勝,賈婧,張曉爽,吳昊(657)
浙江漁山列島海域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組成和結構研究王曉波,江河,李伯康,韓慶喜(666)
渤海東部晚第四紀沉積環(huán)境變化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學記錄藍先洪,秦亞超,陳曉輝,王中波,李杰,梅西(674)
圍墾工程影響下的淤漲型潮灘演化:以江蘇弶港潮灘為例李明亮,楊磊,龔緒龍,薛文勇,楊旸,石勇,汪亞平(683)
基于跨航道拋錨作業(yè)的海底管道埋深研究張萌萌,李林安,郭志明,雷震名,張翔,閆澍旺(694)
不同型式斜坡堤弧形胸墻波浪壓力的試驗研究 李雪艷,王慶,范慶來,王崗(702)
深海走航投棄式剖面儀傳輸信道特點的分析鄭羽,方靜,高宇,李紅志,宋國民,尚應生,王慧泉(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