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詩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246-01
當下普遍認為年齡比較小的學習者比年齡較大的學習者在學習第二語言時表現的更出色。英語教學在其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能夠讓學生自愿地說,而且能夠勇敢地說出來。總結搜集相關信息并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多方面影響著小學生口語交際的培養(yǎng)與提高。
1 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現狀
1.1 基礎知識薄弱
由于小學生的單詞詞匯量通常積累得都比較少,很多時候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就更不要說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溝通了。此外,還有一些學生在其用英語口語表達自己觀點的過程中,經常會變得比較緊張局促。而受這種緊張情緒的影響,就會導致學生的口語語言表達變得比較緩慢,其效率也就會受到影響,長期以來很可能就會導致學生不愿意開口講英語,甚至是不敢開口講。加之學生對以前所學的很多單詞往往都已遺忘,在實際教學中,仍有部分學生還不能夠獨立拼寫出單詞和句子,他們更多時候只拿著筆,但筆下無字,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想要熟練地進行口語交際,難上加難。沒有了原料的補充添加,要想機器正常運作,該如何實現呢?總而言之,基礎知識不能扎實地掌握,直接制約著小學生口語交際的有效進行。
1.2 語言環(huán)境缺乏
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英語交際的語言環(huán)境,是使學生說好英語的一個重要因素。實際中由于其母語對英語教學的影響,導致學生能夠使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的情況僅限制在了英語課堂之上。如果學生不能夠具備一個良好的英語交際的氛圍環(huán)境,那么學生就很難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從而就會自然而然的使其口語的表達能力變差。目前,學生通常是在課堂上學習英語,而其也是在課堂上用英語進行交流。但是離開課堂以后,學生就很少通過英語進行溝通,即使是與英語教師在課后也不常用英語交流。這種狀況使其學生缺乏進行英語口語實踐的機會,還影響到了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在農村,由于其教育比較落后,家庭中很少有會說英語的,這就使得學生無論是在家庭還是日常的生活中都不能夠進行英語口語的實踐,時間長了,就會失去實踐英語口語的愿望以及主動性。這些都影響著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1.3 非智力因素制約
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在其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相互聯系,缺一不可。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動機、信心、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個體的傾向性,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對于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方面,一般情況下小學生的學習動機都是來自其活動的本身,例如,相關的教學內容是否生動有趣,內容是否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教法是不是比較直觀、形象,教師對學生獲得成功有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激勵和鼓勵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變化,這種情感具有易變和不穩(wěn)定的特點,就會使學生一旦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就會使學生不敢開口,擔心犯錯誤,回答錯誤還怕老師的批評。同時,小學生的興趣非常容易受外來因素的干擾,從而使其改變,比如在學習中受到挫折,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學習內容的難度過大還有作業(yè)多等,這很多時候就會是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自認而然就不愿意運用口語進行表達了。
2 如何培養(yǎng)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2.1 探索新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技能
學校和老師要積極的探索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教學方式,進而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加強聽力方面的訓練,使其在聽的基礎之上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聽就是輸入信息,說就是對其的一種反饋,也就是將信息輸出。所以,不練習學生的聽力,就不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其說的能力。如果學生聽得多了,其想要表達的欲望才會越來越強,在這個時候讓學生練習說,就非常順利了。多鼓勵學生進行聽力練習,并且在進行英語聽力練習時,還要對學生進行聽力及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技巧指導。其進行練習的聽力材料要是真實的,只有選用的聽力材料是真實的,其聽力的訓練效果才能更好,進而能提高學生理解其英語口語的能力。同時,還要加強對語音、詞匯還有語法的學習,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英語口語的表達技巧和其準確性。培養(yǎng)學生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是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教師在英語口語教學的過程中,要對每個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并且堅持不懈,從而能夠使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越來越棒。
2.2 建立良好語言環(huán)境、營造活躍教學氣氛
口語教師在對其英語口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改掉之前比較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要積極地通過運用各種科學合理的手段,營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良好氣氛,同時促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比如剛上課的老師,無須一本正經地直接進入文本的教學,可以先播放一些歡快的英語歌曲,活躍下氣氛,讓學生熱熱身、熱熱腦,有助于一部分學生從自由自在的課間中舒緩過來,這樣學生熱情大漲,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開始他們的英語課。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口語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相應的輔助教學。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一個比較逼真的語言環(huán)境,能夠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更加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師在英語授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通過英語進行講課,也要用英語來回答問題。還要加強訓練學生的聽力能力,這樣不僅僅能夠活躍其課堂的教學氣氛,還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2.3 加強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習主動性
要注重對其情感因素的培養(yǎng),使學生具有強烈的表達愿望,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要民主、平等、和諧。老師和學生之間,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教導和愛護,學生才愿意與教師進行相互溝通,進而喜歡上其老師所教的科目,提高該科目的教學效果;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同學之間只有相處的比較融洽和睦,并且感情比較深厚,才會有話可說,進而愿意和其進行交流。盡可能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增強其進行口語表達的巨大信心。大部分學生對通過英語口語進行表達通常都會存在一點恐懼的心理,在其進行表達前,往往會先考慮自己所說的正確性,就是怕說錯別人會嘲笑;還會擔心自己翻譯的英語口語和其相應的漢語不一致,會出笑話什么的。導致學生不愿意通過英語進行表達,或者有時在表達的時候離會受到母語的影響。所以,消除學生的這種障礙,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溝通,并且去鼓勵學生要勇敢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要擔心會說錯。并且要相信自己通過努力能夠駕馭英語的口語表達。
總之,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內容。這就要求小學的英語口語老師,在英語口語的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研究和實踐,培養(yǎng)出適應當代社會和新世紀發(fā)展要求,同時還具備優(yōu)秀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