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恩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币虼?,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環(huán)節(jié),引發(fā)學生想象的火花,引導他們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
一、在朗讀課文中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在語文課中,我們不但要重視朗讀的訓練,還要在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在教學時,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喚起內(nèi)心的想象,把課文中的人、事、景、物變成可以看到、聽到、聞到、觸到的客觀世界中的種種事物,從而豐富學生的表象積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二、在質疑問難中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在語文教學中,我經(jīng)常鼓勵學生獨立思索,質疑問難。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了疑問,就能主動地向未知領域做新的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發(fā)展。如教完《麻雀》一課后,有的學生對課文的結尾產(chǎn)生質疑。“雖然獵人把獵狗帶走了,但小麻雀不會飛,它還有危險。獵人既然被老麻雀那偉大的母愛感動了,他為什么不幫小麻雀一把呢?”學生一提出這問題,我馬上因勢利導,引導學生修改課文結尾,想象獵人會怎樣做。這時候,學生的思維活躍了,一個個充滿創(chuàng)意的結尾誕生了。
三、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語文教材中許多地方都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空間。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特定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展開想象,想象著課文所描繪的情景,把理解語言和想象的畫面結合起來,增強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力。如教《觀潮》的第二部分“潮來時”,我是這樣引導的:“潮來時究竟是怎樣的景象呢?今天讓我們隨著錄像細細觀賞一番,不過要邊看邊聽邊想: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此時此刻你又想到了什么?看完后前后桌四人小組討論?!蓖ㄟ^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學生的情感一下子沉浸在錢塘江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中??赐旰螅瑢W生情緒激昂,紛紛仿照課文進行想象,興致勃勃展開討論。
在語文課堂中,我們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讀”、“問”、“說”、“想”、“展示”、“選擇”等舞臺,讓學生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使學生更多更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個性飛揚的課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課堂。相信“你給學生一個舞臺,學生會給你無限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