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衛(wèi)紅,范光磊,彭鳴亞,趙 駿,徐龍寶
?
音樂療法聯(lián)合認知干預在行核素心肌灌注顯像的冠心病病人中的應用
薛衛(wèi)紅,范光磊,彭鳴亞,趙 駿,徐龍寶
[目的]探討音樂療法聯(lián)合認知干預對行核素心肌灌注顯像的冠心病病人生命體征以及負性情緒的影響。[方法]選取在我院核醫(yī)學科行核素心肌灌注顯像檢查的冠心病病人5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5例,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的護理照護,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引入音樂療法聯(lián)合認知干預,比較兩組病人檢查前后的各項生命體征、癥狀自評量表得分和綜合醫(yī)院焦慮/抑郁情緒測定表得分。[結果]檢查后研究組病人的收縮壓、呼吸及脈搏值小于對照組,癥狀自評量表得分和綜合醫(yī)院焦慮/抑郁情緒測定表得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行核素心肌灌注顯像的冠心病病人進行音樂療法聯(lián)合認知干預,有助于穩(wěn)定病人的生命體征,緩解其焦慮、抑郁情緒。
冠心??;核素心肌灌注;音樂療法;認知干預;生命體征;焦慮;抑郁
核素心肌灌注檢查是臨床上診斷心肌病的重要定性檢查手段,能充分暴露出堵塞的冠狀動脈血管,從而對冠心病的病情及嚴重程度做出正確的評判[1-3]。大多數(shù)病人首次行核素心肌灌注檢查時,由于對核醫(yī)學有恐懼心理以及對檢查過程中配合事宜的陌生感,使病人在檢查前就會出現(xiàn)明顯的心理應激[4]。一旦應激機制啟動,將會引起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出現(xiàn)明顯的代謝紊亂,導致個體的血壓驟升、心率加快,不利于檢查的順利進行,并會使檢查結果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偏差[5]。核醫(yī)學科由于接診病人以及自身護理措施的特殊性,引導病人獲得身心舒適度體驗成為醫(yī)務人員和病人的共同目標。護士作為在核醫(yī)學科中與病人接觸最為頻繁的醫(yī)務工作者,安撫病人的情緒,幫助病人獲得良好的認知體驗,對其病情的預后及轉(zhuǎn)歸均有明顯的效果。因此,有學者以前沿的心理學技巧作為導向,提出了音樂療法聯(lián)合認知干預的新型護理模式,并將其應用于臨床病人中[6-8]。本研究以隨機對照的科研思路,剖析音樂療法聯(lián)合認知干預這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對行核素心肌灌注顯像的冠心病病人所產(chǎn)生的醫(yī)療成效,并收集有關數(shù)據(jù),為循證醫(yī)學的進一步開展提供實證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選取在我院核醫(yī)學科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行核素心肌灌注顯像檢查的50例冠心病病人,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36歲~77歲(52.12歲±6.35歲)。所有病人均經(jīng)心肌酶譜及相關檢查,并結合臨床癥狀、體征確診為冠心病,診斷參照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內(nèi)科學》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病人無嚴重肝、腎、肺等軀體實質(zhì)性臟器疾??;無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癡呆;無言語交流障礙;對本次調(diào)研內(nèi)容知情同意。以隨機數(shù)字表將病人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5例,兩組性別、年齡、病史和文化層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1.2.1.1 對照組 對照組病人實施傳統(tǒng)的護理照護。由責任護士告知病人不得攜帶任何金屬及金屬制品進入檢查室。責任護士做好基本的護理問診,包括了解病人的既往史、手術史、過敏史以及體內(nèi)是否存在金屬類相關材料,若病人體內(nèi)有植入金屬材料,則應確定該材料是否會對核素心肌灌注顯像的結果產(chǎn)生影響。為減輕陌生環(huán)境所致的負性情緒,必要時允許病人帶一名家屬陪同進入,以幫助醫(yī)務人員隨時觀察病人的病況進展。
1.2.1.2 研究組 研究組病人在對照組基礎上引入音樂療法聯(lián)合認知干預。①認知干預。責任護士在病人步入檢查室檢查前1 h,將病人及家屬領到安靜、無人打擾的辦公室,將病人及家屬組建成干預對子,預先為病人及家屬各分發(fā)一根黑筆以及一本記事本,要求病人及家屬仔細聆聽宣教課程,并將自認為重要的知識信息記錄在冊。在宣講進程中,護士始終注重與病人及家屬之間的眼神交流,從中感受雙方對知識點的理解與內(nèi)化程度。當病人及家屬面部神態(tài)中表現(xiàn)出困頓神情時,護士則再次重復知識點,力求將知識點以更通俗易懂的方法予以說明。護士的宣教時間控制在20 min以內(nèi)。待宣教結束后,護士則要求病人及家屬相互交換記事本,并給雙方5 min的時間向?qū)Ψ綇褪鲎约核莆盏南嚓P知識點,而另一方則安靜地聆聽,并指出對方的不足之處。護士則安靜地傾聽雙方的表述,并糾正其認知偏差以及遺漏的知識點,該階段控制在5 min內(nèi)。②音樂冥想式訓練。于檢查前20 min,將病人置于安靜、舒適、無人打擾的環(huán)境中,為病人安置平臥位,將耳機置于病人的雙側耳孔處,為其播放久石讓的《天空之城》鋼琴曲,播放時間為3 min。待音樂播放結束后,由護士對病人開展冥想引導,具體的旁白口徑為:你現(xiàn)在感覺自己的身體變得愈發(fā)疲憊,身體也變得愈發(fā)輕盈,感覺身體慢慢地向上漂浮,而與太陽的距離越來越近,最后整個人都被這束光線所包繞著。當你再次睜開眼時,你發(fā)覺自己來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里,你感受著微風吹拂過臉龐、聆聽著涓涓溪流的聲音、嗅聞著泥土的芳香、欣賞著面前一片蒼翠欲滴的蒼茫草原……此刻,你覺得這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如此美好,仿佛只屬于自己一人。護士則觀察病人的胸部起伏情況,若胸部起伏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護士則再次發(fā)動旁白語錄:現(xiàn)在,你將自己的左手置于腹部,將自己的右手置于胸部,開始用鼻子用力地吸氣,此時左手感受著腹部緩慢上舉,直至最高點后,再屏氣2 s;之后,用嘴巴緩慢地呼氣,此時右手感受著胸部緩慢上舉,直至最高點后,再屏氣2 s。其中呼氣與吸氣時間比控制在1∶1,呼吸頻率為15/min~16/min,腹式呼吸鍛煉時間控制在5 min以內(nèi)。
1.2.2 效果評價 ①比較兩組病人檢查前后的各項生命體征,包括收縮壓、呼吸、體溫、脈搏。②比較兩組病人檢查前后的癥狀自評量表得分情況,該量表共包括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9個維度,共計90個條目,每個條目實施5級評分法(0分~4分)。每個維度得分越高,則表示病人的不佳癥狀體驗越明顯[9]。③比較兩組病人檢查前后焦慮及抑郁情緒。采用綜合醫(yī)院焦慮/抑郁(HAD)情緒測定表測評,該量表共包含2個維度,其中A表示病人的焦慮狀態(tài),D則表示病人的抑郁狀態(tài)。每個條目的評分采取4級評分法(1分~4分)。若總得分為0分~7分,表示病人的情緒狀態(tài)正常;總得分為8分~10分,表示病人的情緒處于輕度抑郁/焦慮狀態(tài);總得分為11分~14分,表示病人的情緒處于中度抑郁/焦慮狀態(tài);總得分為15分~21分,表示病人的情緒處于重度抑郁/焦慮狀態(tài)[10]。
2.1 兩組病人檢查前后各項生命體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檢查前后各項生命體征比較
2.2 兩組病人檢查前后癥狀自評量表得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病人檢查前后癥狀自評量表得分比較 分
2.3 兩組病人檢查前后的HAD量表評分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病人檢查前后HAD量表評分比較 分
核醫(yī)學科是臨床上較為特殊的科室,大多數(shù)病人均存在談核色變的情況。出于對核醫(yī)學檢查手段的陌生感,這種不安情緒更加明顯,甚至會誘發(fā)病人出現(xiàn)較為強烈的抵觸心理[11]。核素心肌灌注顯像是冠心病病人常用的定性輔助檢查手段,是幫助醫(yī)生從相對微觀的視角上去了解冠狀動脈狀況的關鍵手段,該項檢查具有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安全的優(yōu)點,能幫助醫(yī)生評估心肌缺血程度以及預測病人病情的預后轉(zhuǎn)歸[12]。正是基于該項干預方案所呈現(xiàn)出的臨床優(yōu)勢,使其備受醫(yī)務人員的青睞,在臨床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是,由于醫(yī)患雙方醫(yī)療知識的不對等性,病人難免會出現(xiàn)恐慌、焦慮心理,更有甚者會誘發(fā)檢查前心理應激事件。應激是個體面對突發(fā)的外界環(huán)境而踐行的自我保護性的防御機制,但過度的應激會影響機體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導致交感神經(jīng)張力增強,引起血壓驟升、心率加快,從而加速機體代謝,這對心肌本就存在缺血狀態(tài)的病人無疑會進一步加重病情,導致顯像結果出現(xiàn)偏差[13]。因此,關注受檢者的精神心理狀態(tài),并引入新型的護理模式以安撫其負性情緒感知,在臨床上具有較好的效益。本研究引入了音樂療法聯(lián)合認知干預,這個護理方案是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從病人的精神情感視角層面上著手,力求使其在檢查全程中享受到良好的身心滿意度體驗。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病人檢查后的收縮壓、呼吸及脈搏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無臨床意義)。說明音樂療法聯(lián)合認知干預可能有穩(wěn)定病人的生命體征的作用。分析原因可能與音樂冥想式訓練的開展關聯(lián)密切。音樂冥想式訓練是心理學在醫(yī)學應用領域的外延模式,借助律動的樂符能起到平復病人焦灼心境的目的,同時以平和的口吻表述,能讓病人步入冥想狀態(tài),利于凝聚其專注度,亦能達到降低交感神經(jīng)張力的成效[14]。當病人將自身置于一片祥和、安寧的精神世界時,能激起對周邊事物美好的認知,對其內(nèi)在的正面情緒的調(diào)動大有助益。當病人以從容的姿態(tài)感受著周邊的一切時,護士再以旁白語錄指導病人實施腹式呼吸,通過提高機體的氧攝入量,利于組織細胞的氧氣交換,從而減少機體因焦慮、緊張所致的氧耗量增大,以及因此而誘發(fā)的機體代償反應[15]。與此同時,腹式呼吸亦能降低交感神經(jīng)張力,有助于減慢心率、降低血壓,對機體各項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亦起到正面作用。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研究組檢查后的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得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再次表明音樂療法聯(lián)合認知干預能改善病人不佳的軀體癥狀體驗。該結果主要與認知干預的有效落實密切相關。傳統(tǒng)的健康宣教未充分重視病人在認知層面的主觀能動性,填鴨式的醫(yī)學知識灌輸無法使病人獲得滿意的知行合一效果,導致最終宣教成效差強人意。而在本次認知干預進程中,通過將家屬一同作為干預者納入,使病人及家屬組建成干預小組,這樣能充分調(diào)動病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16]。事先為病人及家屬各分發(fā)一本記事本,讓其將重要的知識點予以記錄,實則是鼓勵病人充分調(diào)動自身的主觀認知體系,提高其識記醫(yī)學知識的能力。宣教結束后,再讓病人與家屬互相復述有關知識點,這能達到強化認知體系的目的,利于幫助病人構建系統(tǒng)及全面的理論知識。病人的認知水平得到提高與完善后有助于提高其在檢查過程中的自我管理水平,能有效減輕病人的軀體功能癥狀[17]。上述干預措施的落實,穩(wěn)定了病人的生命體征,且改善了軀體功能癥狀,這對其情緒的改善與緩解均有所助益。所以,比較兩組病人檢查后的負性情感狀況顯示:研究組病人的HAD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上述分析相符。
[1] 曾國麗,何常佑,汪建強,等.腺苷負荷試驗核素心肌灌注顯像檢查的觀察和護理[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10,25(5):292-294.
[2] 易展雄,張凌,孫曉昕,等.肥厚型心肌病合并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灌注顯像[J].中華核醫(y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2016,36(3):201-205.
[3] 邵婉怡,徐輝,張樂樂,等.核素心肌灌注顯像和雙源CT在診斷冠心病中的臨床價值[J].中華核醫(y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2015,35(4):246-250.
[4] 王艷,陳力梅,羅川京,等.核素心肌灌注顯像腺苷負荷試驗檢查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16(30):3662-3663.
[5] 杜桂珍,劉雁,石臨紅,等.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骨顯像檢查患者的護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9):858-859.
[6] 賈俊青,董桂芬.核素心肌灌注顯像檢查的操作及護理注意事項[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3(14):373.
[7] 陳勝男,孫玫.音樂療法在冠心病治療護理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12,26(5B):1257-1258.
[8] 王秀霞.認知行為干預對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前焦慮與心肌缺血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9,23(7A):1751-1752.
[9] 鐘凱,曾祥華,洪愛軍,等.深圳市圍絕經(jīng)期女性常見癥狀及影響因素調(diào)查[J].護理研究,2015,29(3B):917-920.
[10] 朱淑青,張利霞,趙姜楠,等.糖尿病前期病人焦慮、抑郁情緒與生活質(zhì)量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7A):2364-2366.
[11] 李媚姬,蔡燕君,江秋英,等.優(yōu)化核醫(yī)學門診護理流程的做法與效果[J].護理研究,2010,24(7A):1755-1756.
[12] 張穎.核醫(yī)學檢查中的護理體會[J].天津護理,2011,19(5):270-271.
[13] 張琴.優(yōu)化護理流程在核醫(yī)學門診護理中的作用[J].心理醫(yī)生,2015,21(6):7-8.
[14] 吳月娥.人性化護理在核醫(yī)學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18(24):3670-3672.
[15] 高瑩.人性化護理在核醫(yī)學科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202-204.
[16] 李傳瓊,崔邦平,代文莉,等.核醫(yī)學科護士職業(yè)風險防范措施的探討[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0):3136.
[17] 李潔明,劉曉華,饒國輝,等.不同容積注射器放射性殘留量對患者核醫(yī)學檢查效果的影響及護理[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8,7(10):16-17;37.
(本文編輯崔曉芳)
Application of music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intervent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receiving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Xue Weihong,Fan Guanglei,Peng Mingya,etal
(Changzh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213003 China)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of music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intervention on vital signs and negative emo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receiving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ethods:A total of 50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receiving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were in depa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25 cases in each.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nursing,while the patients in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the music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nursing,then compared all vital signs,symptom self rating scale scores and general hospital anxiety/depression rating scale scores of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examination.Results:After the examination,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breathing and pulse values of patients in research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the symptom self rating scale scores and general hospital anxiety/depression rating scale scores in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usic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intervention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receiving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was helpful to stabilize the patients’vital signs and relieve thei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receiving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usic therapy;cognitive intervention;vital signs;anxiety;depression
薛衛(wèi)紅,副主任護師,本科,單位:213003,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常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范光磊、彭鳴亞、趙駿、徐龍寶單位:213003,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常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R473.5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6.014
1009-6493(2016)12C-4528-04
2016-08-31;
2016-11-15)
引用信息 薛衛(wèi)紅,范光磊,彭鳴亞,等.音樂療法聯(lián)合認知干預在行核素心肌灌注顯像的冠心病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12C):4528-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