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世超 符 健 周 鼒 方 亞,△
中國老年人健康期望壽命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郝世超1,2符 健1,2周 鼒1,2方 亞1,2,△
目的了解中國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壽命現(xiàn)狀,分析老年人健康期望壽命的影響因素。方法以“中國老年人口健康長壽調(diào)查研究”(CLHLS)2005-2011年的三次縱向調(diào)查資料為基礎(chǔ),通過多狀態(tài)生命表法計算老年人的自理期望壽命和自評健康期望壽命;采用二次多項式模型,分地區(qū)進行曲線擬合;采用簡單線性回歸和多重線性回歸方法分析健康期望壽命的影響因素。結(jié)果共納入研究對象11658例,老年人的自理期望壽命和自評健康期望壽命均以65~71歲年齡段最高,分別為12.25年和10.48年;中部地區(qū)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壽命相對處于弱勢;年齡、性別、地區(qū)、民族、婚姻狀況、居住方式、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及有無慢性病是健康期望壽命的主要影響因素。結(jié)論我國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壽命值得關(guān)注,加強對高齡、男性、中部、喪偶、獨居、文化程度低和患慢性病等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應(yīng)成為今后健康老齡化工作的重點。
老年人 多狀態(tài)生命表 健康期望壽命 影響因素
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應(yīng)不僅僅只專注延長壽命或增加期望壽命,而是要更加注重生命質(zhì)量。健康期望壽命就是將不同健康狀態(tài)均考慮在內(nèi)從而綜合評價人群的生存情況和壽命質(zhì)量的指標(biāo),它克服了期望壽命僅考慮生存年數(shù)的單一性問題[1]。目前,中國人口健康期望壽命的研究相對較少,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及老年人自理能力的不斷下降,探究中國老年人健康期望壽命及其影響因素已倍受關(guān)注[2]。
由于縱向數(shù)據(jù)可得性的限制,既往研究[2-3]多采用較為簡單的Sullivan法計算健康期望壽命,但有研究表明,應(yīng)用Sullivan法計算出的健康期望壽命只能體現(xiàn)調(diào)查人群在特定時點的健康狀況的比例,無法代表一段時期研究人群健康狀況的真實水平[4];此外,有國外學(xué)者認(rèn)為,Sullivan法只考慮了從健康到死亡的遞減狀況,沒有明確利用各種健康狀態(tài)之間的相互轉(zhuǎn)換,很可能導(dǎo)致計算結(jié)果存在偏差,因此不能用來監(jiān)測人群健康狀況的變化趨勢[5]。與之相比,多狀態(tài)生命表法是以健康狀況的轉(zhuǎn)換率為基礎(chǔ)建立的,能夠反映研究人群真實的健康水平,并且減少了Sullivan法在估算健康預(yù)期壽命結(jié)果上的偏差[6]。在我國,雖然有研究者[6-7]采用多狀態(tài)生命表法評價老年人健康期望壽命,但僅從單因素的角度進行分析,容易造成混雜偏倚。本研究擬以具有全國代表性質(zhì)的“中國老年人口健康長壽調(diào)查研究”(CLHLS)縱向調(diào)查資料為基礎(chǔ),選用多狀態(tài)生命表法計算2005-2011年中國老年人的自理期望壽命和自評健康期望壽命,采用二次多項式模型分析地區(qū)間差異,采用線性回歸分析從多因素的角度探討老年人健康期望壽命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數(shù)據(jù)源自“中國老年人口健康長壽調(diào)查研究”項目(CLHLS)在 2005年、2008/2009年和 2011/2012年三次的調(diào)查資料,該項目涉及全國22個省、市和自治區(qū)的老年人群,具有較好的準(zhǔn)確性、可靠性和代表性[8]。本研究基于CLHLS在2005年調(diào)查的18597人,以“年齡在65歲及以上且三次調(diào)查均有被隨訪或在2008/2009年死亡”為入選標(biāo)準(zhǔn),最終納入11658例老年人為研究對象。
(1)研究指標(biāo)
①基本特征指標(biāo)
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指標(biāo)包括:社會人口學(xué)變量(年齡、性別、地區(qū)、民族、居住地、婚姻、居住方式和家庭規(guī)模)、社會經(jīng)濟學(xué)變量(文化程度、職業(yè)、家庭收入和收支狀況)、生活方式(吸煙、飲酒和鍛煉身體)以及健康相關(guān)變量(有無慢性病、自評健康和自理能力)。
②健康期望壽命指標(biāo)
本研究主要采用國際通用的自理健康期望壽命(SCLE)和自評健康期望壽命(SRLE)作為老年人健康期望壽命指標(biāo)。SCLE與SRLE分別體現(xiàn)的是在老年人的預(yù)期壽命中,能夠自我料理日常生活或處于自我評價健康所度過的時間。
SCLE通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進行計算。ADL采用修訂的Katz指數(shù)量表[9]進行評價,每項指標(biāo)回答均為“不需要他人幫助”、“部分需要他人幫助”和“完全需要他人幫助”3個等級,只要有一項為“完全需要他人幫助”,則判定為不能自理(失能),否則為自理。
SRLE通過自評健康狀況(SRH)進行計算。SRH通過SF-36量表[10]中“您覺得現(xiàn)在您自己的健康狀況怎么樣?”這一問題來衡量,回答選項包括“很好、好、一般、不好和很不好”5項。根據(jù)以往研究[11]的劃分標(biāo)準(zhǔn),本研究將回答為“不好”和“很不好”定義為自評健康較差,將回答為“很好”、“好”和“一般”定義為自評健康良好。
(2)統(tǒng)計分析
多狀態(tài)生命表法[7]通過假設(shè)個體存在多個生命狀態(tài)且可以相互轉(zhuǎn)換,以在隊列初期與隊列末期狀態(tài)不同的人數(shù)除以初期原狀態(tài)人數(shù)得到各個狀態(tài)下的轉(zhuǎn)換概率,減少了Sullivan法的估算偏差,計算所得的SCLE和SRLE能夠代表該段時期研究人群健康狀況的真實水平。本文分為兩個可逆狀態(tài)(自理/自評健康良好失能/自評健康較差)和一個不可逆狀態(tài)(自理/自評健康良好→死亡,失能/自評健康較差→死亡)。首先,計算老年人的自理率和自評健康良好率,并以其為評價指標(biāo),在SAS 9.3中對多狀態(tài)生命表法進行編程,分別計算中國老年人的SCLE和SRLE,因從2005年到2011年跨越6年,根據(jù)多狀態(tài)生命表法估算方程,本研究按每6歲分為7個年齡組;其次,以SCLE和SRLE為因變量,以年齡為自變量,采用二次多項式模型,對東、中、西部地區(qū)進行曲線擬合,比較地區(qū)間SCLE和SRLE的變化趨勢及其差異;最后,以SCLE和SRLE為因變量,以社會人口學(xué)、社會經(jīng)濟學(xué)、生活方式和有無慢性病等因素為自變量,分別進行單因素回歸分析和多重回歸模型擬合。其中,二次多項式模型及多重回歸模型的擬合優(yōu)度均使用決定系數(shù)評定。
采用SAS 9.3和STATA1 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檢驗水準(zhǔn)為α=0.05。
本研究共納入11658例老年人。男性占43.84%;平均年齡(86.59±11.68)歲,其中80歲以上者占69.64%;居住在城市(39.53%)的比例小于農(nóng)村(60.47%);29.71%的老年人在婚且與配偶居住,獨居者占13.36%;文化程度為文盲者占63.12%;24.18%的老年人經(jīng)濟收入小于支出;20.48%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
表1顯示的是不同年齡段老年人的SCLE和SRLE。結(jié)果顯示,基于 ADL與SRH計算的預(yù)期壽命(LE)結(jié)果相近,且SCLE和SRLE均在65~71歲年齡段最高,分別為12.25年和10.48年。其次,以77~83歲為分水嶺,77~83歲前SCLE>SRLE,之后情況則相反。另外,自理健康壽命占預(yù)期壽命的百分比(SCLE/LE)從65~71歲年齡組的87.28%逐漸下降到101~107歲年齡組的49.22%,而自評健康壽命占預(yù)期壽命的百分比(SRLE/LE)在95歲以前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
表1 中國各年齡別老年人的自理健康壽命和自評健康壽命
圖1反映的是我國東、中、西部地區(qū)65歲及以上老年人SCLE和SRLE的二次多項式模型擬合曲線(R2>0.96),可以看出,隨著年齡段的增加,東、中、西部的SCLE和SRLE均存在遞減趨勢,且在80歲左右下降速度最明顯;從SCLE上,在65~71歲年齡段,東部>西部>中部,而71歲以后為西部>東部>中部;在SRLE中,小于71歲時,東部>中部>西部,在71~95歲之間,東部>西部>中部,而在95歲以上,西部>東部>中部。
圖1 中國東中西部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壽命
表2是SCLE和SRLE的簡單線性回歸和多重線性回歸模型分析結(jié)果。單因素分析結(jié)果顯示,年齡、性別、地區(qū)、居住地、婚姻狀況、家庭規(guī)模、文化程度、職業(yè)、生活方式及慢性病對SCLE和SRLE的影響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而在多重回歸模型中=0.89,=0.93),高齡、男性、漢族、吸煙、飲酒、家庭收入高和患慢性病是SCLE和SRLE的危險因素,而在婚、非獨居、家庭成員人數(shù)少、受教育水平高和鍛煉是健康期望壽命的保護因素。
表2 線性回歸分析回歸系數(shù)結(jié)果
隨著我國老齡化現(xiàn)象的不斷加重,關(guān)注和研究中國老年人健康期望壽命并探討其影響因素,對進一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本研究根據(jù)2005-2011年“中國老年人口健康長壽調(diào)查研究”(CLHLS)的縱向數(shù)據(jù),使用多狀態(tài)生命表法計算了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壽命(SCLE和SRLE),探究了地區(qū)差異,并進一步通過線性回歸模型分析了老年人健康期望壽命的影響因素。
2008年,巴西65~69歲人群中,男性 SRLE為14.0,女性為16.1[12]。同年,美國人口調(diào)查研究顯示,65~69歲人群的SRLE為14.0,其中,男性為13.0,女性為14.9[13]。相比較而言,本文研究得到的SCLE水平,低于2008年巴西人群平均水平,SRLE低于美國人群平均水平。目前,國內(nèi)研究[2-3,6-7]對老年人健康期望壽命影響因素的探討往往局限于單因素分析,其中,本研究單因素回歸模型的結(jié)果與大部分國內(nèi)研究的結(jié)果相一致,而多因素回歸模型的結(jié)果與其有較為明顯的差異。可能的原因是,自變量之間存在較強的相關(guān)性,單因素分析無法控制混雜效應(yīng),導(dǎo)致其與多因素回歸分析的結(jié)果存在偏差。本研究多因素回歸分析的結(jié)果顯示,年齡、性別、地區(qū)、民族、婚姻狀況、居住方式、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及有無慢性病是健康期望壽命的主要影響因素。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國老年人的SCLE和SRLE均呈明顯下降趨勢,其中SCLE下降較為明顯。此外,與SRLE/LE的結(jié)果相比,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SCLE/LE的數(shù)值越低,即因無法自理而損失的期望壽命所占的比例越大,同樣體現(xiàn)了年齡對老年人群SCLE的影響較大。在變化趨勢方面,老年人的SCLE和SRLE均在80歲左右下降最明顯,可能是因為老年人在高齡轉(zhuǎn)折期,身體功能和心理狀態(tài)急劇衰退,并隨著機體抵抗力及恢復(fù)能力的減弱,自理能力和健康滿意度的下降就相對增大[7],說明我國應(yīng)該加大對處于高齡轉(zhuǎn)折期老年人健康期望壽命的關(guān)注。
本研究中男性是健康期望壽命的危險因素,與Salomon等人[14]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可能的原因是,男性往往承擔(dān)更多的危險勞動和社會壓力,且更傾向于吸煙飲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隨著時間的累積效應(yīng)可能導(dǎo)致更多健康劣勢。在地區(qū)差異方面,相對于東部和西部地區(qū),中部地區(qū)老年人的SCLE和SRLE明顯處于劣勢,可能的原因是,中部地區(qū)的醫(yī)療服務(wù)資源不夠優(yōu)越(與東部地區(qū)比),而生活壓力又相對較大(與西部地區(qū)比),其健康期望壽命較低。此外,在婚且非獨居的老年人擁有更多的他人支持和精神慰藉,使其健康期望壽命高于同年齡組未婚或獨居的老年人[3]。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提高教育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患慢性病對提高健康期望壽命有較為明顯的作用。因此,我們應(yīng)該加強健康教育,鼓勵老年人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消除老年人的消極情緒和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煙、戒酒和增加體育鍛煉等);同時加強對高齡、男性、喪偶、獨居、文化程度低和患慢性病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良好的醫(yī)療照護,全面改善我國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壽命。
我國老年人健康期望壽命現(xiàn)狀值得關(guān)注;加強對高齡、男性、中部、喪偶、獨居、文化程度低和患慢性病等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質(zhì)量,應(yīng)成為今后健康老齡化工作的重點。
致謝“北京大學(xué)老齡健康與家庭研究中心”給予數(shù)據(jù)支持。
[1]Salomon JA,Wang H,F(xiàn)reeman MK,et al.Healthy life expectancy for 187 countries,1990-2010: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Disease Study 2010.The Lancet,2013,380(9859):2144-2162.
[2]畢秋靈,胡建平.中國人口自評健康期望壽命研究.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08,25(2):151-153.
[3]彭慧,何永頻,沈冰,等.上海市老年人健康期望壽命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11,28(5):540-542.
[4]劉燕,王心旺.健康期望壽命作為評價人類發(fā)展水平指標(biāo)的探索性研究.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13,30(1):49-51.
[5]Rogers A,Rogers RG,Belanger A.Longer life but worse health?Measurement and dynam ics.The Gerontologist,1990,30(5):640-649.
[6]李強,湯哲.多狀態(tài)生命表法在老年人健康預(yù)期壽命研究中的應(yīng)用.中國人口科學(xué),2002(6):40-48.
[7]高向陽,康曉平.基于多狀態(tài)生命表對中國高齡老人健康期望壽命分析.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10,27(5):455-458.
[8]Yi Z,Vaupel JW,Zhenyu X,et al.The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and the active life expectancy of the oldest old in China.Population:an English selection,2001,13(1):95-116.
[9]張愷悌,孫陸軍,牟新渝.全國城鄉(xiāng)失能老年人狀況研究.殘疾人研究,2011(2):11-16.
[10]Ware JE,Kosinski M,Dewey JE,et al.SF-36 health survey:manual and interpretation guide.Quality Metric Inc.,2000:13-18.
[11]Sozmen K,Baydur H,Simsek H,et al.Decomposing socioeconomic inequalities in self assessed health in Turkey.Int J Equity Health,2012,11(73):1-10.
[12]Belon AP,Lima MG,Barros MB.Gender differences in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among Brazilian elderly.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14,12(88):1-10.
[13]Chang MH,Molla MT,Truman BI,et al.Differences in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for the US population by sex,race/ethnicity and geographic region:2008.JPublic Health(Oxf),2014,37(3):1-10.
[14]Salomon JA,Wang H,F(xiàn)reeman MK,et al.Healthy life expectancy for 187 countries,1990-2010: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Disease Study 2010.Lancet,2012,380(9859):2144-2162.
Determinants of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in Elderly: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China
Hao Shichao,F(xiàn)u Jian,Zhou Zi,et al(School of Public Health,Key Laboratory of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of Fujian Province,Xiamen University(361102),Xiamen)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of elderly and explore its impact factors in China.MethodsA longitudinal survey data of 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were used.It was calculated that the Active Life Expectancy and Self rated health life expectancy of elderly using themultistate life table method.Quadratic polynomial models were estimated for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curve by area.Linear regression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factors of healthy life expectancy.Results11,658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Active Life Expectancy and Self rated health life expectancy of elderly were highest in 65~71 years of age,which are 12.25 years and 10.48 years,respectively.The elderly health life expectancy of central region is lower than elsewhere.Age,gender,area,ethnicity,marital status,living arrangements,education level,lifestyle and chronic diseases were signific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healthy life expectancy.ConclusionThe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of elderly required urgent attention.Strengthening the health management for the elderly who were older,men,widowed,living alone,low education and suffering from chronic diseases etc.,and promoting healthy lifestyles should be the work focus of health ageing.
Elderly;Multistate life table;Healthy life expectancy;Determinants
廈門市老年人失能狀況研究(XDHT2013357A)
1廈門大學(xué)公共衛(wèi)生學(xué)院(361102)
2衛(wèi)生技術(shù)評估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通信作者:方亞,E-mail:fangya@xmu.edu.cn
(責(zé)任編輯:劉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