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積岐
1996年正月,妻子和兒子的戶口轉到了西安市,我結束了在省作協(xié)的八年單身生活。一家人能團聚在一起當然很高興??墒?,我卻忽略了父親的感受,造成了后半生的愧憾。
妻子和兒子離開故鄉(xiāng)的時候,母親去世剛剛一年,父親從深深的悲痛之中還沒有走出來。父親和母親相濡以沫,艱難一生,母親剛踏進61歲的門檻就離開了我們,父親難以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他本來就有嚴重的肺心病,母親的去世使父親雪上加霜,病情更加嚴重了。我勸父親再去住一次醫(yī)院,父親堅決不去。他說,上一次住院花了你不少錢,我心里過不去。其實,也就三兩千元,卻成了父親的心病。他知道我解決了公職才兩年,以前一直在省作協(xié)干臨時,手頭沒有錢,他想到的是兒子的艱難。舉家進城的前幾天,我去村醫(yī)療站對村醫(yī)再三叮嚀,讓他給父親多操心,父親在村醫(yī)療站不論花多少錢,暫且記個賬,我回來后,一并結賬。父親和弟弟一家過日子,我給弟弟也這樣叮嚀了。我沒有想到,父親的病在身體上,也在心里。我們一家進城使父親覺得失去了依靠,更加孤獨,常常徹夜不眠。好多年以后,弟媳婦告訴我們,我們進城后,父親隔幾天就一個人蹲在房間里嚎啕大哭,那悲痛之狀,無法言說。
一個月過后,我回故鄉(xiāng)看望父親,一進街道,只見父親的脊背靠在人家的廈房山墻上,蹲下來,雙目空洞地望著西邊陰沉沉的天。春寒料峭,街道上空無一人,只有父親一個。我看了一眼父親削瘦蒼白的面龐,心里刺痛。我說:爹,天氣這么涼,你咋一個人在街道上?父親說,屋子里鉆(待)不住,心急。父親所說的心急就是孤獨、寂寞、郁悶。村子里雖然還有幾個和父親年齡不相上下的老人,但是父親不愿意和他們去閑聊,父親覺得他一生都活得不如人,很自卑。他十八歲就在縣政府當了干部,由于心性太高,不愿對人虛與委蛇,26歲回村當了農(nóng)民,晚景十分凄涼。我拉著父親的手,父親站起來,同我一起進了家門。我再次和父親說起住院治療的事,父親說,這是老病,不是住院就能治好的。父親還是堅持不去醫(yī)院。我再次叮嚀他,哪里不舒服,就去醫(yī)療站打吊針,花錢多少都有我支著。父親長長地嘆息了一聲,說,你好好地給人家干工作,不要操心我,人活百歲,終有一走,我把你也連累扎了。父親這么一說,我心里十分難受,眼淚花直噴。母親在世時,把父親的飲食起居照顧得十分周到,母親就是父親的拐杖。母親一走,拐杖沒有了,父親的行走就十分艱難了。不要說父親覺得孤寂,母親一走,我也覺得,房間里空空蕩蕩的,清清冷冷的。我無法安慰父親。我看得出,父親硬是承受著心靈和疾病的雙重折磨。
妻子和兒子進城不久,一家人沒有分到房子,住在省作協(xié)別人的辦公室里,我苦于不能把父親按到城里來住。父親和母親一次都沒能夠到我工作、寫作的西安市來過。我常常責備自己沒有本事,沒有盡到孝道。如果自己有本事,一家人早進城十年八年,我一定會叫父母親住進城里,在城里的醫(yī)院給父親治病。
我僥幸地以為,父親是慢性病,再活十多年或三五年是不會有困難的。1996年11月16日早上,當?shù)艿馨央娫挻虻绞∽鲄f(xié),告訴我父親午夜過世時,我不由潸然淚下。我被內疚折磨著,折磨了二十年。所有能推卸的理由都不是理由。孝敬父母不是規(guī)矩,而是天性,是隨著血液而流動的物質。我自慚、自愧。當我漸入老境之后,深深地體會到了父親當年那種凄涼、孤寂、痛苦。父親心中的傷痕到走時也沒有撫平。在這個人世上,我誰也不欠,只是欠了父親的一筆債。
【童 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