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萍
(解放軍150中心醫(yī)院,河南 洛陽 471003)
?
自擬咳喘方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的臨床觀察
郭瑞萍
(解放軍150中心醫(yī)院,河南 洛陽 471003)
慢性支氣管炎是多種因素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出現(xiàn)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常出現(xiàn)咳嗽、咳痰、哮喘、呼吸困難等,如未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可發(fā)展為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或慢性肺心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健康[1]。臨床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多使用西藥以達到抗菌、鎮(zhèn)咳、平喘、化痰的效果,仍有部分患者短期效果不明顯或長期使用形成抗生素耐藥。筆者臨床采用自擬咳喘方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療效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入選病例為2014 年3月—2015年3月我院中醫(yī)門診就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齡 42~69 歲,平均(48.1±7.2)歲;病程2~15年,平均(4.2±1.8)年。對照組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齡45~67歲,平均(46.8±6.8)歲;病程3~16年,平均(5.4±2.3)年。兩組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內科學》[1]中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臨床出現(xiàn)咳嗽、咳痰、喘息等主要癥狀,病程≥2年,每年發(fā)病持續(xù)3個月以上。發(fā)作期:1周內有膿性或黏液性痰,痰量明顯增多或伴有其他炎癥表現(xiàn);或1周內咳、痰、喘癥狀任何一項明顯加劇。
中醫(yī)辨證: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風寒襲肺證及痰濕犯肺證的診斷標準[2],臨床以咳嗽、咳痰和氣喘為主要表現(xiàn)。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臨床診斷標準;同意參加臨床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無大量飲酒、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者。
排除標準: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因肺結核、支氣管哮喘、心臟病等誘發(fā)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者;伴有嚴重心、肝、脾、腎功能不全者;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復方頭孢克洛膠囊(每粒含頭孢克洛250 mg,溴已新8 mg,國藥準字H20052326 ,廣州白云山光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1粒/次,3次/d;左氧氟沙星膠囊(0.1 g/粒,國藥準字H19990051,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0.3 g/次,2次/d。解痙平喘用氨茶堿片(0.1 g/粒,國藥準字H41040020,安陽玉威制藥有限公司),0.1 g/次,3次/d。必要時吸氧,加強營養(yǎng)治療。
治療組口服自擬咳喘方,方藥組成:桂枝9 g,干姜6 g,細辛3 g,半夏9 g,熟地黃6 g,五味子3 g,茯苓12 g,黨參12 g,黃芪15 g,桃仁9 g,甘草3 g。痰黃、質黏者加生石膏20 g;惡寒顯著者加麻黃6 g;喘促顯著者加沉香3 g。每日1劑。在本院制成煎劑,每袋200 mL,早晚各1袋口服。
兩組均治療1周后觀察臨床療效。
治療結果
療效判定標準:根據(jù)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擬定。顯效:臨床癥狀顯著改善,肺部哮鳴音及濕啰音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肺部哮鳴音及濕啰音基本消失;無效:臨床癥狀較治療前無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兩組治療結果見表1。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從表1可見,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多發(fā)病,多在冬春季發(fā)作,具有病程長、易反復、遷延難愈等特點,病情進展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及勞動能力、生活質量。臨床中常采用抗菌、鎮(zhèn)咳、祛痰等常規(guī)藥物進行治療,嚴重者予強心、利尿等治療,仍有部分患者短期療效不明顯,需連續(xù)應用抗生素,但長時間使用該類藥物又會出現(xiàn)較多的副作用,如抗生素的耐藥性風險、胃腸道不適及過敏反應。筆者臨床體會中醫(yī)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具有較好的效果,可明顯縮短療程,減少費用。
慢性支氣管炎歸屬中醫(yī)學“咳嗽”“喘證”“痰飲”等范疇,主要是由于外感風寒,痰飲內伏,肺氣上逆,宣降失常,肺不布津,阻塞氣道所致,故臨床治療常以外散風寒、內化痰飲為主[3]。痰飲的產生與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關系密切,由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運化精微,腎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上蘊于肺,感寒即發(fā)。同時本病反復發(fā)作,日久損及脾腎,出現(xiàn)肺脾腎三臟虛衰,形成本虛標實的病機特點,肺脾腎虧虛為病之本,痰飲內阻為病之標,風寒外襲為病之誘因。筆者緊扣本病病機,選用自擬咳喘方,方中桂枝解表散寒,平沖降逆,治咳喘,祛病之誘因;干姜、細辛、半夏、五味子溫肺散飲,止咳定喘,除病之標;茯苓、黨參、黃芪、熟地黃補益肺脾腎,運化水濕、痰飲,補機體之本;桃仁活血化瘀,使諸藥走散,各行其功。本觀察結果顯示,自擬咳喘方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療效顯著。
[1]葉任高.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2-17.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55-58.
[3]張娟,朱云麗,王寶玉.清肺化痰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32例[J].陜西中醫(yī),2014,35(6):683-684.
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