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媚 洪榮梅 梁冬紅 李雪云 徐俊秀
?
ABC-X模型在急診危重癥患者家屬情緒狀態(tài)中的應用研究
李燕媚 洪榮梅 梁冬紅 李雪云 徐俊秀
目的:探討ABC-X模型在急診危重癥患者家屬情緒狀態(tài)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診治的100名急診危重癥患者的家屬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等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家屬采用常規(guī)的情緒干預方法,觀察組患者家屬采用ABC-X模型進行干預。采用情緒狀態(tài)量表(POMS)、心理一致感量表(SOC)及社會支持量表(SSRS)評估兩組患者家屬的情緒狀態(tài),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兩組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家屬的POM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家屬的SOC評分、SSRS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用ABC-X模型對急診危重癥患者家屬的情緒狀態(tài)進行相應的干預,能顯著緩解家屬的焦慮情緒,提高對患者的社會支持力度,改善護理質量,適合臨床使用。
ABC-X模型;急診危重癥;家屬;情緒狀態(tài)
急診患者的特點是發(fā)病急、病情重、病情變化快,急診患者的家屬因察覺到患者生命處于危急狀況常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情緒,患者及家屬往往缺乏心理準備,容易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障礙[1-2],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救治和康復。急診危重癥患者的主要照顧責任多由其直系親屬承擔,他們在支持患者完成治療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屬系統(tǒng)理論認為:“患者發(fā)生變化時,家庭成員也必定出現(xiàn)變化?!奔痹\危重癥患者的病情急速變化,不僅給患者帶來極大的身心痛苦,對其照顧者的身心狀況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照顧者承受了較大的負擔,產(chǎn)生了各種生理、心理、社會、行為等方面的變化,這種變化嚴重影響著照顧者本身的身心健康水平,繼而影響到對患者的照顧水平[3]。ABC-X理論模型是由Chalia M[4]首次提出的護理干預手段,我院采用ABC-X模型對我院診治的50名急診危重癥患者家屬的情緒狀態(tài)進行干預,為緩解照顧者的壓力情緒尋求出有效的支持和指導途徑。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診治的100名急診危重癥患者的家屬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是我院急診危重癥患者的主要照顧家屬。(2)具有一定的語言及理解能力,能夠較好的理解他人的話語。(3)無嚴重肝腎疾病、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等。(4)均自愿參與本次調查研究,且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不符合臨床危重癥診斷標準的患者家屬。(2)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礙、惡性腫瘤及高血壓的患者家屬。(3)存在一定的智力及言語功能障礙等的患者家屬。(4)配合度差或拒絕參與本次調查研究的患者家屬。其中男54名,女46名。平均年齡(26.2±3.8)歲。隨機將其等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情緒干預方法,觀察組采用ABC-X模型進行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A代表壓力的事件或情景 患者入院當日,即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醫(yī)院的環(huán)境、患者的相關病情、診療的過程及可能出現(xiàn)的相關并發(fā)癥,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及家屬入院的焦慮、恐懼、煩躁不安等負面情緒,減少精神壓力;當患者的病情穩(wěn)定時,囑家屬做好患者的飲食、康復運動等工作,進食優(yōu)質蛋白質,避免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每日準時鍛煉患者的肢體功能,避免肌肉出現(xiàn)廢用性萎縮;當患者的病情惡化時,在積極搶救的同時積極與家屬做好溝通工作,讓家屬對患者的病情心中有數(shù),早期預防不必要的醫(yī)患糾紛出現(xiàn)。
1.2.2 B代表資源 充分利用可以使用的資源。向患者家屬詳細介紹患者的病情及相關注意事件,做好日常相關防范工作,在給予患者物質支持的基礎上進一步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充分利用好醫(yī)院各科室的相關資源,如出現(xiàn)其他系統(tǒng)的病變,應及早請相關科室進行會診,按照相關科室的會診內容處理好病情;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需要進行后期康復訓練時,應主動與康復科聯(lián)系是否轉科治療或者康復科床邊進行康復訓練,提高患者后期的功能恢復。
1.2.3 C代表認知 由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且通過考核的護理工作者向家屬宣講疾病的相關知識,不定期舉辦危重癥疾病的專題講座,主要邀請危重癥患者的家屬聽課,對于某些知識,可采用PPT、口頭解說或者小手冊的形式進行宣講;邀請危重癥醫(yī)學專家解說家屬容易困擾的疾病難題,消除患者及其家屬不必要的精神焦慮。
1.2.4 X代表壓力或危機的程度 當患者的病情急劇變化而需要大量治療經(jīng)費時,應及早告知其及患者家屬,正確教導他們如何采用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病情的變化,并將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及并發(fā)癥詳細告知家屬;對于經(jīng)濟存在一定困難的患者家屬而言,在完善搶救工作的同時,可主動聯(lián)系社會媒體及醫(yī)院管理處,爭取一定的社會支持,使患者家屬免除經(jīng)濟負擔的顧慮。
1.3 觀察指標 采用情緒狀態(tài)量表(POMS)、心理一致感量表(SOC)及社會支持量表(SSRS)評估患者家屬的情緒狀態(tài),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分成滿意、較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或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家屬POMS,SOC及SSRS評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家屬POMS,SOC及SSRS評分比較
注:1)為t值,2)為t’值
2.2 兩組患者家屬對護理滿意度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家屬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名)
急診危重癥患者家屬的情緒狀況是患者有效康復的前提條件之一,同時,家屬作為患者主要的照顧者及家庭和社會的鼓勵來源,較大程度影響著患者的后期康復治療[5]。因此,如何對急診危重癥患者家屬的情緒進行有效干預,是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研究表明[6],有效的社會支持可以緩解慢性病照顧者的不良情緒。作為一種主要的彈性資源,社會支持是一個包括個體內在認知因素的多維概念。它通常是指來自社會各方面包括父母、親戚、朋友等給予個體的精神或物質上的幫助和支持系統(tǒng)。它在緩解個體壓力,消除心理障礙,增進個體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劉巧珍等報道中指出[7],領悟社會支持是個體感受到自己在社會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緒體驗,領悟社會支持的改變對減輕家屬的焦慮可起到積極的作用。ABC-X模型是近年來研究的護理干預方法,可有效緩解患者家屬不良的負面情緒,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結果顯示,采用ABC-X模型對急診危重癥患者家屬的情緒狀況進行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家屬的POM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家屬的SOC評分及SSRS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本次研究結果與孫海婭、楊云波、王金珠等[8-10]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孫海婭等[8]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對患者家屬進行積極有效的心理干預和疏導,最大限度降低其精神壓力,使患者得到最大的支持和鼓勵。楊云波等[9]指出,家屬的情緒狀態(tài)是影響患者后期康復的獨立危險因子,應主動教導家屬直面現(xiàn)實情況,樹立正確的斗爭信心,主動配合醫(yī)師及護士的工作,促進疾病的有效康復。王金珠等[10]研究顯示,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況與正常人存在較大的差異,需采用必要的措施對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況進行干預,提高患者的社會及家庭支持力度,促進后期疾病的恢復。上述研究結果進一步凸顯了ABC-X模型在急診危重癥患者家屬情緒狀態(tài)中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采用ABC-X模型對急診危重癥患者家屬的情緒狀態(tài)進行相應干預,能顯著緩解家屬的焦慮情緒,提高對患者的社會支持力度,改善護理質量,適合臨床采用。
[1] 張麗華,劉義蘭,阮滿真,等.急診患者對護士人文關懷行為感知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8(3):48-50.
[2] 王金金,刁永云,倪元紅,等.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急診120患者分診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28(9):11-12.
[3] 潘 多,祝 瑩,陳水紅.急診搶救室危重患者流量變化規(guī)律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7):599-601.
[4] Chalia M,Lee CW,Dempsey LA,et al.Hemodynamic response to burst-suppressed and discontinuous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ctivity in infants with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J].Neurophotonics,2016,3(3):39-46.
[5] Bakitas MA,Tosteson TD,Li Z,et al.Early versus delayed initiation of concurrent palliative oncology care:patient outcomes in the ENABLE III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5,33(13):1438-1445.
[6] 張傳坤,李傳寶,孟祥麗.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顧者支持系統(tǒng)的建立[J].全科護理,2010,8(6B):1589-1590.
[7] 劉巧珍,湯陳新.急診患者家屬焦慮及領悟社會支持情況的調查分析[J].中華危重癥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0,3(4):42-43.
[8] 孫海婭,曲海英,王 妍,等.護理專業(yè)本科男生壓力源、壓力強度及心理健康的調查[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2):79-81.
[9] 楊云波,王愛英.急診患者家屬心理狀態(tài)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6(14):107-108.
[10]王金珠,郎鳳琴,王曉杰,等.急診重癥患者家屬焦慮程度的調查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7):181-182.
(本文編輯 崔蘭英)
524001 湛江市 廣東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門診部
李燕媚:女,大專,主管護師
2016-06-28)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