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徐梅蘭
摘要:贛榆區(qū)地處黃淮海地區(qū)中段,花生面積較大,主要經(jīng)濟作物之一。春播花生覆膜高產(chǎn)栽培技術,解決了覆膜花生前期徒長、倒伏,后期脫肥早衰的生產(chǎn)技術的難題,一般每畝比傳統(tǒng)地膜覆蓋花生可多收莢果50-70公斤,增產(chǎn)20-30%,是一項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和管理簡單的先進生產(chǎn)栽培技術,在黃淮海地區(qū)應用前景十分廣闊?,F(xiàn)在為大家介紹春播覆膜花生高產(chǎn)栽培技術。
關鍵詞:春播花生;蓋膜高產(chǎn);栽培技術;贛榆區(qū)
一、選用優(yōu)良品種
春播花生地膜覆蓋栽培取得高產(chǎn)高效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選用優(yōu)質(zhì),并且具有高產(chǎn)潛力的品種,目前,適合黃淮海地區(qū)推廣的春播花生用種主要有“魯花11”、“魯花9616”,“花育16”、“花育22”、“濰花25”等品種。
1.曬果及種子分級。在播種前七天左右,選擇晴天將花生果帶殼攤開晾曬,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的4點,中間翻動2-3次,連曬2-3天。曬果的目的:一是增強種子的活力和發(fā)芽力。二是殺死花生果上的病菌,減輕花生在田間的發(fā)病率。曬果后,剝殼的同時剔除發(fā)霉、發(fā)芽及蟲果粒,按照大小和飽滿程度對果仁進行粒選分級,粒大而飽滿的為一級,發(fā)育中等的為二級。播種時首選1級種子,在種子不充足的情況下再選用2級種子。
2.播前種子處理。種子選好后要進行藥劑拌種。常用的有辛硫磷,辛硫磷屬于高效、低毒、廣譜型有機磷殺蟲劑,對于防治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有比較好的效果。拌種前將50%辛硫磷乳油用水泡開,水和藥的比例是1:1.5,10-15分鐘后加入助劑咯菌腈。拌種比例為,花生25公斤、辛硫磷乳油250克、咯菌腈100毫升。混拌好晾干后就可以播種了。
二、深淺輪耕改良土壤結構
花生是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作物,對土壤的要求與其他作物不同,根系的生長發(fā)育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實踐證明,土壤肥力越高,地膜覆蓋栽培增產(chǎn)幅度就越大,效果就越明顯。沙壤土效果好于粘土,粘土好于沙土。
1.平衡施肥花生不僅根系具有吸收營養(yǎng)的能力,而且入土后的果針和幼果也可從土壤中直接吸收養(yǎng)分,根據(jù)花生營養(yǎng)特點合理施肥是花生高產(chǎn)的重要措施?;ㄉL需要吸收多種營養(yǎng)元素,除氮、磷、鉀外、還需要鈣、鎂、硫、硼、鉬、鐵、鋅、錳、銅等多種中微量元素。不同產(chǎn)量水平花生推薦施肥量如下:畝產(chǎn)300-400公斤的花生田,底肥一般掌握在每畝施土雜肥2000千克,尿素3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硫酸鉀15千克左右。
畝產(chǎn)在500公斤以上的花生田,應按照“氮穩(wěn)定、磷加倍、鉀全量”的要求確定施肥量,優(yōu)質(zhì)土雜肥5000千克、尿素20千克、過磷酸鈣80千克、硫酸鉀15千克。施肥還應掌握:肥地少施、瘦地多施的原則。施肥方法:將全部有機肥和鉀肥及2/3的氮、磷肥于冬耕前施用,剩余1/3的氮、磷肥可在起壟時作種肥施用。
2.深淺輪耕深耕要結合施肥進行。深耕時增施有機肥,不僅可提供花生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份,同時有利于土壤的進一步熟化和改善土壤肥力狀況。深耕應掌握適度。一般以25-30厘米為宜,不超過33厘米。深耕不必每年進行,可結合輪作每3~4年進行一次,以節(jié)省機械和勞力。深耕的地塊,在早春解凍后要及時進行淺耕整地。淺耕時,要隨耕隨耙耢,也可用旋耕機結合施肥將土壤旋打,做到地平、土細、肥勻、不板結。要注意的是:不要以旋代耕,以免壓實犁底層,影響花生根系下扎。
三、精細播種
播種要做到精細播種。精細播種的目的就是,保證花生田必須達到全苗、齊苗、壯苗,出苗率應占播種粒數(shù)的99%以上。
適期播種是花生苗齊苗壯,奪取高產(chǎn)的基礎。在土壤墑情比較好的條件下要適期晚播,黃淮海地區(qū)播種期為4月25號到5月10號?;ㄉ銐劜シN,盡可能在雨后搶墑播種。
1.人工點種。人工種植地膜覆蓋花生:一般是先播種后蓋膜。用機械起壟,壟距按80-85厘米起壟,壟面寬50-55厘米,壟高10-12厘米。起壟后用打孔器打孔,墩距15-17厘米,深度3—4厘米。在肥力條件及種子質(zhì)量高的的地方,提倡單粒精播,花生單粒精播是一項提高花生單產(chǎn)的有效措施,單粒精播還可以減少用種量,降低成本,能夠促進根系發(fā)育、提高光合性能。
種植密度:大花生每畝14000粒,小花生每畝15000粒。單粒精播每畝可節(jié)約種子7公斤以上,節(jié)種率達到30%。種子播完后覆土、耙平。然后向壟面及壟溝均勻噴施除草劑,每畝用150毫升乙草胺兌水60千克,均勻噴灑畦面及壟坡。噴完除草劑后,接下來覆蓋地膜。覆膜時要對正、拉緊;兩人隨后覆土壓膜。要求膜面平整無褶,膜邊嚴實牢固,每隔3~4米壓上一層土,做到日曬不起泡,大風吹不掉。不然,像這樣壓土不嚴,地膜被風刮壞,就會造成跑墑、地溫下降,影響花生的出苗和生長。
2.機械播種。起壟按壟畦距80-85厘米起壟,壟面寬50-55厘米,壟溝寬30厘米,壟高10-12厘米,壟上播種2行花生,行距30-35厘米。機械播種的優(yōu)勢就是,播種,施肥、噴藥、覆膜、覆土等多道工序一次性同時完成。機械播種速度快、質(zhì)量好、省工省事,實現(xiàn)了花生地膜覆蓋栽培機械化和規(guī)范化,深受農(nóng)民歡迎。
四、花生苗期管理
1.破膜放苗?;ㄉシN后8-12天就會破土出苗,當花生幼苗有60%的頂土鼓膜時,就要及時破膜放苗,如不及時破膜容易使幼苗灼傷,影響幼苗生長發(fā)育。這就是沒有及時破膜放苗,而造成了幼苗灼傷。由于花生出苗時間不一樣,破膜放苗可分批進行。破膜放苗要在上午10點以前或者下午4點以后進行,以免閃苗傷葉。
2.清棵蹲苗?;ㄉ绯鳊R后要進行清棵蹲苗,將花生苗周圍的土扒開,并摳出膜下側枝,以利于開花下針,促進第一對側枝健壯發(fā)育,清棵深度以露出子葉節(jié)為準,不要碰掉子葉?;ㄉ_花前清棵蹲苗需要進行2-3次。
3.查苗補種。要及時檢查花生田缺苗情況,如果有缺苗斷壟的現(xiàn)象,要及時補種。補苗的種子要先浸種催芽。用清水浸種,可提高種子出苗率。水的比例是兩壺涼水、兌一壺熱水,將種子浸泡一天,花生種露出了芽,晾干后就可以補種了。補種時,挖好坑穴后先澆少量水,待水滲下后再點種,每穴兩粒,然后覆土。
4.苗期防治病蟲害。花生苗期容易發(fā)生蚜蟲等害蟲的危害,受到蚜蟲危害的花生容易感染病毒病,應及時噴藥防治。每畝可施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用量為40-50千克,進行噴霧。噴施的時間為上午lO點以后,中午最好,因為這時噴施效果好。
五、花生中期管理
從花生50%植株開花到50%植株出現(xiàn)雞頭狀幼果,這時為花生下針期,也是花生的生育中期。
1.精量施肥防早衰。根據(jù)花生的生長特點,花生早衰的規(guī)律分為“漸進衰老”、“整株緩衰”、“整株速衰”3個時期;其中“整株緩衰”期是影響花生產(chǎn)量的關鍵時期。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在施肥上下功夫,做到精量施肥,花生下針期當植株高度達到30-35厘米時,基肥不足或苗勢弱的地塊,應及時追施葉面肥,一般每畝施1%的尿素7.5-10千克,或花生專用肥600-800倍液每畝50-70千克,間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2.培土迎果針。花生下針期葉片迅速增加、葉面積生長加快,根系增粗增重,對養(yǎng)分的需求量急劇增加。因此,科學地加強中期管理,是獲得高產(chǎn)的關鍵。在花生植株封壟和大批果針入土之前進行中耕,選擇晴天墑情適宜時進行,將花生壟行間的土培到壟上使壟的外緣加高,使高節(jié)位果針入土結實。中耕過早會影響植株基部的花針發(fā)育,過晚呢花生植株封壟,大批果針也都入土,中耕容易松動人土果針,影響了花生的座果。
3.控制長防倒伏
防治花生徒長或倒伏,要提早減量化控,高肥水地塊花生下針后期,植株高度達到35-40厘米時,可施用“壯飽安可濕性粉劑”,(1,1-二甲基哌啶翁、氯化膽堿等復配劑)每畝20~25千克,兌水40-50千克,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可控制莖葉生長,確?;ㄉ€(wěn)長,防止田間郁蔽,植株徒長或倒伏,調(diào)節(jié)植株營養(yǎng)生長于生殖生長的比例。
六、花生后期管理
從花生50%植株出現(xiàn)莢果到大多數(shù)莢果飽滿成熟時,這時稱為花生飽果成熟期,也是花生的生育后期。后期管理的主要任務是,減緩葉片衰老變黃速度,推遲落葉時間,保持較大的綠色葉面積,促進莖葉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向莢果內(nèi)運轉,加快莢果充實,盡快形成經(jīng)濟產(chǎn)量。一般8月上旬到9月中旬花生進入飽果成熟期。這時葉面吸收能力增強,應及時進行葉面噴肥,可有效補充養(yǎng)分,推遲落葉。每畝葉面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40-50千克,7-10天噴一次,連噴2次。也可噴施適量的氮磷鉀和微量元素等其它肥料。
七、病蟲害防治
1.防治蟲害?;ㄉx害主要有棉鈴蟲、造橋蟲和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防治棉鈴蟲、造橋蟲等施用150-200倍70%“多硫化鋇”可濕性粉劑進行噴施。螻蛄、蠐螬是目前影響花生產(chǎn)量的最主要地下蟲害。這些害蟲不僅危害期長而且危害嚴重,這是被蠐螬危害的花生果。在花生下針期和莢果期,當每2平方米蟲量達到1-3頭時,就要及時的進行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或者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向花生根基部進行灌根。
2.防治病害?;ㄉ饕『τ腥~斑病、瘡痂病、青枯病等等。需要強調(diào)的是,花生整個生長期病蟲害的防治,都要施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的農(nóng)藥,以確保食品安全。
(1)花生葉斑病是花生的常見病害。葉斑病是由兩種病菌引起的,即花生黑斑病和花生褐斑病,春花生則以褐斑病較為普遍。褐斑病病斑圓形、暗褐色、較大,病斑外緣有黃色暈圈,后期有灰色霉狀物。誘發(fā)花生葉斑病的原因很多,與輪作周期短、高溫高濕環(huán)境、品種抗病性弱、施肥不足等有著密切的關系。7、8月份是防治葉斑病的重點時期。發(fā)病初期可噴施50%“多菌靈”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也可施用70%“代森錳鋅”800倍,每隔15天噴藥一次,連噴2~3次,可防止葉斑病害的傳播和蔓延。
(2)花生瘡痂病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條件下易于發(fā)病。防治方法:用50%“多菌靈”粉劑300—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葉面噴霧,5—7天用藥一次,連續(xù)用藥兩次,可以很好地控制或治愈病害。同時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降低濕度。
(3)花生青枯病,屬細菌性病害?;ㄉ鷱拿缙谥潦斋@期均可受害,一般在開花前后開始發(fā)病,盛花期為發(fā)病盛期。發(fā)病初期每畝噴施2500~3000倍液的農(nóng)用鏈霉素,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xù)噴3--4次。
八、花生采收
進入9月上旬,花生70%以上莢果果殼硬化且網(wǎng)紋清晰、果殼內(nèi)壁呈青褐色斑塊時,花生就可以進行收獲了。如果收獲晚了掉果多,產(chǎn)量隨之降低。