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榮,許偉華,陳振華
(1.浙江省景寧縣農業(yè)局經濟作物站 323500; 2.浙江省云和縣農業(yè)局;3.浙江省景寧縣農業(yè)局土肥站)
油菜新品種浙油51種植表現(xiàn)及高產栽培技術
張志榮1,許偉華2,陳振華3
(1.浙江省景寧縣農業(yè)局經濟作物站 323500; 2.浙江省云和縣農業(yè)局;3.浙江省景寧縣農業(yè)局土肥站)
介紹浙油51在景寧縣種植表現(xiàn),根據(jù)生產實踐總結其主要高產栽培技術。
油菜;浙油51;種植表現(xiàn);栽培技術
浙油51是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選育的油菜新品種。近幾年來,景寧縣種子站、浙江省勿忘農種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景寧分公司對浙油51進行多點試驗和示范,比本地當家品種增產10%以上,已成景寧縣油菜種植的當家品種?,F(xiàn)將近年來浙油51的種植表現(xiàn)和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供各地參考。
1.1 經濟性狀
2013年景寧縣引進浙油51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在5個新品種中,浙油51產量最高。2014年與2015年分別在鄭坑鄉(xiāng)吳布村、梧桐鄉(xiāng)梧桐坑村進行大區(qū)試種,2年試種結果表明,浙油51產量和千粒重都高于本地當家油菜品種。2014年浙油51每667 m2產量156.3 kg、千粒重3.81 g,比本地品種增產19.4 kg,增產率14.17%;千粒重增加0.64 g,增加20.18%。
1.2 品質
該品種屬甘藍型半冬性常規(guī)品種。油菜籽經農業(yè)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22.1 μmol/g、含油量47.62%,為雙低且高含油量品種。
1.3 適應性強
該油菜品種適應景寧縣域不同海拔地區(qū)種植,從海拔195 m到800 m都可以種植,土壤類型沒有限制,水稻、旱糧等作物收后都可以種植,新開墾耕地有灌溉條件,施足一定的肥料也能種植。2年來浙油51在景寧縣的東坑、梧桐、鄭坑、澄照等地進行直播和育苗移栽觀察,表明兩種方式都可以栽培。
2.1 曬種與整地
播前曬種一兩天可增強種子活力,發(fā)芽率可達80%以上,比未曬種的提高10~15個百分點。做好油菜田土地整理,精耕細作,保證水溝暢通,防止?jié)n水。
2.2 種植方式
根據(jù)耕地和勞動力情況確定種植方式。若是新開墾耕地,在勞動力緊張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直播方式。直播方式比育苗移栽延遲10~15 d播種。
2.3 播種及苗期管理
景寧縣一般在9月25-28日播種為宜,苗齡35~40 d,10月底至11月初移栽。播種后要常查看出苗情況,若是過密要進行疏苗和間苗,為壯苗創(chuàng)造條件。移栽油菜的育苗田與大田比例一般為1∶5~6,每667 m2大田播種量0.6~0.8 kg。苗床要求平整,做到上松下實,床土細碎,利于稀播勻播,出苗整齊、均勻,秧苗發(fā)根好,生長健壯。直播要及時做好間苗定苗。
移栽油菜出苗后要及時施好苗肥。一是基肥,每667 m2施腐熟農家肥2000 kg、磷肥20~30 kg、鉀肥6~8 kg;二是施蓋籽肥,每667 m2施腐熟人畜糞500~600 kg;三是及時追施起身肥(送嫁肥),在移栽前5~7 d,每667 m2用尿素5~6 kg兌水施用,保證移栽后活棵返青快,葉片枯萎脫落少,增強秧苗的發(fā)根力。
2.4 大田管理
2.4.1 適齡早栽 10月下旬至11月初為最佳移栽期。早栽可以充分利用冬前的溫光資源,增加主莖葉片數(shù)量,營養(yǎng)體大,產量高。
2.4.2 拓行降密 種植規(guī)格以45 cm×20 cm為好,每667 m2掌握在7500株左右,以改善油菜植株之間的通風透光條件。
2.4.3 科學施肥 高產油菜田每667 m2施N 15 kg以上,基肥、臘肥、薹花肥分配以5∶2∶3為宜?;室话忝?67 m2用油菜專用復合肥50~60 kg、灰雜肥1000~1500 kg或羊棚灰500~600 kg,做到有機無機肥結合、氮磷鉀搭配。對于基肥不足的田塊要施苗肥,在活棵后每667 m2用人畜糞700~800 kg澆施或每667 m2用尿素5~7 kg兌水澆施。臘肥一般以有機肥為主,每667 m2用灰雜肥或人畜糞1500 kg左右,填補土縫,防寒保暖,并起到臘肥春用的作用,促進春發(fā),一般在小寒前后施用。
油菜薹肥是一次關鍵施肥,特別是高產田更要施足施好。高產油菜的長勢特點是秋冬發(fā)好、生長量大、綠葉片數(shù)多;同時這一時期是油菜生長最快的時期,也是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的一個時期,主莖迅速伸長增粗,分枝依次抽出,葉片數(shù)成倍增加,根系生長加快,向縱深與水平方向發(fā)展。導致耗肥量大。因此,要及時施足施好薹肥,滿足其生長發(fā)育的需要。生產上一般在油菜抽薹8 cm左右(2月20日左右)每667 m2用尿素10~15 kg兌水澆施。高產田可施肥2次,第1次在見薹時(2月15日左右)施尿素5~6 kg;第2次在2月底、薹高約20 cm時,施尿素8~10 kg。花肥一般在開花初期施用,對薹肥施用不足、有明顯脫肥的田塊,每667 m2施尿素4~5 kg,薹肥足、長勢旺盛的田塊可酌情少施或不施。
2.4.4 施用硼肥 油菜對硼十分敏感,缺硼易發(fā)生“花而不實”癥,導致嚴重減產;同時使油菜的含油率下降,品質變劣。在苗床和大田每667 m2用硼砂0.5 kg左右,施用時要撒勻,防止局部中毒。
2.4.5 病蟲害防治 油菜菌核病是制約油菜生產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重發(fā)生年可致減產20%~30%。水田采用水旱輪作,旱地實行換茬輪作可減輕菌核病的危害。
(責任編輯:劉新永)
Planting performance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rape cv. “Zheyou 51”
ZHANG Zhi-rong1, XU Wei-hua2, CHEN Zhen-hua3
(1.EconomicCropStation,JingningAgricultureBureau,ZhejiangProvince323500;2.YunheAgricultureBureau,ZhejiangProvince;3.SoilandFertilizerStation,JingningAgricultureBureau,ZhejiangProvince)
Planting performance of rape cv. “Zheyou 51” in Jingning County was introduced, and the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s.
Rape cv.;“Zheyou 51”; planting performanc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2016-07-18
張志榮 ,男,1976年生,助理農藝師 。
10.13651/j.cnki.fjnykj.2016.0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