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 巴特爾 編輯 程明 設計 田偉
單騎闖西域 一個蒙古人的315國道歷險記
文/攝影 巴特爾 編輯 程明 設計 田偉
作為熱愛自由的蒙古人,我從小就有個夢想——走遍地球儀上的每一個地方。自從我一不小心“踏入”職業(yè)攝影師行列之后,心中那想去未知世界探密的沖動便更加強烈。這一次,我將目標鎖定在地球上最為隆起的東方板塊。在青藏高原以北,我看到了一條清晰的路線,那便是315國道。
懷著對315國道的向往,我告別家人和朋友,獨自一人開著心愛的大切諾基,帶上愛犬“牧語”出發(fā)了。驅車沿著古絲綢之路北線一路西行,在近3個月時間的三萬多公里旅程中幾乎走遍了西域的每個地方,創(chuàng)造了單人單車穿越祁連山脈、阿勒泰山脈、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四大山脈和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兩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個人的奇跡。我之所以選擇走到祖國的最西端再返回,就是想從315國道的最西端開始完整穿越一次我心目中的中國的“66號公路”。
喀什全稱“喀什噶爾”,蒙古語為“寶玉石集中的地方”。喀什東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依喀喇昆侖山,與西藏阿里地區(qū)為鄰,西靠帕米兒高原,與多國接壤。我將喀什定為東歸的起始點,是因為這里是315國道的最西端。
TIPS 315國道歷史背景
315國道只經(jīng)過青海和新疆兩個省份,起點為青海西寧,終點為新疆的喀什,沿昆侖山脈東西走向,全程3 063千米。要穿過塔里木河流域、阿爾金山、昆侖山北側、柴達木盆地無人區(qū)、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青海湖等地區(qū),沿途風光荒涼、大氣,有著野性的美。
我的旅程便是從喀什出發(fā),沿著315國道南行不久,便是英吉沙縣,可以去英吉沙小刀一條街購買著名的刀,由于是原產(chǎn)地的緣故,這里的售價比在烏魯木齊、喀什等地要便宜得多。在前往莎車縣的路上,路邊是成片的白楊樹,柏油路如同黑色的絲帶蜿蜒在綠色的樹林之中。維吾爾鄉(xiāng)民一般會在路邊建起小茅草屋,售賣農(nóng)副產(chǎn)品,在瓜果成熟的季節(jié)自駕到此,完全可以停車購買或飽餐一頓,其間還可以和他們聊聊天。在我看來,借著自駕這種自由的出行方式,在旅途中與當?shù)厝私涣魇亲詈貌贿^的了。
TIPS 315國道路線特點
315國道的西段基本在塔克拉瑪干的南緣,中段基本被覆蓋到羅布泊無人區(qū)和阿爾金山無人區(qū),然后進入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的柴達木地區(qū),它不是普通的公路,它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不亞于美國66號公路,絕對可以說在中國的國道中屬于探險級的公路!
莎車是新疆最大的一個縣,80萬人口中96%以上是維吾爾族,縣城的道路很寬闊,但也很雜亂,人車混行,要集中注意力行車。后來我才知道,是趕上當?shù)氐陌驮樟耍y怪這么熱鬧。駛出熙熙攘攘的莎車縣,便能看到一條叫“葉爾羌”的河流,“葉爾羌”在維吾爾語中意為“土地寬廣的地方”,但相比之下,這座橋的橋面卻十分狹窄,我只能小心翼翼地駕駛著車通過。
在葉城縣,315國道在和著名的天險公路219國道新藏線交匯在一起,形成了完全覆蓋西藏、新疆、青海的中國最著名的探險級別的公路網(wǎng),在此我選擇繼續(xù)沿著315國道往東前往和田。途中路過墨玉縣,路邊有很多賣玉石的攤位。墨玉到和田路邊是高大挺拔的白楊樹,樹后有很多民居,趕著驢車的維吾爾族老鄉(xiāng)很多,或許驢車才是當?shù)刈罹咛厣慕煌üぞ甙伞?/p>
這一路的路況要好得多,沿途遇到了很多當?shù)厝?,原來我是在縣鎮(zhèn)區(qū)域內(nèi)又趕上了巴扎。于是,我停下腳步,和當?shù)厝艘黄鹣硎茉诎驮械募蟹諊?。在和田,我趁著保養(yǎng)汽車的工夫,參觀了這里的和田五寶(玉石、地毯、絲綢、艾德萊斯和玫瑰花醬)。
和田是古絲綢之路南線上的交通和貿(mào)易重鎮(zhèn),物產(chǎn)豐富,尤以“和田玉”(玉器)、“和田毯”(地毯)、“和田綢”(絲綢)最為著名,被稱為“和田三寶”。和田玉古稱昆侖玉,其中的羊脂玉尤其珍貴,只是我對寶石并不熱衷,也看不出其中的門道,只是大概了解了一下而已。和田地毯用和田當?shù)禺a(chǎn)的羊毛手工編織而成,彈性足、拉力強,圖案豐富且富有光澤,既可作鋪毯,也可作觀賞用的掛毯。對我來說,和田地毯這種民族工藝品集合了民族的智慧和工匠們的技藝,比天地造化而生的寶石更寶貴。
在隨后前往若羌縣的道路,全部在阿爾金山和西昆侖山下行駛,開始還有柏油路面,之后的路面狀況越來越不好,大部分的路是石子路,還有不少的路面都被沙漠“埋葬”了。相比之前的熱鬧景象,這一路上極少能遇見過往的車和人,只有枯死的胡楊、茅草和灌木陪伴,風景很荒涼,我的心中很寂寞。
在若羌縣,我進行了短暫的休整,采購了很多食品和水,還備了幾桶汽油。由此向東大約50公里就正式進入羅布泊野駱駝保護區(qū)了,隨后便可看到那個著名的分岔路口了。向東北方向的沙石路通向羅布泊,可以一直走到哈密。另一條向東南方向延伸的,就是315國道,能夠走到青海西寧。
單憑一人一車一狗進入有“死亡之谷”之稱的羅布泊地區(qū)的體驗是極致的,此時我已經(jīng)離羅布泊很近了,我此行的西域探險怎能繞開羅布泊呢?一股強烈的欲望驅使著我,順著那個東北方向的沙石路前行。走了大概有一百公里,我憑感覺駛離公路,向著正北方向進入戈壁灘,我到現(xiàn)在都不知道當時的決定對錯與否——我一不小心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此后發(fā)生的好多故事,讓我不得不后怕地提醒自駕愛好者,沒有向導,沒有充分的準備絕對不可以獨闖羅布泊。
TIPS 315國道景觀看點
315國道的西端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喀什,沿這條路向東而行,可經(jīng)過羅布泊野駱駝自然保護區(qū),翻過阿爾金山,穿越柴達木盆地。中國最大的雅丹地貌區(qū)西北部連接著廣義的羅布泊地區(qū),形成了中國最具特色的無人探險區(qū),景色非常壯觀。
在進入鹽堿殼地后不久,我下車觀察地形的那一剎那間,預想的各種方案設想頓時破滅了一多半!因為這個“死亡之海”的鹽堿殼高大、堅硬,車很難行走,甚至有些地方車根本進不去。
此時,我想到昨晚吃飯問路時的場景,飯店老板娘對我說:“就你想穿越羅布泊?別折騰了,老實回家吧。我老公的朋友每年都進去幫組別人收拾出幾個遇難者,那些前邊有補給車輛,后邊有救援車隊的團隊都不能安全出來,就你一人一車一狗?”這一席忠告聽得我真是不舒服,但我又理解她的意思,羅布泊的神秘靈異事件的確嚇倒了很多人。我又問她“湖心路”、“小河墓地”、“羅瓦寨”等地名,她好像聽了天書一樣看著我,說:“小伙子,這些是從書上看的吧?告訴你,那里實際上什么都沒有,只有鹽堿殼,人走路都困難,何況開車進去?!钡拇_,我除了蘋果手機上的指北針之外,什么設備都沒有,那些豪華探險隊的探險工具、GPS、海事衛(wèi)星電話……我什么都沒有。
我根據(jù)指北針的方向行駛,顛簸了了一個鐘頭后發(fā)現(xiàn)越來越不對勁了,我意識里的正北方向與太陽的方向和指北針的方向出現(xiàn)了很大的出入,果然“死亡之?!豹b獰的真面目顯現(xiàn)了。沒了參照物,沒有路標,沒有方向感……可能我已經(jīng)迷路了。當我試圖掉頭返回,試走了幾回發(fā)現(xiàn)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好像常理在這里都被顛覆了,可能我已經(jīng)沒有返回的可能性了。
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陷入了絕境,頭腦中一片混亂。夜幕降臨前,做出了決定∶ 原地停車休息,節(jié)省油耗,保持體力。我可能把羅布泊想象錯了,也許“地球之耳”的險惡地形地貌是不會有車輛光顧的,另外羅布泊還未完全開放,哪有什么車隊和人煙呢?今夜的滿天星斗和家鄉(xiāng)的也不一樣,什么都不一樣,連風的聲音都不一樣。
我從保護站出來行駛一個多小時后感覺自己真是瘋了,這一路我簡直就在毀車,看到心愛的大切灰頭土臉,愛犬牧語眼神發(fā)呆,我的眼淚流了下來。它們,一個是我的愛車,另一個是不會說話的忠實伙伴,來陪我這個瘋子到如此艱辛的地方受罪,太委屈它們了。
我永遠難忘前往樓蘭的那十八公里,那是我人生中極富挑戰(zhàn)的十八公里!當我歷盡艱辛遠遠看到樓蘭那著名的標志性建筑——高高的佛塔廢墟和倒塌的三間房時,我感覺周圍一切都是凝固的,凝固的畫面,凝固的時間,方圓十幾平方公里的遺址滿目荒涼,除了凄厲風聲外,就只有一人一車一狗。此時的畫面令我永生難忘,時空中的我們像是沙漠中的一粒沙,渺小得可憐又可笑,我把這種感覺稱之為“樓蘭的心情”或“心情很樓蘭”。
從樓蘭出來,我憑直覺直奔東南方向行駛。今晚真不想在羅布泊過夜了,而且汽車的油料也成了大問題,如果我再次迷路,將陷入絕境。大概午夜十二點,我看到了鉀鹽礦區(qū)的燈光了,在把大切開到小鎮(zhèn)上唯一的加油站門口時,我真不知道是該覺得慶幸還是該為自己沖動闖入羅布泊而悔恨。
在羅布泊,我能看到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渺小,生命的可貴,而這樣的感悟是現(xiàn)實生活中很難體會的,只有把自己的時間和心緒放到生命的層面,才有最真實的感觸。在旅程結束后我才發(fā)現(xiàn),315國道是一種風情,羅布泊是一種精神,而樓蘭則是一種心情。
旅行會讓人上癮,旅行會讓人們分離,旅行也會讓人們重逢,當你讀到此時,你會真切地領略到我們在路上的享受、掙扎、歡喜、苦難、智慧以及無處不在的希望。在路上的人是永遠不會老的——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TIPS 關于作者巴特爾
巴特爾,這位內(nèi)蒙古行者的西域探險之旅記錄了他在旅途中的故事和經(jīng)歷,恰如一本充滿感情和靈性的日記,是“生活在路上”的人才能寫得出來的文字。他說,塔什庫爾干是感性的、羅布泊是理性的,而樓蘭則會把你變成一個思想家,甚至是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