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呆:各位我來也!瑞瑞,趕緊把上次沒講完的有關(guān)音樂劇《伊麗莎白》的具體內(nèi)容詳細說說,這樣我也好決定到底看不看這部劇。
瑞瑞:這有什么好猶豫的,想看就看嘍。要是不感興趣那也很正常,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嘛。
阿呆:話是這么說,可按你之前的說法它完全打破了我小時候所看到的美好童話,所以讓我有些糾結(jié)。
小曼:但如果這部作品很真實很感人,能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茜茜公主傳奇的一生,體會到她的喜怒哀樂的話,即使它會顛覆我一直以為的美夢,我也一定會用心欣賞和聆聽的,因為這更接近真實的伊麗莎白。
瑞瑞:的確,真相往往意味著殘忍,所以不是人人都能接受事實的。但換個角度來說,童話的存在也是相當(dāng)必要的,畢竟有對比才會讓人印象更深刻,某種程度上這兩者并不矛盾。
阿呆:沒錯沒錯!其實關(guān)于這部作品的所有元素里,我最好奇的就是角色設(shè)定,尤其是你說的“死神”,到底這個人物是怎樣主導(dǎo)伊麗莎白一生的?
小曼:同問,我也對“死神”最感興趣了,而且這是個虛構(gòu)的人物吧。
瑞瑞:嗯,這也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個音樂劇角色,他一直“潛伏’在伊麗莎自身邊,不時出現(xiàn)和誘惑她。這里還一定要提到的是全劇的序幕,既是傳統(tǒng)的大合唱開場,又加入了很多新意。
阿呆:這個怎么說?大合唱我知道,就像《悲慘世界》開場那樣特別有氣勢,很震撼。
瑞瑞:有點類似,又不同。我上次曾經(jīng)說過,這部劇是用刺客魯凱尼來作為敘述者的,他是第一個登場的人物,全劇就是從對他的審問開始倒敘的。
小曼:以審問刺客開始,這樣不就把重心放到伊麗莎白為什么會被刺殺了嗎?
瑞瑞:對,主創(chuàng)們讓一個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嚴(yán)肅男聲一遍遍地審問魯凱尼這么做的理由,而魯凱尼則只是用不耐煩甚至神經(jīng)質(zhì)的語氣回答說他殺伊麗莎白是因為她想死。
阿呆:啊?所以魯凱尼是成全了伊麗莎白?這問話的人看不見,那魯凱尼等于是跟空氣對話嘍。
瑞瑞:其實魯凱尼的這段話也代表了作者昆策和勒維的一個看法,即伊麗莎白的死亡是一個突發(fā)的偶然事件,但這又是必然的結(jié)果。而后魯凱尼請上了伊麗莎白的同時代人作為證人,于是眾鬼魂邁著僵硬的腳步在合唱中登場,其中有皇帝、有伊麗莎白的父親,也有她的孩子。
小曼:那他們的證詞都說了些什么?伊麗莎白的確是自己不想活嗎?
瑞瑞:他們只是說,即使在地府,伊麗莎白都是與眾不同的。所有人都與死神共舞,而她高傲、無人理解,卻從未放棄追尋自由。
阿呆:哇塞,我只能說伊麗莎白太有個性了,不在人世卻依然我行我素堅持自我。
瑞瑞:是的,說到這里我還想插一句,每一版演出在這一段的細節(jié)處理上多少都會有所不同,比如剛開場魯凱尼表現(xiàn)自己被判刑時是用替身或假人,還是自己套進了繩子,都有細微區(qū)別。在2002年艾森版中,伊麗莎白出現(xiàn)在了序幕的眾多鬼魂中,她一襲白裙,與周圍格格不入,這也顯現(xiàn)出她的特別。
小曼:我覺得每一個版本的導(dǎo)演都有對作品獨特的理解和詮釋,所以盡管文本相同,但大家呈現(xiàn)出的作品是不可能一樣的。
瑞瑞:就是這個意思。有興趣的話你們可以把現(xiàn)在能找到的視頻版本都看看,比較一下,一定會發(fā)現(xiàn)很多有意思的改動呢。另外演員陣容的變化也會給作品帶來很多新的碰撞。
阿呆:那你有推薦嗎?在這么多版本中肯定有相對偏愛的吧。
小曼:是呀瑞瑞,你肯定有最欣賞的版本,說出來讓我們參考一下。
瑞瑞:這個有點難哎,因為有的時候一個版本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結(jié)合而成的。對我來說可能由于剛開始看的就是原版卡司,所以我喜歡的就是琵雅女王和烏維死神的CP組合了,比如1992年首演版啊,2002年艾森版啊,都是很經(jīng)典的。
阿呆:明白了,你是懷舊復(fù)古派的,哈哈哈。
瑞瑞:這個我承認。話說回來,在序幕中眾鬼魂安靜后,我們的死神大人終于伴隨著魅惑性的音樂登場了,我還記得當(dāng)時一下子就被烏維充滿磁性和張力的嗓音及表演迷住了呢。
小曼:看出來了,你這兩眼放光的樣子絕對是瞬間就被吸引了,難怪覺得別的版本的死神都沒法和他相比。
瑞瑞:是的,簡直就是初心吶。他唱著誘惑的歌謠從放下的橋上緩緩而來——就出場了這么一小會兒,我就覺得這死神太有魅力了。所以當(dāng)魯凱尼在序幕結(jié)束時大聲宣告說伊麗莎白愛死神,而死神也愛她,自己的刺殺是受死神主使,動機則是偉大的愛情,這我是完全相信的。
阿呆:那死神是怎么融入到故事中的?你剛剛不是說他一直在伊麗莎白身邊暗中主導(dǎo)嘛。
瑞瑞:我覺得類似于人類的愛情,死神和伊麗莎白相識于年少時期,當(dāng)時的她還是個天真活潑不諳世事的少女,從高處墜下時第一次遇見了死神;當(dāng)?shù)弥聋惿滓藿o皇帝時死神希望她跟自己走;皇帝出軌時死神假扮醫(yī)生告訴她已經(jīng)被皇帝染上了??;最后魯凱尼在死神授意下刺殺伊麗莎白后,她終于拋下驅(qū)殼投入了死神懷抱。
小曼:天吶,這個死神完全被賦予了人的情感,活脫脫一個渴求戀人的青年嘛。
阿呆:我覺得死神是故意在引誘伊麗莎白吧,哪有這樣三天兩頭跳出來惹事的人,還想在婚禮前拐跑新娘呢。
瑞瑞:的確沒那么簡單,他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為了得到伊麗莎白,例如雖然他陪伴失去家庭溫暖的皇太子魯?shù)婪?,卻在魯?shù)婪蜥葆灞罎⒌年P(guān)鍵時刻推了他一把,導(dǎo)致他自殺身亡,痛失愛子對伊麗莎白造成了沉痛的打擊??梢哉f死神既溫柔又殘忍,深情和冷酷都是他。
阿呆:嘖嘖,我都覺得這男人太有魅力了,這就是傳說中的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吧。
瑞瑞:你這么說也有道理,確實也是一種對人物的理解角度。
小曼:大家都以為嫁入皇室很幸福,其實個中艱辛只有自己知道吧。
瑞瑞:是的,伊麗莎白不甘心做一只籠中鳥,沒有人理解他,卻依然堅持追求實現(xiàn)自我和自由,她的一生也伴隨著一個舊時代的滅亡。我甚至可以認為死神其實就是伊麗莎白的一個分身,是她心中一直揮之不去的死亡陰影,是消極、孤獨、壓抑、悲傷的情緒。
阿呆:聽得我好悲傷的感覺……好吧,我覺得沖著伊麗莎白和死神,也是很有必要去看這部音樂劇的。
小曼:我覺得伊麗莎白就像那首歌中唱的那樣,“她就是她,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就是那朵孤獨盛放在沙漠中的薔薇”。
瑞瑞:我也大愛這首歌!其他像伊麗莎白和丈夫弗朗茨皇帝漸行漸遠的感情、她和皇太后蘇菲的婆媳關(guān)系、她和兒子魯?shù)婪虻哪缸忧?,我就不一一細說啦,畢竟說再多都不如你們自己去看上一遍來得印象深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