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張有去無回的單程票
《八月》的片名最開始叫“曇花”。1994年的時候,導演張大磊的母親在院子里養(yǎng)過一株曇花,那年正好開了有十朵。在最開始的劇本里,張大磊想用曇花比作那個燦爛的年代,雖然曇花一現(xiàn),但開放的時候真好看。影片結尾,街坊鄰居圍著綻放的曇花,艷羨不已,確實很好看。
八九十年代,一直令張大磊特別著迷?!澳莻€年代的一切我都特別喜歡,衣服、房子的顏色都特別正,正紅正綠,字體也是美術字,汽車也不像現(xiàn)在這種流線型。人也非常簡單,富有激情,特別浪漫”。張大磊的父親是內(nèi)蒙古電影制片廠的剪輯師,住的小區(qū)是國有單位家屬院。院子里大部分人都是搞藝術的,他們的嗅覺特別靈敏,談論的都是“朦朧詩”、羅曼·羅蘭這種。
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沒事就鉆進電影院,看電影不花錢,覺得沒意思了就去銀幕底下玩。《八月》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父親帶著兒子曉雷擠到售票處想“刷臉”蹭電影票,卻被售票員告知現(xiàn)在必須花錢買票了。這時,影院外有一個票販子高喊著“好萊塢大片《亡命天涯》,哈里森·福特主演”。這是1994年,中國電影引進了第一部好萊塢分賬大片,同時也是國有單位轉(zhuǎn)型剛開始的時候。
鐵飯碗被打破,家屬院里每個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影響著。在《八月》里,曉雷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默默注視著周圍隱隱發(fā)生的一切,從孩子的視角來觀察時代的變化。電影中的曉雷或多或少有張大磊小時候的影子,經(jīng)常會感到百無聊賴,沒事干。
小時候,每當放暑假,家長上班前都把自己鎖在家里,張大磊便感覺時間會過得很慢,特別沒勁。當時住的樓房離得特別近,有時候?qū)γ娴男『⑴康酱皯羯希才看皯羯?,倆人就隔著窗戶玩兒、聊天。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的話,就趴在窗戶上往樓底下看,就像一個俯視鏡頭,一群老頭、老太太坐在樓底下吃西瓜、打撲克,人來人往。
在這部處女作《八月》之前,張大磊拍過一些短片,基本都是行活,警匪片、穿越片各種各樣的,一方面是為了掙錢,一方面是為了讓自己保持一種狀態(tài),但都不是自己發(fā)自心底想要拍的。有一年,張大磊去姥姥家吃飯,當時他已經(jīng)好久沒回去過了。姥姥癱瘓在床,母親用勺子喂她吃飯,這一幕讓張大磊感覺是那么熟悉,記憶仿佛回到了1994年,姥姥同樣伺候臥病在床的太姥姥。這一畫面被張大磊用在了自己的處女作《八月》里。
或許是之前離家太久,張大磊對于家庭的依戀越來越強烈。投射到電影中,他的審美趣味更偏向于那種節(jié)奏舒緩的生活流。《八月》的第一個鏡頭便是一家三口圍在一張小桌子上,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的場景?!斑@個場景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太奢侈了,因為大家都很忙。但那個年代的生活節(jié)奏非常慢,整個空間非常靜,你可以聽到任何一種聲音,隔壁的電視聲或者是遠處的音樂聲”。
在影像處理上,張大磊選擇了黑白攝影。在他看來,90年代的人很簡單,黑白影像更符合人物氣質(zhì)。但他卻特別害怕別人理解成一部懷舊電影,“因為懷舊是每個人都可以有的情懷,但是這個情懷必須融入在一個東西里頭,而不單單拿它來說事,所以在拍攝的時候我們刻意要把好多特別明顯的點打掉”。
為了讓影片更為生活化,突出年代感,張大磊在場景選擇上頗費心思。他之前就對舊式小區(qū)特別感興趣,平時只要有時間就會出去尋找這些老式建筑。電影中的主要場景是張大磊的大伯以前住的工廠老小區(qū),這個小區(qū)的人大都是工廠的老職工,年紀都在六七十歲左右,生活跟90年代基本沒什么變化,節(jié)奏很慢,特別符合電影中的時代背景?!斑z憾的是,電影拍攝完4個月后,很多小區(qū)就被拆除了,一些記憶也隨之消逝了”。
《電影》:在創(chuàng)作中,有沒有對你影響比較大的電影導演?
張大磊:上學的時候受特呂弗《四百下》的影響特別大,在此之前我基本上對電影沒有特別明確的概念。但是看完《四百下》之后,就明確我要拍這樣的電影。在這個過程當中也看了好多,比如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侯孝賢、賈樟柯等都對我影響挺大的。
《電影》:這部作品除了是你的處女作之外,對你來說還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張大磊:我這么多年來對電影投入的審美和感情其實一直都是受挫的,這部電影最大的意義可能會決定我以后的一個方向,如果這部片子獲得了認可,我會繼續(xù)這條道路。但如果沒有任何收獲,可能我會先做些別的事,或者做一些類型化的改變。
《電影》:對于年輕導演來說,你認為自己身上最大的優(yōu)勢是什么?
張大磊:我覺得優(yōu)勢就是身上有股勁,還沒碰什么釘子,因為還沒看見失敗。
《電影》:對于電影,你的初心是什么?張大磊:就是喜歡,很單純。那段經(jīng)歷在我頭腦里總是過不去,總有想表達的欲望。
《電影》:作為處女作,拍片時你覺得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張大磊:資金,如果錢到位了,所有的困難也就不是困難了。
《電影》:處女作完成之后,有沒有比較遺憾的地方?
張大磊:場景太局限了,有些內(nèi)景不能有太多移動,機器只能卡定之后,按照演員來調(diào)動。如果能再寬敞一些的話,整個時間感的味道會更濃,包括大環(huán)境,我們院子環(huán)境里面有很多車,就不能出現(xiàn)全景鏡頭了,如果當時能給每個車主兩百塊錢讓他們出去停一會,就解決了,但預算又不夠。
《電影》:有沒有下一部電影的創(chuàng)作計劃?什么題材?
張大磊:可能會延續(xù)《八月》中曉雷這個脈絡,可以說是一個續(xù)集,應該是千禧年的時候,中國另一次變革,那個年代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情感世界更成熟一些了。
《八月》
導演:張大磊編劇:張大磊主演:孔惟一/張晨/郭燕蕓類型:劇情制片國家/地區(qū):中國大陸語言:漢語普通話片長:106分鐘又名:The summer is gone
簡介:那一年國家開始實施國有單位轉(zhuǎn)型,鐵飯碗被打破,曉雷父親的單位也受到改革沖擊,他們生活的家屬院里每一個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影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