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杰
(泰興市特殊教育學校 江蘇泰興 225400)
聾生數學語言培養(yǎng)實踐舉隅
張文杰
(泰興市特殊教育學校 江蘇泰興 225400)
數學語言的培養(yǎng)對聾生教育而言具有獨特的重要性,掌握數學語言是聾生進行有效學習的基礎。文章主張,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應加強數學語言文字教學,要注重循序漸進、直觀引導、合作交流,耐心等待、不斷鼓勵,進而有效發(fā)展聾生的數學數學語言。
聾生;數學語言;合作交流
數學語言是聾生數學思維的工具,掌握數學語言是聾生順利、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1]。聾生由于喪失聽力,語言發(fā)展遲緩,思維較長時間停留在直觀形象思維階段,而隨著年級的增高,數學知識難度的不斷加深,聾生的數學語言發(fā)展陷入“瓶頸”,聾校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往往出現高耗低效的現象。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法來加強聾生數學語言培養(yǎng),提升聾校數學教學品味。
數學教材的語言豐富而且嚴謹,很多的概念、公理比較抽象。聾生由于缺乏同一水平的語言積累的支持,很難理解這些抽象的數學語言。那么在平時教學中要注意加強數學語言文字教學,以便提高他們數學語言文字的解讀能力。
(一)教師提高數學專業(yè)素養(yǎng)。聾校教師的一言一行對聾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聾生由于接受知識的局限性,他們的知識積累完全來源于教師。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數學專業(yè)知識是數學教師知識結構中的核心部分,是數學教師的知識結構的主體。只有數學專業(yè)知識豐富的數學教師,才能掌握數學中的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和數量關系的正確含義,了解它們的來龍去脈,以及在數學知識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易于將數學教材中的知識結構轉化成聾生頭腦中認知結構,以符合聾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因此,教師首先要清楚講解數學概念的真正內涵,這樣在教給聾生概念時,也能講解到位。比如:“距離”的概念,教師就必須講解清楚“點與點的距離”即兩點之間的線段和“點到直線的距離”即點到直線的垂線段的區(qū)別,指導聾生理解垂線段是指垂直于某一圖形的線段,不是任意線段,這樣聾生才能準確掌握。聾校教師由于面對的是失去語言能力的殘疾聾生,可能不太注重自己數學專業(yè)知識的再學習,加之聾校的學科知識培訓沒有普通學校豐富多彩,因此,聾校的數學教師工作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忽略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再成長。因此,要想聾生能切實提高數學語言能力,聾校數學教師首先必須提高自己的數學專業(yè)素養(yǎng),所謂學高為師。
(二)靈活應用手語溝通。在聾校數學課堂師生之間的“表語達意”,所用的數學語言表達是指聾校特有的“手語”表達,手語作為聾生的交際語言,具有“接受”和“反饋”雙重功能,聾生接受知識,主要通過教師的手語,反饋知識也是通過手語。然而,聾生在進行手語交流時,又不同于我們普通人所學的手語,他們手語表達時,會出現省略和主謂顛倒的現象,俗稱聾人手語,比如:“吃飯了嗎?”他們就會用手語表達成“飯吃了,有沒有?”而數學公理、定理等概念的表達,如果按照聾人手語,就會出現理解錯誤。另外,手語交流還有局限性,因為有很多的數學專用俗語用手語無法表達,就只有用指語表達,這樣就會造成一個手語會表達幾個不同的意思,比如:數學符號“—”既能表示“減”又能表示“負”,還能表示“相反數”,而手語表示的方法都相同,會導致聾生混淆。因此,為了避免上述現象出現,一是教師必須按照語句順序逐字逐詞的用文法手語表達準確,另外,要求聾生在反饋時,也用文法手語反饋;二是當遇到雷同現象時,盡量板書,避免不必要的理解錯誤。
聾生掌握數學語言,并能較準確地敘述,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為,普通聾生在學習數學語言時,都會在敘述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對于聾生來說,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必須耐心指導聾生進行有順序的描述過程、概括結論、說明思路,讓他們漸漸從不知如何開口,到會說、會用,進而善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具體可采用以下幾個步驟進行數學語言訓練,以提高聾生數學語言敘述能力。
(一)模仿敘述。模仿敘述就是教給聾生一種說話的模式,讓聾生仿照模式進行思考回答,體會數學語言的表達方式。張志公先生曾說:“模仿是寫作的必由之路。”同樣,可以這樣說:“模仿是聾生數學語言習得的必由之路?!币驗?,對于抽象思維薄弱的聾生來說,“模仿”在數學語言學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泵@生通過不斷地模仿教師的數學語言,久而久之,就能很好地掌握。
(二)準確敘述。準確敘述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轉化成符號和語言,準確表現思維的過程。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階段,在這里,教師應該教給聾生方法。比如:針對幾何證明這個聾生學習的難點,我在新授幾何證明題初期,就一直通過填空這個方法進行教學,可以填表達式,也可以填證明理由,逐步擴充填空的內容,由少到多進行訓練,一段時間后,聾生的幾何證明表述能力有明顯的提升。
(三)辨別真假。辨別真假就是將錯例呈現出來,通過爭論來辨別其錯誤所在。真理往往是在辯論中誕生的,教師在數學教學時,要注意將一些聾生錯誤的語言,比如:“三角形是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三角形是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和“三角形是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舉例讓聾生進行辨別,從而提高他們對概念掌握的準確性。
(四)獨立敘述。獨立敘述就是能用數學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經過前面幾個環(huán)節(jié)的長期訓練后,聾生最后就能具備獨立敘述數學語言的能力了。
直觀教學一直被認為是聾校數學教學的一種基本而且有效的方法,因為數學圖形所具有的直觀性、具體性可以很好地彌補聾生抽象思維薄弱的缺陷,提高他們對數學題意的理解能力。
(一)直觀引導。數學課堂上通過直觀引導既便于老師的語言講解,又有利于聾生對數學語言文字的透徹理解。比如:我在教學《直線、射線、線段》這一節(jié)內容時,有兩個詞是:“延長和反向延長”,這兩個詞在直線、射線、線段中有不同的表述,其中,線段不僅能延長還能反向延長,而直線不存在延長和反向延長,射線可以反向延長,聾生對此就很難理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就直接在黑板上畫出直線、射線和線段,然后利用圖形畫出“延長”和“反向延長”,加以區(qū)別,利用圖形去理解題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數形結合。重視培養(yǎng)聾生數形結合的思維方法,進而培養(yǎng)聾生作圖能力、識圖能力,提高聾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掌握好圖象語言,必須提高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象語言三者之間互譯的能力。實際上,要能順利地解一道題,首先要求會讀題和會根據題意作圖,然后再根據題意列式進行推理、運算,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把三種語言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訓練。在實際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由圖形標條件。我要求聾生一邊讀題,一邊將已知條件標在圖形上,這樣來幫助他們理解題意,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圖形進行表述。
如:直角三角形ABC中,AB=10cm,BC=6cm,求AC的長度。
聾生解題:
2.由題目畫圖形。有些數學題目沒有圖,就要求聾生自己作圖,這對聾生來說比較困難,因為他們首先要對題意進行正確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畫出圖。解決這個難點,可以將題目拆成基本語句,分步畫出。
如:一道簡單的幾何證明題:“等腰△ABC中,AB=AC,AD是BC邊上的高。求證:△ABD≌△ACD?!?/p>
(1)給出基本語句:①等腰△ABC;②AD是BC邊上的高,要求聾生一一畫出圖形。
(2)將已知條件在圖形上標出。
3.由文字語言對應符號語言。符號語言能將文字語言與圖象語言結合起來,有利于聾生理解幾何概念和其本質屬性,也為文字題證明打下基礎。如三角形的邊角邊公理—SAS、角邊角公理—ASA、邊邊邊公理—SSS、斜邊、直角邊公理—HL,再如比例的基本性質—∵a:b=c:d,∴ad=bc,公式菱形面積=對角線乘積的一半—S=(a×b)÷2,以及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c2=a2+b等等。
聾校數學新課程標準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因為合作學習能讓聾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在交流個性思維方法與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這既有利于實現學習互補,又有利于強化聾生數學語言水平的提高,增強合作意識。[2]
(一)合作交流理清概念。在合作交流中,讓聾生通過自主學習,在對問題認識、理解的基礎上在小組發(fā)表意見進行討論,進一步驗證自己推理的合理性和準確性,這種發(fā)表意見也就是數學語言的綜合表達。[3]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面積”后,很多聾生對在什么情況下是求周長、什么情況下是求面積經常弄不明白。為加深對周長和面積兩個概念的理解,可以組織聾生討論。聾生就能通過討論、舉例說明:“沿籃球場走一圈的距離”“建造圍墻”“用鐵絲挽一個正方形,求鐵絲的長度”等,都是求周長。而求“書本封面的大小,窗戶玻璃和操場、教室的大小”等,是求面積。合作討論時,聾生會舉出許多他們熟悉的例子,認識會透徹得多。
(二)互幫交流掌握方法。合作交流中,由學習能力強的聾生指導、幫助學習能力弱的聾生,讓學習能力弱的聾生認真傾聽能力強的聾生所進行的表述,然后再進行重復,共同得到提高。如課堂練習:計算有理數的減法 7-(-5),班上有一個學習能力差的王××聾生總是會算成:7-(-5)=7-5=2,這時我讓班上學習好的聾生崔××指導王××正確計算7-(-5)=7+(+5)=7+5=12,并請崔××說出這樣做的理由“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王××跟著復述幾遍,溝通交流中有效地掌握了有理數的減法法則。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同學都有發(fā)言的機會,也有聽其他同學發(fā)言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同學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聾生為了表達本人和本小組的意見,會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整個身心就會處于主動探索的學習興奮之中,彼此之間會在相互討論中,強化自己的數學語言。
(一)需要鼓勵。聾校教師要注意多采用鼓勵性的語言,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讓聾生感覺無拘無束,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聾生表述自己語言的積極性。很多聾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直把表述數學語言認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當教師讓他表述時,由于怕回答錯誤,常常不敢回答或不愿回答,久而久之,聾生表述語言的能力會不斷下降,課堂就會呈現出“一言堂”的局面。因此,教師一定要讓課堂變得寬松,讓聾生不緊張,應多鼓勵。
如:出現下列現象,教師就應這樣給予鼓勵:聾生不敢回答,多半是怕說錯,教師就應該說:“不用怕,說錯了不要緊?!薄拔蚁嘈拍阋欢〞?。”若聾生由不敢說到敢說,教師就應多加表揚。“嗯,你進步了?!薄翱?,你終于敢站起來回答了,這多好?!比裘@生回答正確,教師就應多加贊許,“你回答的真棒。”“你說的真好。”還應多采用聾生互評的辦法。
(二)需要等待。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凡是聾生通過思考能夠講得出的問題一定讓他們自己講,教師要給予足夠的思考時間,不要怕耽誤時間,因為課堂是聾生的,不要因為聾生講錯了而大發(fā)雷霆。公開教學中,尤其要注意,教師因為是公開教學,怕由于聾生說錯,導致課堂整體效果降低,而經常會省略讓聾生表述的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困難的問題,更不愿意讓他們說,這是不正確的做法。
斯托利亞爾說:“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庇纱丝梢姡瑪祵W語言培養(yǎng)的重要性。誠然,讓聾生能很準確的用數學語言進行表述,需要經過教師的不斷努力,但是,我相信,充分利用聾生的思維優(yōu)勢,去彌補他們的思維弱勢,教給他們正確的方法,多鼓勵,多給機會,多交流,多幫助,他們的數學語言一定能得到提高。
[1]斯托利亞爾,丁爾升.數學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4-15.
[2]田寅生.聾校數學課程標準與數學教學改革[R].南京: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2015.
[3]王辛.低年級數學交流能力培養(yǎng)策略[J].中小學數學,2015(4):7-9.
[責任編輯 王占峰]
Exam p lesofDeafStudents'Cultivation ofM athematicalLanguage
ZhangWenjie
(SpecialEducation School,Taixing City,Jiangsu 225400)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math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maths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math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emphasizing on step by step,intuition guidance,cooperation and exchange,patiently and continuously encouragementof deaf students.
deafstudents;mathematical language;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G762
A
2095-0438(2017)01-0040-04
2016-10-10
張文杰(1973-),男,江蘇泰興人,泰興市特殊教育學校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