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軍
(新鄭人民醫(yī)院 神經外科,河南 新鄭 451100)
顯微外科手術治療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的療效觀察
馬紅軍
(新鄭人民醫(yī)院 神經外科,河南 新鄭 451100)
目的 觀察并探究顯微外科手術治療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癌的療效觀察。方法 隨機選取2010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進行顯微外科手術的患者8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按照傳統(tǒng)手術方法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則采取顯微外科手術進行治療。結果 經治療,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5.0%,而對照組患者僅為82.5%,研究組患者較對照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對兩組患者隨訪8個月,研究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明顯恢復更快更好,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顯微外科手術治療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臨床療效顯著,安全可靠,臨床價值顯著,值得我院在臨床上推廣并應用。
顯微外科手術;血管網狀細胞瘤;小腦;療效
血管網狀細胞瘤是良性腫瘤,是由于中胚葉細胞的胚胎殘余組織引起的顱內腫瘤,發(fā)病部位多在小腦[1]。臨床治療該種腫瘤大多應用傳統(tǒng)手術進行切除,而據臨床資料顯示,傳統(tǒng)手術治療復發(fā)率較高[2]。近年來,微創(chuàng)技術發(fā)展快速,顯微外科手術逐步應用于臨床治療[3]。我院為探究顯微外科手術治療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的臨床效果,隨機選擇80例患者對照研究。現將具體信息示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進行顯微外科手術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21~50歲,平均年齡(32.21±5.31)歲,病程3周~5年,平均病程(1.91±0.58)年,包含囊腔結節(jié)型15例,囊腔型14例,結節(jié)實質型11例;研究組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20~52歲,平均年齡(33.19±4.87)歲,病程2周~6年,平均病程(1.98±0.61)年,包含囊腔結節(jié)型16例,囊腔型12例,結節(jié)實質型12例。兩組患者于性別、年齡、病程及病種等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①對照組患者按照傳統(tǒng)手術方法進行治療:選取患者枕下正中入路,將前行腦室后角硬膜切開后作外部引流。按照“Y”型方法切開硬膜,穿刺針穿刺囊腫,使部分囊液外流,后切開囊壁進入囊腔,吸除全部囊液,尋到腫瘤并切除。②研究組患者采取顯微外科手術進行治療:患者均予以氣管內插管麻醉全身,患者保持俯臥位,頭部偏向病變對側,以直切口切開,長度約8 cm,選擇顱窩正中入路,將枕部肌肉切斷并剝離骨膜,使枕骨充分暴露,后使用鉆孔咬除枕骨且擴大骨窗口直徑4~6 cm。使用顯微鏡找出腫瘤的供血動脈,后對腫瘤四周圍繞的腫瘤進行完整切除。若為囊性腫瘤,先打開囊壁,分離后找到腫瘤結節(jié),全部切除后將皮下、皮膚、肌肉、硬膜仔細縫合。若為囊性血管網狀細胞瘤則切除小的腫瘤結節(jié)即可,無需切除囊壁。
1.3 觀察指標:①依據患者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療效分級: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可正常工作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可生活自理,進行輕度體力活動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或病情加重為無效。②統(tǒng)計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若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經治療,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5.0%,而對照組患者為82.5%,研究組患者較對照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n(%)]
2.2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對比:術后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8個月,研究組患者于可正常工作指標較對照組均更優(yōu),研究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明顯恢復更快更好,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對比[n(%)]
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多見于兒童,影響小腦發(fā)育。該病的臨床主要癥狀包括頭暈、嘔吐、步態(tài)失衡等,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和生活,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質量[4]。傳統(tǒng)手術方法治療該病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治療效果不理想,容易復發(fā),恢復周期較長等。近年來,隨著顯微技術的進步,顯微外科手術逐步應用于臨床治療,此種手術方式具有療效好、安全性高、恢復快的特點,效果顯著[5]。我院為探究顯微外科手術治療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的臨床療效作此研究。根據本次研究結果,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達95.0%,而對照組患者為82.5%,可見研究組患者較對照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而術后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8個月,研究組患者于可正常工作指標較對照組均更優(yōu),研究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明顯恢復更快更好,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顯微外科手術的治療效果值得肯定,且安全可靠,恢復較快,適合應用于臨床治療。綜上所述,應用顯微外科手術治療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臨床療效顯著,安全可靠,臨床價值顯著,值得我院在臨床上推廣并應用。
[1] 李俊,許曉明,馮樂,等.45例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臨床研究與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3,23(2):556.
[2] 楊宴.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的臨床診治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1,9(17):94-95.
[3] 解利平,王宏勤.顯微外科手術和血管內栓塞治療腦動靜脈畸形的Meta分析[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122-124.
[4] 曹健,劉巖,李強,等.顱咽管瘤顯微外科手術62例分析[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2,35(5):427-428.
[5] 趙欣,陳靜,曹立.顯微手術治療小腦內成血管細胞瘤的觀察及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24):48-49.
R616.2
B
1671-8194(2016)35-00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