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波,肖莉
(貴州省黔西南州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貴州省興義市,562400)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和左氧氟沙星聯合靜滴致嚴重消化道反應1例
廖波★,肖莉
(貴州省黔西南州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貴州省興義市,562400)
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和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聯合靜滴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導致患者嚴重惡心、嘔吐、腹瀉。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1∶1);左氧氟沙星;消化道反應
患者女,1964年出生,身高155cm,體重52kg,喜歡體育運動,身體健康,平時很少生病,六年無抗生素類用藥史,因上呼吸道感染兩天到診所就診。主訴“發(fā)熱、頭痛、咳嗽、喉嚨痛”,查體扁桃體腫大,體溫38.8℃,血壓115/75mmHg,呼吸35次/分,脈搏80次/分(患者平時脈搏50~60次/分),雙側呼吸對稱、稍粗,無濕羅音。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過敏試驗陰性后,以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3g(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141103,1.0g/瓶,海口市制藥廠有限公司)、乳酸左氧氟沙星0.6g(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A14121906, 0.3g:100ml,貴州天地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利巴韋林0.5g(利巴韋林注射液,14120604A,0.1g:1ml,貴州天地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維生素C 0.5g(維生素C注射液,14122704B, 0.5g: 2ml,貴州天地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地塞米松磷酸鈉 10mg(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15010303A,2mg:1ml,貴州天地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靜脈給藥,每天一次。第二天患者出現惡心、嘔吐,所吐之物為所進食物,大便次數增加,大便量多、不成形,為墨綠色。按照上述處方繼續(xù)用藥,第三天患者惡心、嘔吐加劇,所吐之物為液體,已不能進食,大便次數繼續(xù)增加,量少,為墨綠色液體,偶見食物殘渣。患者體溫36.8℃,恢復正常?;颊咭笸K?,停藥后患者拒絕靜脈補充液體,自行回家休息,適量口服糖鹽水,三天后惡心、嘔吐、腹瀉癥狀緩解,一周后恢復正常。因患者未做臨床檢驗,尚不知是否對血液和肝、腎功能造成影響。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為第三代頭孢類抗生素,是頭孢哌酮鈉與舒巴坦鈉按1:1比例均勻混合的無菌粉末。臨床常用于治療由敏感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膜炎、膽囊炎、膽管炎和其他腹腔內感染等。主要抗菌成分是頭孢哌酮,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粘肽合成酶,從而阻礙細胞壁粘肽的合成,使細菌胞壁缺損,菌體膨脹裂解[1]。另一組份舒巴坦,除對淋球菌和不動桿菌屬有抗菌活性外,不具有其它抗菌活性,是一種不可逆性β-內酰胺酶抑制劑,可增強頭孢哌酮抗拒多種β-內酰胺酶降解的能力,起到對頭孢哌酮明顯的增效作用[2]。兩者合用時,具有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不良反應中以皮膚及其附件的發(fā)生率最高,偶見稀便、惡心等腸胃不適反應。
左氧氟沙星屬喹諾酮類抗菌藥,具有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的特點,左氧氟沙星為氧氟沙星的左旋體,其抗菌活性約為氧氟沙星的2倍,它的主要作用機制為抑制細菌DNA旋轉酶活性,阻礙DNA合成而導致細菌死亡[3]。臨床常用于敏感細菌所引起的呼吸系統(tǒng)感染、泌尿系統(tǒng)感染、生殖系統(tǒng)感染。不良反應為用藥期間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部不適、腹瀉等癥狀。
抗生素是把雙刃劍,使用得好能較快地解除患者的痛苦,服務于社會,創(chuàng)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反之則導致藥源性疾病的產生,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咕幍穆摵蠎霉倘挥刑岣呱锢枚?、促進吸收,降低耐藥性等優(yōu)點,但不合理的聯合用藥也會使毒副作用增強。幾乎所有的藥物不僅有治療作用,也存在不良反應,藥物之間既可能產生協(xié)同作用,也可能產生拮抗作用。同時,不同病人可因其個體差異對藥物的敏感性也不同,這就使問題更為復雜,因此,用藥方案必須強調個體化[4]。長期無抗生素用藥史的患者對抗生素比較敏感,能很快地出現療效,相應地,對不良反應也較為敏感,易出現重于說明書的不良反應。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和左氧氟沙星都有惡心、嘔吐、腹瀉的消化道反應,二者大劑量同時使用勢必導致不良反應甚至毒副作用的發(fā)生,以致出現本文中的患者不能進食、幾乎脫水的情況。
在使用抗生素時應嚴格掌握其適應癥、禁忌癥、藥理毒理作用、不良反應及用法用量,防止濫用。例如頭孢哌酮/舒巴坦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因此單用本品就能夠治療大多數感染,隨著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其嚴重不良反應相對突出[4],應盡量避免大劑量用藥和聯合用藥,盡可能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臨床使用抗生素應重視配伍禁忌,在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的說明書中只注明“本品注射液不可與氨基糖苷類注射液直接混合,因存在物理性配伍禁忌”,但在臨床具體應用中發(fā)現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除與氨基糖苷類、多種喹諾酮類藥物存在物理配伍禁忌,還與其他一些類型的常用藥物配伍時發(fā)生反應,如維生素B6、氨溴索、西咪替丁等[5],在臨床發(fā)現的由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應中由β-內酰胺類抗生素引起的占46%,以皮膚及附件損傷最為常見,其次為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6]。因此,應進一步規(guī)范β-內酰胺類抗生素藥物的臨床使用,并重視不良反應的監(jiān)測工作,以減少或避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1]江明性.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285.
[2]解斌.實用新藥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75.
[3]江明性.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804.
[4]王俊英,于聰,盛洪濤.184例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不良反應/事件分析[J].《中國藥物警戒》,2009,12(6):746-750.
[5]金小仙,單樺,賀旭東.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與多種喹諾酮類抗菌藥存在配伍禁忌[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32):5069-5070.
[6]韓燕,陳娟,韓勇.我院β-內酰胺類抗生素致不良反應442例分析[J].《中國藥房》, 2006, 17(7):528-529.
10.15900/j.cnki.zylf1995.2017.05.015
廖波(1969.10-)男,1991年7月畢業(yè)于貴陽中醫(yī)學院藥學系,畢業(yè)后就職于貴州省黔西南州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至今,現任中心副主任,副主任藥師。主要研究方向:藥品檢驗、藥物不良反應及濫用監(jiān)管、中藥材種植應用等。
★通訊作者:廖波,郵箱:2769628837@qq.com.
2017-02-24,
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