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 鑫
(鄭州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河南 鄭州 450000)
血清肌鈣與肌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
診斷價值分析
尤 鑫
(鄭州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分析血清肌鈣與肌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3例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組,并選取同期于我院體檢的健康體檢者70名,作為對照組,均行空腹靜脈采血檢測,比較兩組檢測指標陽性結果及兩種指標診斷價值。結果 研究組肌鈣蛋白、肌紅蛋白的陽性檢測率為86.31%、89.12%,均比對照組8.64%、17.13%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肌鈣蛋白診斷的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均比肌紅蛋白高,肌紅蛋白診斷的靈敏性、陰性預測值均比肌鈣蛋白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肌鈣蛋白對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異性高,肌紅蛋白對急性心肌梗死的靈敏性高,二者聯(lián)合檢測,可作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要診斷指標,提高診斷準確性。
血清肌鈣蛋白;血清肌紅蛋白;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臨床癥狀復雜,其中約2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fā)病初期伴胸痛的典型癥狀,因此,提高心急梗死的確診率具較高臨床價值。據資料記載,血清的肌鈣蛋白與肌紅蛋白是用于診斷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標志物,肌鈣蛋白特異性高、敏感性低,而肌紅蛋白敏感性低、特異性高,二者聯(lián)合檢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診斷率[1-2]。為分析血清肌鈣及肌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的價值,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3例的臨床資料,現做如下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3例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組。并選取同期于我院體檢的健康體檢者70名,作為對照組。研究組男女比例43∶30,年齡40~82歲,平均年齡(60.30±10.82)歲,病程1~5 h,平均病程(2.61±0.62)h。對照組男女比例40∶30,年齡40~85歲,平均年齡(58.84±11.32)歲,經檢查血尿指標無異常。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本次檢驗均選擇肌紅蛋白肌鈣蛋白I/CK-MB/檢測試劑盒,兩組均行清晨空腹靜脈采血,血量3~5 mL,常規(guī)分離血液標本,2 h內完成檢測,采用免疫透濁法測定肌紅蛋白水平,臨界值為>65 μg/L;采用酶免疫法測定肌鈣蛋白水平,臨界值為>0.5 μg/L。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肌鈣蛋白與肌紅蛋白的陽性檢測結果比較
研究組肌鈣蛋白、肌紅蛋白的陽性檢測率為86.31%、89.12%,均比對照組8.64%、17.13%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肌鈣蛋白與肌紅蛋白的陽性檢測結果比較 [n(%)]
2.2 兩種指標肌鈣蛋白與肌紅蛋白的診斷價值比較
經計算得出,肌鈣蛋白診斷的靈敏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6.31%、91.45%、91.37%、86.45%;肌紅蛋白分別為:89.13%、82.84%、84.41%、87.85%。肌鈣蛋白診斷的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均比肌紅蛋白高,肌紅蛋白診斷的靈敏性、陰性預測值均比肌鈣蛋白高(P<0.05)。
臨床診斷急性心肌梗死常以CK-MB用作診斷指標,但因CK-MB敏感性低,易導致漏診。臨床研究證實,肌鈣蛋白與肌紅蛋白均為靈敏度、特異性高的心肌損傷血清標志物,因此,可用于診斷急性心肌血管疾病,兩者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診斷率[3]。本次研究,我院對收治的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血清肌紅蛋白與肌鈣蛋白進行檢測,與同期體檢的70例健康體檢者血清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研究組肌鈣蛋白、肌紅蛋白的陽性檢測率86.31%、89.12%均比對照組8.64%、17.13%高,提示血清肌鈣蛋白及肌紅蛋白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指標,幫助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診斷。
肌紅蛋白是人體心肌與骨骼肌細胞中的蛋白,由一個血紅素輔基與一條肽鏈組合的蛋白,用于儲存肌肉氧氣。肌紅蛋白在人體血清內含量少,若心肌與骨骼肌受損時,受損肌細胞釋放肌紅蛋白至血液中,因此,人體血液中肌紅蛋白水平升高,損傷早期的敏感性高,高含量持續(xù)5~12 h[4]。肌紅蛋白敏感性高,但特異性低,骨骼肌內也有肌紅蛋白,當血液內肌紅蛋白水平升高,會受到骨骼損傷的干擾[5]。本次研究中研究組肌紅蛋白診斷的靈敏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9.13%、82.84%、84.41%、87.85%。肌鈣蛋白作為肌鈣蛋白復合體亞單位,多數肌鈣蛋白為不可溶,在肌原纖維以結構蛋白形式固定,只有少數具可溶性,在胞漿中游離。加之肌鈣蛋白僅對心肌纖維表達,所以它屬于心肌特異型的肌鈣蛋白。正常人體血清中肌鈣蛋白含量少于0.5 μg/L,幾乎測定不到,所以,若心肌細胞損傷,肌鈣蛋白含量會短暫上升。肌鈣蛋白在血液中較早出現,一般3~5 h,含量升高持續(xù)5~8 h,因此,其敏感性、特異性比CK-MB高,是檢測心肌損傷的特異指標[6]。研究組中肌鈣蛋白診斷的靈敏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6.31%、91.45%、91.37%、86.45%。通過比較兩個指標的診斷價值發(fā)現,肌鈣蛋白診斷的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均比肌紅蛋白高,肌紅蛋白診斷的靈敏性、陰性預測值均比肌鈣蛋白高,提示血清肌鈣蛋白與肌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具互補作用,提高診斷率,這與上述文獻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血清肌鈣蛋白的高特異性,肌紅蛋白的高敏感性,二者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率,有重要診斷價值,具推廣應用的價值。
[1]楊聯(lián)云,胡 蓉,黃 媛,等.肌紅蛋白聯(lián)合肌鈣蛋白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4):63-64.
[2]馬云芳.肌紅蛋白、肌鈣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2):113-115.
[3]谷雙清,谷慧敏,杜 娟,等.血清肌鈣蛋白及肌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3): 43-44.
[4]曾令曉,韋明新.肌鈣蛋白I、肌紅蛋白、肌酸激酶同功酶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治中的應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3, 10(A02):96-98.
[5]王 蒂.檢測血清肌鈣蛋白Ⅰ與肌紅蛋白比值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價值[J]. 常州實用醫(yī)學,2015,31(2):76-78.
[6]何 華,林 鵬,方先松,等.肌紅蛋白、高敏肌鈣蛋白T聯(lián)合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34(2):278-279.
本文編輯:徐 陌
R542.22,R541.4
B
ISSN.2095-6681.2016.21.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