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春明
服役期間“特殊工種”退休問題探究
■文/余春明
肖某于1970年12月開始在中南209隊工作,任職電工維修(井下),1972年2月隨單位工改整編入伍,入伍后職務為戰(zhàn)士(電工),1978年12月退伍?!锻宋檐娙说怯洷怼分休d明肖某系“執(zhí)行地方工資標準的工資制軍人”。1970年12月至1978年12月,肖某一直從事放射性鈾礦地質普查勘探工作。退伍后肖某進入地方體委工作,后于1986年調入體育服務公司。
2012年2月16日,肖某以“電工(井下維修)”為由向社保局申請辦理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手續(xù)。核工業(yè)華南地質局291大隊出具的“證明”載明:“我隊隸屬中國核工業(yè)總公司(原核工業(yè)部),從事放射性鈾礦地質普查勘探業(yè)務。肖××同志在我隊(原中南209隊、解放軍某部隊)工作期間從事野外繁重體力或有毒有害(放射性)工作。根據國家勞動總局勞總護字50號、地質礦產部地發(fā)[1986]214號、地發(fā)[1987]401號、地發(fā)[1988]276號和核工業(yè)、勞動人事部、衛(wèi)生部勞人護[1983]27號等文件規(guī)定,屬于提前退休工種(崗位)?!?/p>
社保局經審核肖某提交的材料后認定肖某不符合特殊工種提前退休規(guī)定。肖某不服,認為其符合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條件,依法申請行政復議,被復議機構維持后,提起行政訴訟。該案先后經過一審、二審、再審,均支持了社保局的決定。
PFC
目前退休及特殊工種退休制度的主要依據是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fā)[1978]104號,以下簡稱104號文)。該文件第一條規(guī)定,全民所有制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xù)工齡滿十年的”,應該退休。原勞動保障部《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guī)定辦理企業(yè)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fā)[1999]8號)對嚴格執(zhí)行特殊工種退休制度作了明確規(guī)定。
肖某能否按照特殊工種辦理退休,關鍵在于,104號文是否適用于部隊。社保機構認為,104號文的適用對象是全民所有制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因此肖某服兵役期間所從事的工種無論是否特殊工種都不適用該文件規(guī)定。
一審法院認為,1972年2月至1978年12月期間,肖某是服兵役的軍人,不適用104號文;原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轉業(yè)、復員軍人曾在部隊從事有毒有害工作和在高寒地區(qū)服役,其退休待遇如何處理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fā)[1995]126號,以下簡稱126號文)曾明確答復:關于轉業(yè)、復員軍人曾在部隊從事井下、高溫、有毒有害工種和在高寒地區(qū)服役的,其軍齡是否可以折算工齡,由于《勞動保險條例》及有關政策規(guī)定不適用現(xiàn)役軍人,因此軍人不能與地方職工一樣實行工齡折算辦法。因此社保局的決定,符合上述規(guī)定,應予以支持,判決駁回肖某的訴訟請求。
肖某不服,提起上訴。肖某在二審調查時提交了廣東省核工業(yè)地質局“證明”(以下簡稱證明2),證明2中提及“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印發(fā)〈廣東省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的通知》(粵機編[2007]10號)規(guī)定,地質勘查單位職工在改革前,年齡距國家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內,或工作年限滿30年的(特殊工種按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本人提出要求,按管理權限經批準,可辦理提前退休?!?/p>
二審法院認為,在我國現(xiàn)階段,軍隊與地方、軍人與工人遵循不同體制,現(xiàn)行養(yǎng)老保險制度也是適用于地方用人單位的工人,而未納入軍人。至于特殊工種退休問題,104號文適用對象為全民所有制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肖某在服兵役期間從事的工作,無法適用上述辦法遵循特殊工種的相關規(guī)定,而應是由國家依據對軍人的相關規(guī)定政策保障其權益。126號文尚未廢止,仍應有效。肖某提交的證明2中引述的文件規(guī)定,也是在符合有關規(guī)定及按管理權限經批準的條件下可辦理提前退休,不足以證明肖某符合按特殊工種退休的情形。肖某上訴主張不能成立,判決駁回上訴。
對于二審判決,省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其認為,第一,104號文并未排除退伍、轉業(yè)軍人。由于法律對現(xiàn)役軍人退休有特別的規(guī)定,因此104號文排除對現(xiàn)役軍人的適用,但在地方工作的退伍、轉業(yè)軍人的身份已轉變?yōu)槠笫聵I(yè)單位和機關、團體的工人,應在104號文適用范圍內,故肖某可以適用104號文。第二,有關退役人員的勞動保障問題,勞動保障部《關于認真做好軍隊復員干部就業(yè)再就業(yè)和社會保障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7號)、《關于認真做好部分軍隊退役人員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6]17號)、《關于進一步落實部分軍隊退役人員勞動保障政策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7]28號)均明確規(guī)定“其軍齡視同繳費年限,并與實際繳費年限合并計算”。126號文規(guī)定與現(xiàn)行的法律法規(guī)相沖突,不能作為本案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
社保局答辯稱,第一,依據現(xiàn)行法規(guī)政策,部隊不存在特殊工種。第二,126號文與有關軍齡視同繳費年限規(guī)定文件并不沖突,前者主要規(guī)范軍人服役期間從事特殊兵種的年限可否視同特殊工種年限進行工齡折算的問題;后者主要是明確軍人轉業(yè)后軍齡可視為養(yǎng)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兩者并無沖突。肖某已于2014年辦理正常退休手續(xù),其軍齡已視同繳費年限,并與實際繳費年限合并計算。
再審法院認為,第一,軍人不適用104號文。肖某退役后申請辦理退休時的身份為工人,其可適用104號文的工作階段為在全民所有制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等性質的單位以工人身份工作的時間,其在部隊工作期間不屬于全民所有制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不屬于該辦法的適用范圍。認為肖某提出退休時的身份為工人,即可以對在部隊工作的時間適用104號文依據不足。第二,按照現(xiàn)行政策,肖某在部隊工作期間的軍齡可以視同養(yǎng)老保險繳費年限,但其要求在部隊工作期間適用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政策,尚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其主張依據不足。故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guī)正確,予以維持。
再審法院在進一步明確104號文以及特殊工種退休制度不適用于軍人的同時,針對抗訴意見進一步分析了在部隊工作期間從事類似地方的“特殊工種”工作時,亦不適用特殊工種制度且不得將之與在地方工作的特殊工種時間合并計算。簡單說來,軍齡視同繳費年限是有明確政策依據的,但并無政策規(guī)定在部隊期間的“特殊工種”亦可“視同”地方的特殊工種,基于“法無規(guī)定不可為”的原則,社保機構對肖某不予辦理特殊工種退休是合法的。
不可否認的是,軍人在相當多的崗位上從事有毒有害及危險工作,為國家和社會作出了貢獻。對此,一、二審和再審法院均予以肯定。但這是否就意味著必須適用特殊工種退休制度對其予以保障,值得探討,這是針對立法體制而言。
總體來說,將軍隊的艱苦危險工作納入現(xiàn)行特殊工種退休制度存在理論和制度上的困難。這不僅僅是因為兩者退休制度的差別,近年已經對兩者的銜接作了較好的制度設計,更在于兩者屬性的差別?,F(xiàn)行特殊工種退休制度要求人社部門對特殊工種狀況進行審查和調查,以對參保人負責、保障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安全,但軍隊的屬性是不允許這么做的。直接將軍隊的“特殊工種”納入地方系統(tǒng),會產生權責分離,不利于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良性發(fā)展。如何界定軍隊的“特殊工種”也會存在較大爭議。
特殊工種退休制度的本質在于,使長期從事特定工作因而身體遭受損害的職工較早退出工作崗位安享晚年以保障其身體健康。這一目的的實現(xiàn)并非只有基本養(yǎng)老保險一條途徑。例如,近些年,國家大幅度提高軍人尤其是專業(yè)技術、職業(yè)軍人的待遇,就是較好的發(fā)展方向。
筆者認為,部隊的艱苦危險工作應當通過財政予以負擔,其實質是由全體國民承擔保障責任。具體包括:進一步提高艱苦危險崗位的津貼標準;及時調整工作崗位、特定崗位的工作年限,最大限度地保護軍人的健康與安全;對長期從事特定崗位的軍人可以發(fā)放終生津貼,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對特殊工種的保障功能;參考《軍人保險法》規(guī)定的退役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果未來保留并改革特殊工種退休制度,可以考慮對服役期間的“特殊工種”實行“養(yǎng)老保險補助”,在軍人退役后,將相關資金轉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承認其“特殊工種”工作年限。這樣既保護了軍人的權益,又理順了與一般參保人的關系,在管理上也是既獨立又相互協(xié)調,具有合理性?!?/p>
作者單位: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