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中央歌劇院首次在中國推出歌劇《圖蘭朵》,在北京世紀劇院隆重上演,“今夜無人入睡”這首詠嘆調(diào)就此在中國流傳開來。
當時,經(jīng)過長達半年的艱辛和付出,這部全部由中國人排演的大型歌劇成功上演,贏得了鮮花和掌聲。《中國文藝報》《中國日報》《音樂周報》相繼發(fā)表評論,稱贊該劇是“龐大的陣容、精美的制作、輝煌的演出”“具有古代絲綢之路特色的布景、道具、服裝以及化妝,增添了該劇的神秘悠遠的氣氛,色彩也更為絢麗豐富”。《時裝》雜志也發(fā)表了《“寥廓蒼遠,大氣磅礴”——歌?。▓D蘭朵)舞臺服裝欣賞》一文并刊登劇照。首演的成功為劇院帶來了榮譽和口碑,也是劇院發(fā)展道路上的又一個里程碑?!秷D蘭朵》自1995年在中國首演以來,曾上演多次,如1996年參加了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歌劇觀摩演出”,獲得了唯一的“優(yōu)秀演出獎”;1998年應臺灣方面之邀參加了臺北市音樂季。
排演《圖蘭朵》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在正式投入前已經(jīng)完成了用意大利語原文演唱的音樂會。1995年,政治氣候變暖,迎來了上演《圖蘭朵》的最佳時機,劇院邀請了時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的著名導演徐曉鐘執(zhí)導《圖蘭朵》。徐導認為歌劇《圖蘭朵》是兼具悲劇性與喜劇性的一部歌劇,其音樂抒情、華麗、恢宏,在舞臺表現(xiàn)上應遵循詩化的美學原則,發(fā)揮“表現(xiàn)性”和“寫意性”的魅力。他同時認為《圖蘭朵》是普契尼臆想中的“天方夜譚”式的傳說,要淡化和疏離中國元素,要把故事從紫禁城挪到絲綢之路上某個東方古國。這樣大膽的抉擇,雖然給設計帶來了困難(出了難題),但也給了我們更大的想象空間和創(chuàng)作的靈活性。
從1995年入夏開始,景、服、化設計人員投入了緊張的案頭工作,去北京圖書館、中央戲劇學院資料室、各外國使館文化處,翻閱世界美術史、建筑史和服裝史資料,范圍從古代西城高昌(今吐魯番)、回鶻、龜茲、大夏(今中亞地區(qū)、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阿富汗一直到波斯、亞述諸國。在此期間(從6月12日起),我們夜以繼日、冥思苦想,做了多個簡易模型,畫了無數(shù)草圖。導演前后五次看過設計方案,卻沒有最終定稿。徐導指出,歌劇的本質(zhì)是詩的藝術,是寫意而不是寫實,要有節(jié)奏、有意境、有韻律:“俄國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主張要把化妝音樂會變成真正的戲劇演出(這種化妝布景歌唱式的歌劇現(xiàn)象直到今天還有相當?shù)氖袌觯?,他反對化妝布景式的歌劇。國外的一些演出,追求華麗的布景,在舞臺上堆砌所謂的中國式的樓臺亭閣,有明顯的商業(yè)味道,藝術格調(diào)不高。我們要尋找東方和中國的交接點,要淡化中國形象——造型越模糊,象征性就越強,我們要繼續(xù)努力?!痹谛鞂У囊龑?,我們茅塞頓開,靈感如同涌泉般源源不絕,腦海里種種栩栩如生的視覺形象紛至沓來。到7月底,經(jīng)過不斷地推敲醞釀,終于定下一個滿意的方案。
在確立了歌劇《圖蘭朵》詩化寫意的風格之后,劇組從亞述王國的古跡人首翼牛像得到啟示,在舞臺上聳立起高達6米的巨大怪獸,它象征力量和智慧,根據(jù)劇情變化可以橫向移動、變換空間。貫穿舞臺的是高達3米的大平臺,分上、中、下三層,舞臺背景呈現(xiàn)的是茫茫沙漠,沙丘紋路彎婉曲折、有疏有密,與平臺層層疊疊、縱橫穿插,既有時空地域感,又有線條美。此外,還利用當時先進的現(xiàn)代舞臺裝置設置了升降臺、車臺和小轉(zhuǎn)臺。
在第一場中,端莊美貌的圖蘭朵公主猶如天女下凡,在優(yōu)雅的茉莉花旋律中飄然而至。運用轉(zhuǎn)臺,卡拉夫昂首闊步,奮起敲響了決定生死的大鑼。在第二場中,老國王在莊嚴的樂聲中自下而上、徐徐上升,登基慶典莊重非凡??v觀舞臺,人面怪獸昂首向上騰飛,車臺、升降臺上下左右移動,小轉(zhuǎn)臺的旋轉(zhuǎn)加上群體演員的靈活調(diào)度,或聚或散、或方或圓令人目不暇接,達到虛實相生、動靜相宜的舞臺效果。舞美還運用象征手法,或夸張或變形地在舞臺上塑造出大得出奇的月亮、直徑超常的銅鑼、帶有神秘圖像的帷幕、金光閃閃的皇家寶座,對戲劇情境的塑造起到了烘托作用。
《圖蘭朵》的舞臺設計努力追求神似與形似的統(tǒng)一、有限空間與無限空間的統(tǒng)一、似與不似的統(tǒng)一以及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統(tǒng)一,以突破舞臺演出物質(zhì)空間的局限,尋找舞臺的心理空間和氣氛空間。在人物造型上,導演要求接近西域一帶的少數(shù)民族形象,人物要質(zhì)樸凝重,服裝不要太華麗,要創(chuàng)造出一種涵蓋東方古國氣質(zhì)的綜合概念的服裝。我們通過分析,理解了導演的意圖,在大量翻閱有關資料后,確定東方古國的基本款式是平面的——以寬松肥袖、長袍為特征,要在運動中展示含蓄美,服裝上的圖案裝飾要化繁為簡、點到為止。
在具體的人物造型設計上,展現(xiàn)出設計師的卓越創(chuàng)造力。如圖蘭朵公主,她冷酷高傲,具有典型的東方美貌。第一場設計為寬大水袖、曳地長袍,起翹的云肩,云髻霞帔、頭頂翎羽,以淺銀灰色的冷色鋪以閃亮服飾,塑造出公主冷如冰霜又極具美貌的效果。第二場在宮殿猜謎場上,公主服裝款式與前一幕相同??紤]圖蘭朵公主音域?qū)拸V、洪亮,是大號女高音,所以選擇高亮度的鵝黃色絲綢面料,加上金光閃亮的裝飾,一派雍容華貴,展現(xiàn)出公主居高臨下、咄咄逼人的傲慢性格。
卡拉夫,他是典型的韃靼青年,具有剽悍、剛直、熱血沸騰的氣質(zhì),是落魄失意的王子。他身著藍灰色粗質(zhì)地長袍,寬墊肩度袖披風,圍著發(fā)舊的珠寶腰帶,著一雙翻毛的長靴。既有流落他鄉(xiāng)的落魄的痕跡,又不失昔日王者的尊貴剛硬。
柳兒,她是多情、善良、質(zhì)樸的女仆,身著青灰色的長袍,圍以紫紅色的腰帶,頭披素色裹臉圍巾,這些服裝的運用塑造出一個樸素、清純、癡情的女仆形象。
傳令官,他是第一個出場的關鍵人物,必須定位明確,于是為他設計了深紫色絲絨面料的垂身大袍,袍的衣襟邊飾以金色花紋,頭頂金冠。紫色有神秘感,而金色是達官顯人的身份標志,這是從阿塞拜疆服飾演變而來的。幕一開啟,在悠揚神秘的音樂聲中,傳令官手持圣旨宣布公主要招駙馬,故事由此開始。
其他,如群體演員的服飾以包頭、長袍為主,色彩以暖色的灰赭、土紅、棕綠為大基調(diào)。而近百人的男女合唱隊的服裝采用粗制的麻綢面料,加上凝重的褐色、棕灰色調(diào),簡潔流暢地組成一個統(tǒng)一而富于變化的龐大整體,以厚實、穩(wěn)重的基調(diào)襯托出公主、卡拉夫和主要角色的動人形象。
歌劇《圖蘭朵》在整個設計過程中,以浪漫主義的詩意概括,力求虛擬化、寫意化,“計白當黑”“一以當十”,景、光、服用粗線條、大色塊,運用舞臺假定性,尋找一種輝煌的史詩美。以中國文化特有的寫意和詩化的美學視野,塑造了一個空靈、飄逸、神秘的空間和遙遠的東方古國情調(diào),與普契尼筆下的夢幻神奇般的音樂珠聯(lián)璧合、渾然一體,使整個歌劇獲得巨大的感憾!
20年人生如歌、往事如云,過去的事慢慢地被蒙上歷史的塵埃,離我們漸行漸遠。新版的《圖蘭朵》紛紛登臺亮相,首演版的《圖蘭朵》漸漸被遺忘。20年崢嶸歲月稠,回想當年與徐導一起聆聽、交談、探索的日日夜夜,那些經(jīng)歷過的艱辛汗水至今歷歷在目、難以忘懷,尤其是徐導以大智慧、大手筆把《圖蘭朵》歌劇演繹成東方絲綢之路上一個美麗的傳說,打造了一部感人肺腑、夢幻史詩般的藝術精品,開創(chuàng)了國內(nèi)首次上演《圖蘭朵》的先河。徐導站在時代的高度,把《圖蘭朵》歌劇的愛情故事延展為超越個體愛情的偉大情感,上升到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仇恨融解的高度,他奏響了“讓世界充滿愛,讓人類永久和平”的主旋律,他所執(zhí)導的《圖蘭朵》所貢獻的藝術價值和精神意義得以流傳至今,即使對當下我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和平發(fā)展、共同繁榮”的戰(zhàn)略主張也有著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