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萱 編譯
(上海市農藥研究所,上海 200032)
水稻田除草劑三唑酰草胺
葉 萱 編譯
(上海市農藥研究所,上海 200032)
在20世紀90年代,人們開始對三唑啉酮類除草劑進行研究,此時,一次性除草劑(磺酰脲類除草劑和防除禾本科雜草的除草劑混劑)的應用市場在日本不斷擴展。然而,其中防除禾本科雜草的除草劑存在諸多的問題,具體如下:⑴ 必須以高劑量才能防除稗屬雜草;⑵ 殺草譜窄;⑶ 對稗屬雜草的持效期短;⑷ 對水稻和雜草如稗草的選擇性差。
為此,日本北興化學工業(yè)株式會社制定了研究開發(fā)對稗屬雜草具有優(yōu)異防治效果,對水稻高度安全,能靈活應用,易施用,在水稻移栽過程中通過安裝于拖拉機上的裝置施用,節(jié)省勞力的除草劑。此公司研究人員主要圍繞以下幾點對合成篩選的物質進行結構優(yōu)化:⑴ 在移栽時應用對水稻安全,⑵活性穩(wěn)定,持效期長,殺草譜寬,能夠節(jié)約勞動;⑶ 對環(huán)境影響小,用量少,對水稻安全,移動性低,在水稻田土壤中滲漏少,對哺乳動物的毒性低。
日本北興化學工業(yè)株式會社合成了雜環(huán)化合物,發(fā)現1-芳基-4-氨甲?;?1,2,4-三唑啉酮衍生物對稗草屬雜草和多種水稻田雜草活性高。最后選擇三唑酰草胺為最優(yōu)化合物,其為三唑啉酮類水稻田除草劑,對禾本科雜草、一年生莎草和一些一年生闊葉雜草高效,特別是對稗草高效,持效期長,即使在水稻移栽時應用也高度安全。
1.1 三唑啉酮類除草劑的開發(fā)過程
圖1為三唑啉酮類除草劑的開發(fā)過程。
圖1 三唑啉酮類除草劑的開發(fā)過程
在早期開發(fā)新除草劑的研究中發(fā)現氨甲?;?磺酰基-三唑衍生物的代表物⑵唑草胺⑴對稗屬雜草具有優(yōu)異的活性,而此類物質主要是在磺?;线M行取代。還有一些物質對稗屬雜草具有防除活性,但不滿足上面提及的要求。
因此,廣泛研究了氨甲?;〈碾s環(huán)衍生物⑶。其中,4-(硫取代)-異噁唑啉酮(isoxazolinone)衍生物對稗屬雜草具有活性,但對水稻不是很安全。故開始研究異噁唑啉酮衍生物,主要研究了氨甲?;〈漠悋f唑啉酮結構,發(fā)現4-芳基-異噁唑啉酮衍生物⑸對稗屬有很高的活性,而且對水稻非常安全。然而代表性化合物在田間條件下對2.5葉期的稗屬植物沒有足夠的活性,而且化合物5衍生的物質也沒有除草活性。
接下來,筆者集中研究了衍生物⑹,把4-芳基異噁唑啉酮衍生物⑸的異噁唑啉酮環(huán)母核變?yōu)槠渌s環(huán),發(fā)現1-芳基-4-氨甲酰基-1,2,4-三唑啉酮衍生物⑺對稗屬和多種水稻田雜草具有高活性。
1.2 三唑啉酮衍生物的優(yōu)化和三唑酰草胺的選擇
為了提高對稗屬雜草的活性和對水稻的安全性,筆者對1-芳基-4-氨甲?;?1,2,4-三唑啉酮衍生物(7)的苯環(huán)(Xn)和氨甲酰基團(R1和R2)進行了多種取代研究。衍生物⑺是根據圖2的路線合成的。
圖2 1-芳基-4-氨甲?;?1,2,4-三唑啉酮衍生物(7)的合成路線
表1為三唑啉酮衍生物的活性-結構關系,也列出了它們芽前和1.5葉期應用對稗屬的防除活性,以及移栽后1 d對水稻的損傷情況。
表1和表2列出了氨甲?;娜〈兓闆r。N,N-二乙基氨甲?;蚇-環(huán)己基-N-乙基氨甲酰基化合物對稗屬沒有高活性。在氨甲?;鶊F引入苯基的化合物在芽前應用對稗屬活性高;N-異丙基-N-苯氨甲酰基化合物對1.5葉期的稗屬高活性。然后,變化異丙基氨甲?;鶊F上的苯環(huán)取代基,發(fā)現引入氟原子,特別是在苯環(huán)的2-和4-位引入2個氟原子后,化合物對稗屬雜草的活性顯著提高;而引入甲基、三氟甲基和甲氧基后化合物對稗屬的活性降低了。
然后筆者優(yōu)化了三唑啉酮環(huán)(表3)1-位上的苯環(huán)的取代基。引入氯原子后化合物對稗屬雜草的活性和對水稻的安全性都提高了,而2,4-二氯苯衍生物的芽前和1.5葉期的活性最高,對水稻沒有損傷。此外,在苯環(huán)的2-位引入甲基、三氟甲基和甲氧基,化合物對稗屬雜草有高活性,這表明在苯環(huán)2-位進行取代對化合物的活性有重要的影響。
此外,筆者還研究了在三唑啉酮環(huán)的3-位進行取代對化合物活性的影響情況。研究發(fā)現甲基取代物對稗屬具有弱活性,但氯取代、三氟甲基和甲氧基取代物對稗屬沒有活性。
由以上研究,筆者選擇了對2.5葉期稗屬雜草具有高活性和長持效期,對水稻高度安全的三唑酰草胺(8)為最優(yōu)化合物。
通用名:ipfencarbazone,開發(fā)代號:HOK-201,化學名稱(IUPAC):1-(2,4-二氯苯基)-2′,4′-二氟苯基-1,5-二氫-N-異丙基-5-氧代-4H-1,2,4-三氮唑-4-甲酰胺。商業(yè)名稱:FIGHTER?,CAS號:212201-70-2,分子式:C18H14Cl2F2N4O2,分子量:427.23。外觀:固體,細粉末,白色到灰白色。熔點:133.8~137.3 ℃,溶解度:水0.515 mg/L (20 ℃),甲醇9.44 g/L,丙酮78.9 g/L,乙酸乙酯 63.8 g/L。蒸汽壓:2.5×10-7Pa (25 ℃),9.8×10-8Pa (20 ℃)。密度:1.526 g/cm3,log Pow:3.0 (25 ℃)。
圖3 三唑酰草胺的結構
表1 三唑啉酮氨甲?;系娜〈l(fā)生變化的衍生物的構效關系
3.1 三唑酰草胺的除草活性
三唑酰草胺在雜草芽前或出芽早期-芽后應用對稗草Echinochloa oryzicola、Echinochloa crus-gall,稗屬(Echinochloa spp),異型莎草(Cyperus diformis)和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等一年生雜草,螢藺(Scirpus juncoides)和水莎草(Cyperus serotinus)等多年生雜草有優(yōu)異的防效。以有效成分250 g/hm2應用,對芽前到2.5葉期的稗屬雜草高效,特別是在芽前和低濃度時對稗屬雜草有優(yōu)異的防效(圖4)。
表2 氨甲?;媳江h(huán)上取代基變化的三唑啉酮衍生物的構效關系
表3 三唑啉酮環(huán)1-位的苯環(huán)上的取代基發(fā)生變化的衍生物構效關系
3.2 持效期
在水稻田,三唑酰草胺處理后30~45 d進行排水,其對稗屬雜草的持效期可達70 d左右(圖5)。
表4 三唑啉酮環(huán)3-位取代基變化的衍生物的構效關系
3.3 對水稻的安全性
三唑酰草胺以有效成分250 g/hm2施用對移栽水稻安全,甚至在容易滲漏水、淺栽和不同類型的土壤中(圖6)。在日本的大田試驗中,發(fā)現三唑酰草胺對移栽當天的水稻安全,即使在移栽時施用對移栽水稻都不會造成任何傷害(圖7)。
3.4 三唑酰草胺在土壤中的遷移
土壤對三唑酰草胺有很強的吸附性,而且三唑酰草胺的水溶性低,故施用于水田后,不管土壤是何種類型(砂壤土、黏壤土、輕黏土、重質黏土),此物質都分布于土壤表面的0~2 cm層(表6和表7)。
三唑酰草胺通過抑制細胞分裂、細胞生長對稗屬雜草有強的防除作用。其會導致稗屬雜草矮小,分蘗少,黃化,扭曲,最后死亡。三唑酰草胺用于水田芽后的稗屬雜草后,主要被根或莖基部吸收。筆者用14C標記的硬脂酰輔酶A和丙二酸單酰輔酶A進行了根伸長試驗,研究了三唑酰草胺的作用機制,發(fā)現其降低了植物體內多于20個碳的脂肪酸的含量(圖8)。然而,三唑酰草胺對VLCFAs伸長的抑制機制仍不清楚,還在進一步的研究中。
表5 三唑酰草胺的除草活性
圖4 三唑酰草胺芽前施用對稗屬雜草的活性
圖5 三唑酰草胺(有效成分250 g/hm2)對田間稗屬雜草的活性
圖6 三唑酰草胺在不同的應用時間對水稻作物的安全性
圖7 在移栽前或移栽時施用三唑酰草胺對水稻的安全性
表6 三唑酰草胺在土壤中的分布(田間試驗)
表7 三唑酰草胺在土壤中的遷移以及滲漏試驗中對稗草的防除率
三唑酰草胺低毒,對眼睛和皮膚有輕微的刺激性,無致突變性和致畸性,無慢性、致瘤性作用,對生殖沒有副作用。
圖8 三唑酰草胺施用后稗草莖葉中脂肪酸的含量
三唑草酰胺對魚、鳥和有益昆蟲毒性非常低。對水蚤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然而,在常規(guī)的條件下使用不會對環(huán)境帶來負面影響(表8)。
14C標記試驗表明大鼠經口攝入后168 h內幾乎把全部的三唑酰草胺代謝和排泄掉。在水稻植物中,可食用部分含有的放射活性物質非常少。三唑酰草胺在動植物體內,通過氨甲?;鶊F的斷裂,羥基化,然后與動植物組織結合而代謝掉。在土壤和光照射水中,三唑酰草胺通過氨甲?;臄嗔?,以及進一步分解,最后礦化為二氧化碳。在對水稻植物的殘留研究中,在谷物和稻草中沒有檢測到三唑酰草胺。三唑酰草胺在水稻田中的半衰期為8.5~34.4 d。
表8 三唑酰草胺的毒性
2.5%顆粒劑和25%的懸浮劑,還有三唑酰草胺+芐嘧磺隆+溴丁酰草胺等多種混劑。
三唑酰草胺對移栽期水稻高度安全,殺草譜寬,對稗草屬雜草持效期長。三唑酰草胺是水田雜草防除的新工具,可靈活應用,對水稻高度安全,給水稻種植者節(jié)約了時間和勞力。目前,一些三唑酰草胺混劑已被登記用于水稻田除草,如Winner?, Kachiboshi?、Kimarite?、Goemon?、Aulic?和Gangsane?,這些產品已在日本和韓國用于防除水稻田雜草。
10.16201/j.cnki.cn31-1827/tq.2016.06.13
TQ450
:A
1009-6485(2016)06-0054-05
葉萱,女,工程師。Tel: 021-64387891-201。
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