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雅麗
突如其來的溫暖和悲涼
談雅麗
一
如何定義幸福?
幸福是普普通通的一天,饅頭在蒸鍋里,熱氣騰騰的炒菜擺放在棗木桌上,愛人在身邊隨意地說著什么,孩子放學(xué)的腳步聲正在門外響起。
不用擔(dān)心什么,也不用焦慮明天。門外有一棵很大的橘子樹,它開出的白花香透了簡單的陋室。
我活在生命平淡的流逝里,用筆記下的也只是樸素的一天,最真摯的一瞬,我感受到的無邊溫暖和突如其來的悲涼。
二
我一直在寫一條河——沅水。
它通透碧澄,永恒流淌。我傍依著她,她是我生命的起源,也是我創(chuàng)作的涌泉。我自稱為河流漫游者,表面安靜恬淡,內(nèi)心卻狂熱如火。
我棲居故鄉(xiāng),臨河而居,走遍了沅澧兩水的支流水網(wǎng)。我傾聽漁民往事,拜訪大小河街,尋找古鎮(zhèn)野村的雪泥鴻爪,在清澈的水邊安頓我的理想和愿望。
大河流動的水聲把我?guī)нM一首詩的源頭和入海。
三
春天走到野櫻花谷,這是一片還未被人們發(fā)現(xiàn)的芬芳之地。
一陣微風(fēng)吹過,櫻花如雪片一樣紛紛降落。當我把手伸向一只橫斜過來的花枝時,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就是山谷的一部分,就像山谷里的一棵樹,一根藤,一只鳥,溪水中的一粒頑石。我能叫出萬物的名字,因為我也是萬物不可忽略的組成。
我知道,自然中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生長、繁殖,滲透到我的每一個毛孔、每一個細胞。我希望和人們分享那些美好的時刻,內(nèi)心柔軟到要用愛寫下零碎的分行。
四
前年夏天我去新疆的喀那斯。
在那里,白樺和青松相依,清碧的河水夢一樣流過山林。晚上八點多,天依然明亮,我走到喀那斯河邊,在大青石上坐下,靜靜看著四周散布的白色帳篷。遠處雪山晶瑩,近處樹林在殘陽下閃光,一群綿羊和黃牛正悠閑回家。我隱約聽到帳篷里傳來蘇兒的笛音,蘇兒是用山中蘆管制成,音色柔美,湖水的流響傍著蘇兒婉轉(zhuǎn)的曲調(diào)吹拂過山林,我心里一熱,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淚。
吹蘇兒的牧民告訴我,他吹奏曲子叫《喀那斯湖上的波浪》。我覺得要寫下一些文字,也許是因為美流下了眼淚,也許因為在無邊的美中,我感到一條大河流經(jīng)的蒼茫和寂靜。
在青石板上,我用鉛筆隨手寫下詩歌就叫《喀那斯湖上的波浪》。
五
雪靜靜地落著。
我把你的信讀了一遍又一遍,它來自鳳凰古城的時光客棧,它寫得那么美,每個字都有合情合理的舞姿,每個字都充分表達你的情感。我記得寫信時你鄭重的表情。我記得我們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
我的心被奇異地打動了。我擁有一個完美的秘密。
時間的法則就是不斷經(jīng)歷,我相信輕微的生活會像光芒一樣擴展開來,它將安靜明亮地駐留在一切的上方。
維特根斯坦說:“我存在的邊界就是我語言的邊界”。我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詩語。它們會疼痛、寂寞、惶恐、快樂、安恬,有時停在一棵樹上,有時像鳥兒一樣展翅飛走。
六
花巖溪是我故鄉(xiāng)的一個小鎮(zhèn),小鎮(zhèn)坐落在雪峰山下,兩個美麗的湖,棲鳳湖和龍鳳湖是花巖溪美麗的雙眼。
有天晚上,我和幾個詩友開夜車回家,月色清亮,山風(fēng)拂面,我們停車湖邊,詩友們說要為花巖溪寫詩,我獨自驕傲地說:“我要在月亮下為心上人寫情詩!”松濤回應(yīng)了我的低語。
詩意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詩歌。
我以巖石為紙,湖水為墨,以月亮為燈,真情為字。我要寫的并不僅僅是所遇見的大江大河,我寫的是內(nèi)心的樂譜,是心靈的渴望、糾纏與自由。而遠處的河水正穿過夜色,繼續(xù)咆哮著,從一個無限流到另一個無限。
七
在我的身邊,總有一種旋律,它由百轉(zhuǎn)千回的情感交織而成。
有時它屬于過去。是年輕時在余記餃餌店等待某人經(jīng)過的時刻;是大雪的車站,我看著你轉(zhuǎn)身離開,慢慢流出的一滴眼淚;是我在陪讀巷等候孩子深夜回家時的惦記與擔(dān)心;是我從患帕金森的老人身上感受到衰老和脆弱。
對我而言,在某些神奇的瞬間,詩歌能帶動靈魂而無所不往。它使我脫離沉重的肉體找到精神的寬闊通道,在時光隧道往復(fù)穿梭。
我是自由、明亮、舒展而飛揚的,我是無限敞開的,語言的敞開,情感的敞開,大到無所顧忌,寬到無邊無垠。
八
里爾克說:“若要洞析生命,我們必須思考兩件事,一是由物與芬芳、情感與過往、暮色與渴望共同合成的偉大旋律;二是補充和完善這個大合唱里單個的聲音?!?/p>
寫作就是為了洞析生命的意義,寫作也許就是為了找到更好的、獨一無二的自己。從一個山峰到另一個山峰的路要通過逼仄的峽谷和流淌的大河,而我的一生都在竭盡全力地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