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青
摘 要:軟磁貼教學具的合理應用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將一些生物概念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本文擬從生動導入、模型制作以及多元展示這三個方面入手,介紹一下軟磁貼教學具在教學過程中的研制和應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軟磁貼教學具;研制;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12B-0042-01
如何把抽象、復雜的生物概念直觀化、簡單化,是每一名高中生物教師著力研究的。軟磁貼教學具的合理應用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將一些生物概念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接下來,筆者從生動導入、模型制作以及多元展示這三個方面入手,介紹一下軟磁貼教學具在教學過程中的研制和應用。
一、生動導入,營造氣氛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學課堂上的教學具有了變化。不同于以往只依賴黑板、粉筆、教科書的教具教學,軟磁貼能將生物的概念直觀呈現在學生們面前,讓學生們有一個更加直觀的體驗。而在教學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利用軟磁貼教具生動地將本堂課要學習的知識導入,營造良好的生物教學氛圍。
我在講解蘇教版高中生物《DNA的結構和DNA的復制》時,為了防止學生們因無法理解DNA的結構而產生厭學心理,利用軟磁鐵教具根據課堂教學知識點構建DNA的結構,引導學生們進入“DNA”的知識海洋。準備過程中,先手繪DNA的四種脫氧核苷酸,將其貼到軟磁鐵上,裁剪形狀,在制作的過程中注意堿基A與T、C與G在結構上的兩兩對應吻合。在此基礎上,我又繪出了一條由四種脫氧核苷酸組成的長鏈,也貼到軟磁貼上,裁剪出要求的形狀。教學開始時,我利用軟磁貼制成的四種脫氧核苷酸和DNA長鏈進行導入,讓學生們在生動形象的課堂氛圍中直觀接觸DNA的結構,從而產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提升生物課堂教學效率。
通過利用軟磁貼教具將較為抽象的生物概念直觀地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有了提高。此外,在生物課程開始之前利用軟磁貼教具生動導入本堂課所學的內容,不僅能夠營造教學氛圍,還能讓學生們更加直觀地觀察學習生物知識,從而產生學習生物知識、研究生物學科的興趣。
二、模型制作,體驗過程
生物知識的學習,既注重學習成果也注重學習過程,學生們學習知識正是在不停的學習過程中,進行積累和探究,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生物教學中的一些知識點,結合軟磁貼教具進行模型制作,引導學生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更深切、更透徹地理解生物知識,享受學習生物概念這一過程。
比如,在講解蘇教版高中生物《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時,先帶領學生們學習了解了RNA的概念,學生們了解到mRNA是信使核糖核酸,在課件上給出堿基順序為AUGCGUUGCUGUUAA。鼓勵學生們利用軟磁貼自己動手制作mRNA模型和tRNA的模型,學生們在制作過程中根據mRNA的堿基順序將mRNA的模型制作出來,在此基礎上,各個小組的同學根據mRNA的密碼子將tRNA的模型也制作出來。在模型制作的過程中,學生們對不同的核苷酸的具體構成以及不同核酸結構之間的關系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課本中原本抽象的轉錄和翻譯過程,在模型制作和使用的過程中變得具體,學生對于遺傳的分子知識有了新的認識,對于中心法則這個生物學的核心概念有認知。
通過讓學生們親自動手利用軟磁貼進行模型制作,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們學習生物知識、鉆研生物知識的興趣,還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活躍程度,讓學生們在歡快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體驗抽象概念生動化的樂趣。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采用軟磁貼進行模型制作,讓學生們體悟其中的樂趣。
三、多元展示,升華意識
為了讓學生們更快更好掌握知識,在教學過程中,高中生物老師要就生物的一些復雜抽象的知識點,利用軟磁貼教具向學生們展示,使學生們對生物知識理解更透徹、學習意識更深刻。
我在講解蘇教版高中生物《DNA的結構和DNA的復制》時,先帶領學生們從課本出發(fā)初步了解了脫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不同,學生們基本了解后,為使學生們更深刻了解記憶其區(qū)別,我用軟磁貼的結構模型向學生們展示了兩者在結構上的差距,即核糖核苷酸比脫氧核苷酸的五碳糖上多一個氧。了解兩者區(qū)別后,我又從DNA結構入手,再次展示DNA雙螺旋結構并讓學生們清楚了解DNA大多是雙鏈,同時也清楚了RNA一般為單鏈。然后同學分組制作模型,要求學生辨別核酸類型。采用多元展示的方法,從課本中知識的展示到結構模型的直觀展示學生的認知更加清晰。
由此可見,利用軟磁貼教學具,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學習的興趣,還有助于生物抽象化知識點的直觀化呈現,促進學生們理解生物知識點。
基金項目:本文為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重大項目“生物學習室·學具開發(fā)及其教學研究”(2015 jssjys-15)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宋正海.利用軟磁貼制作生物學模型[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5,(1).
[2]宋正海.用軟磁貼制作生物學模型的教學研究[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6,(3).
[3]楊曉奇.教學資源及其優(yōu)化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